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5-2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患肢肢体

(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泸州,646000)

脑卒中是老年脑血管多发病。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突然、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且恢复缓慢的特点都导致其较高的临床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1,2]。如何进一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神经内科丞待解决的问题。将康复护理引入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3],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为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本课题对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1月至6月间收治脑卒中患者84例,诊断标准为第4届脑血管疾病诊断会议所制定脑卒中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症状均符合该标准且经脑部MRI或CT确诊,均为初发,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将84例粗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9~75 岁,平均年龄为(59.5±5.6)岁,其中 17例患者为左侧偏瘫,25例患者为右侧偏瘫。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8~73岁,平均年龄为(61.3±6.1)岁,其中18例为左侧偏瘫,24例为右侧偏瘫。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再次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护理,两组患者护理时间均为5个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 肢体运动护理:在给予患者治疗的同时注意配合进行理疗及针灸,同时进行康复护理,注意保持患者的肢体处于被动体位及功能位置,按照患者关节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给予被动活动。每天按摩患肢3次,每次按摩半小时,并注意进行积极的日常训练,康复训练从发病4天后开始进行,锻炼肢体的活动能力,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需注意给予降压治疗[5]。

1.2.2 并发症护理:由于卒中患者存在恢复慢病程较长的额特点,所以在发病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给予适当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首先注意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情况,保持呼吸畅通,及时进行吸痰处理,防止呼吸道,被阻塞造成的窒息。其次还要注意患者导尿管的畅通情况,每日尿液的颜色以及导尿量,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抬高下肢,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

1.2.3 心理康复护理: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疾病的情况,消除病人消极的心理,增加患者的信心,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依从性。

1.3 疗效评判标准

护理的第1个月末及第5个月末评价临床疗效,Fugi-Meyer对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Barthel指数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疗效判定依据为卫生部质量控制标准: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甚至出现恶化;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范围内;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90%范围内,病程为1~3度;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1%~100%范围内,病残程度为0度。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5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1个月及5个月后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比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及5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升高显著,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3所示。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所以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引入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致死和致残,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早期给予康复训练及功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及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运动障碍发生的可能性,也是药物治疗所无法替代的。给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积极性,使患者更配合医护人员,起到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让患者正视疾病采取有效治疗。

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减少痛苦,促进康复。本课题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再次基础上引入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肢体的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护理。通过对比发现,经过5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1个月及5个月后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1个月及5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升高显著,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3所示。从而证实了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综上,神经内科护理中将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肢体瘫痪的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写作漫谈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