APP下载

华坪县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2020-05-2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华坪县麻风病人麻风病

(华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华坪,674800)

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麻风在华坪县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推进“云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工作进程,现将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的华坪县2002年—2013年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14-2019年华坪县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导出的数据,并进行资料的审核、整理和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华坪县统计年鉴》。

1.2 方法

将2002年—2013年全县网络报告的麻风疫情监测数据导入至Excel表格中,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参照《麻风病防治手册》[1]的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截止2013年底,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例919例(1950-2013年),其中多菌型(MB)560例、少菌型(PB)359例,累计复发6例;累计治愈724例,除去外迁、死亡、自愈、其它原因减少外,至2013年底现症病例6例,患病率为3.48/十万。

2.2 流行状况

2.2.1 发现率和查菌

2002年—2013年共发现56例新麻风患者,以2002年最多(10例),之后新发现病例数和发现率呈波动下降,疫情呈下降趋势。56例病例中,查菌阳性26例,阴性30例,详见表1。

表1 华坪县2002—2013年麻风病人发现率及确诊时查菌情况

2.2.2 延迟、畸残情况分析

56例新发现病例中以青壮年(15~50岁)为主,占55.36%。56例病例中,多菌型(MB)23例,少菌型(PB)33例,型比为 MB:PB 为 1:1.43。延迟期在2年以内的病人26例,2年及以上的30例,平均延迟2.21年,延迟期最长达17年。新发现病例中,25例有Ⅱ级畸残,Ⅱ级畸残率为44.64%,见表2。

表2 华坪县2002—2013年新发现麻风病人延迟及畸残情况

3 讨论

麻风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已流行2000多年。本病往往发生在青壮年,诊治不及时常导致畸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界和医学的进步,麻风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疾病[2]。

目前,在缺乏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致病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措施的前提下,继续落实好“以联合化疗为中心,发现病人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医疗与社会康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仍然是当前麻风防治工作的重点[3]。早期发现病人、规则治疗、避免畸残、消灭传染源仍是目前消除麻风危害的根本方法和措施。

12年来华坪县新发现麻风病人平均Ⅱ级畸残率为44.64%;平均延迟期2.21年;儿童病例0例。全县每年新发麻风病人数、病人发现率波动性下降,麻风疫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疫情仍然严重。今后要还要加强相关培训,提高麻风防治意识,早期发现麻风病人、降低畸残以及减少麻风病人的漏诊和误诊;采取多种方式普及麻风防治知识,进一步加强社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区的麻风健康教育工作,向公众宣传“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消除“歧麻恐麻”的心理,做到有麻风可疑症状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流动人口中麻风病人的发现力度及麻风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提高麻风防治工作服务质量。

虽然华坪县的麻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传染源仍然存在,对我县麻风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全社会的参与和广大麻风防治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在我县全面实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还是有希望的。

猜你喜欢

华坪县麻风病人麻风病
国际麻风节
云南华坪县老年大学创办发行校刊
华坪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如何搞好华坪县山区茶叶种植管理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人员对麻风病的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