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020-05-2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热疗毒副疗法

(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67100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约占肺癌患者的80.0%左右,危害患者生命。以往,临床均借助放疗疗法处理,然由于治疗后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肿瘤疾病的研究,热疗疗法问世,通过和化疗的联合使用,可减轻患者疼痛度,延长生存期限。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此联合疗法的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试验对象: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接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选,将60例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男性例数比20:10,年龄段36-70岁,平均(50.8±0.8)岁;疾病分类:20例鳞癌,8例腺癌,2例腺鳞癌;对照组30例,男女性例数比19:11,年龄段37-72岁,平均(50.9±0.9)岁;疾病分类:19例鳞癌,10例腺癌,1例腺鳞癌。2组患者年龄段、疾病分类等资料无区别,可进行评定(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放疗疗法,操作:借助临床常用放疗设备照射患者病变区域、肺门、累及锁骨上区,每次2.0GY,每周共5次.操作:将患者使用体膜固定,叮嘱其双手抱头,行定位标志处理,借助CT进行扫描,两层厚度5.0mm,扫描结束后上传至工作站,根据勾画出的肿瘤体积行针对性处理,放射总剂量为60.0-66.0GY。研究组患者行放疗、热疗联合疗法,放疗措施同上,热疗:借助临床常用体外高频热疗机,于放疗结束后的1小时内进行,将肺癌病变组织置于两热疗板之间,确保皮肤清洁度,适当调整热疗温度,一般处于40-43度之间,每次1小时,每周2次,持续治疗8次。

1.3 评定项目

临床治疗结束后评定患者病症情况,并观察毒副反应情况。疾病效果:预后症状消退,肿瘤标志物恢复表明疾病完全缓解;预后症状减少,肿瘤标志物开始恢复表明疾病部分缓解;预后症状未变化,出现新型病灶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疾病效果、毒副反应事件均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症均改善,但研究组缓解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有区别(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 临床效果评定(n,%)

2.2 临床毒副反应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毒副反应,其中,研究组白细胞下降4例,骨髓抑制2例,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各1例,皮肤损伤2例,发生率为23.3%;对照组白细胞下降2例,骨髓抑制2例,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分别1例、2例,皮肤损伤2例,发生率为30.0%,两者无区别(X2=0.341,P=0.559)。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行放疗处理,此疗法虽近期效果显著,但可导致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降低临床效果。故而,探究安全、有效的疗法处理意义重大。热疗疗法于1985年美国提出,是治疗肿瘤患者的主要手段,旨在消灭肿瘤中心区域对放疗不敏感的细胞,通过和放疗的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实现最终效果。资料显示,处于S期的肿瘤对放疗不敏感,但对热疗所产生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且热疗处理还可从某种程度上有效控制细胞损伤,并加快损伤细胞修复进度[2]。另外,由于肿瘤细胞的敏感度和正常细胞相比较高,热疗期间均将温度调高至正常温度的3-8度左右。放疗失败的原因为局部肿瘤的复发,而热疗疗法使用可大范围的杀死肿瘤细胞和周围细胞,热疗、化疗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增敏性能[3]。本调查结果显示,临床行放疗、热疗联合疗法的研究组预后病症得以缓解27例,缓解率为90.0%而单纯性的放疗疗法对照组缓解20例,缓解率为66.7%,两者有区别(P<0.05),可证实放疗、热疗联合疗法的临床价值;从预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上来看,联合的研究组患者发生率为23.3%,单纯的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30.0%,两者无区别(P>0.05)。综上,临床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放疗、热疗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提高病症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热疗毒副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益气养阴方减轻肺癌放射治疗毒副反应疗效观察
肿瘤患者全身热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