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

2020-05-2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膜腓骨肌腱

(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 421000)

骨科外伤中踝关节损伤属于常见疾病,会损伤外侧副韧带,对关节功能造成影响。且反复发作,容易并发胫腓联合分离,为治疗带来困扰[1]。本次研究即对比不同手术的疗效,探讨该疾病的合理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18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在21到71岁之间,平均(48.6±2.1)岁。

实验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在 20到 70岁之间,平均(47.9±1.8)岁。

临床症状:局部淤血、肿胀并伴有压痛;翻转向健侧则痛感严重;将腓骨按压向胫骨则胫腓联合位置有剧烈痛感。

纳入标准:有外翻扭伤史;突发性足部内翻;活动受限;X线提示踝关节半脱位,并有下胫腓联合改变。

排除标准:蜂窝组织炎;外胫腓骨骨折;钝挫伤。

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标准,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有可比性(P>0.05),研究前征得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短肌腱移位术,于短肌腱近端将半肌腱外侧截断,使之距踝关节平面为5mm。钻骨髓道于腓骨前缘、后缘之间。用丝线编织被游离的腓骨短肌腱,缝合踝关节前侧和肌腱末端的软组织,重建胫腓韧带。

实验组行骨膜瓣移位术,切断伸肌支持带,将伸肌腱向外侧拉伸。定位腓动脉穿支降支以及外踝前动脉起始处。以条状切取骨膜瓣于远端前内侧腓骨处,并翻转向下重叠压紧下胫腓韧带,止血并缝合切口。

1.3 评定标准

优:踝穴形态经X检查为正常,可正常活动,踝关节拓屈功能、背伸功能均恢复;

良:踝穴形态恢复,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对活动稍有影响;

一般:外踝外移,踝关节功能受限,无炎性反应。

另以巴氏评分表[2](Barthel index)评价两组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值越高则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两组手术及愈合时间以(x±s)表示,用t检验,治疗优良率以(%)表示,用 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实验组巴氏评分为(80.1±7.2)分,高于对照组的(55.1±5.0)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12,p<0.01)

2.2 如表1所示,实验组优良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1.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如表2所示,实验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时间对比(x±s)

3 讨论

踝关节在负载状态下会承担完全的内翻稳定支持和30%的旋转稳定支持,一旦负载超过关节支持能力则会造成损伤[3]。有研究证实踝关节损伤后,韧带依旧能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但患者的机械性感受器却遭到损坏,从而无法准确感知踝关节韧带以及关节囊的运动,导致该疾病患者反复扭伤的现象[4-5]。

反复扭伤还会损伤胫腓骨下端结构,使踝穴宽度增加,距骨向后侧或外侧脱位。从而导致下胫腓联合分离。一旦踝关节损伤伴发下胫腓联合分离,则通常无法直接进行缝合修复,故而需要重建韧带,使踝关节复位并保持长期稳定[6]。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短肌腱移位治疗。由于腓骨短肌腱能辅助足拓屈与外翻,可由腓骨长肌进行功能代偿并重获肌力平衡。同时与韧带相类似的结构也有助于实现肌腱韧带化,所以能为踝关节运动提供足够的韧性、弹性支持与抗拉能力[7]。并且术后踝穴与距骨关节面协调,可改善运动功能。然而术中瘢痕与增生组织会对复位形成阻碍。

骨膜瓣移位术与之相比则无需特殊技术与器械,通过膜瓣覆盖能为损伤处提供丰富血运,加速骨膜成骨并有效防止骨不连现象。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取骨膜瓣移位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证实骨膜瓣移位方法可将骨损伤处覆盖,加速“外骨痂”形成与损伤处愈合。术中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优势。

有上可知,对踝关节损伤且并发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而言,采用骨膜瓣移位手术进行治疗,能减少手术时间与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骨膜腓骨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