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雁引领 群雁齐飞
——连云港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形成“雁阵效应”

2020-05-23花玉洋

银潮 2020年5期
关键词:领头雁老干部局老干部

文>>>花玉洋

在开山岛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有一件事让灌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金孝清犯了难。他向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陈岩汇报说:“现在有些同志不愿意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们谢绝的理由要么是担心干不好,辜负党委、领导的信任;要么是党务知识不足,干不好会让人笑话。”

此难题早在陈岩心中困扰。2017年3月中旬,连云港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成立后,他就在思考如何解决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头雁”不缺位和不失能问题,一些谋划在他心中反复酝酿。

当时存在的问题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很少有人愿意干;有的党支部多年没有改选,部分书记一任20多年,年龄偏大;有的书记长期居住外地,党支部“群龙无首”;有的书记党务知识欠缺,不会开展党建工作等。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到基层老干部党员真实的声音,市委老干部局组成7 个批次工作组,分赴6 个县区20 多个社区进行调研,组织2 次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座谈会,走访24 家市直单位,收取党建调查问卷260多份,收集整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42 条。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要根本扭转‘党建政绩观’理念不够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问题,必须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列队前行’的‘雁阵效应’。”陈岩说。

出实招,解决“领头雁”不缺位问题

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共同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市级机关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意见》,创造性提出:单位党组织是支部,但离退休干部党员数符合成立条件的,可先申请升格为党委,再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优先选配单位原班子退休老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员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列入单位年度行政经费预算,按照财政供养关系予以保障等内容。

文件出台后,在市直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仅3 个月时间,5 家单位由原来的党支部升格为党委,32 家单位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05 个,改选书记、委员211 人。“那段时间,来电来人咨询此事的人络绎不绝,老干部党建工作的热情被点燃。”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专职副书记高俊说。

随后,该局以“六有一提升”为目标,出台《关于推进全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成为指导和推进全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主要抓手,也是县区委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相关精神,解决好离退休干部“领头雁”不缺位不失能问题的重要依据。灌云、灌南等6 个县区的组织部、财政局、社保局及老干部局共同印发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书记换届、特困离退休干部党员救助、党建工作领导责任等相关文件,为解决好离退休干部“领头雁”不缺位和不失能问题奠定了基础。

“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关系理顺了,主体责任明确了,相关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调动了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支部书记没人愿意干的尴尬局面就解决了。”金孝清说。

把入口、抓培训,为“领头雁”解疑惑、长知识、提能力

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乐于奉献的老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由在职干部党员、老干部工作人员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委员或联络员,协助老干部支部开展工作,是连云港市把好“领头雁”入口关的举措之一。目前,该市354 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中,曾担任过县处级领导职务的146 名、乡科级领导职务的155 名,平均年龄64 岁。

该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契机,以参加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轮训为牵引、以市老干部党校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业务培训为抓手,着力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堂堂精彩的精神“套餐”,帮助“领头雁”解疑惑、长知识、提能力。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干了8年,党务知识一直没有明显长进,通过培训,我们党性更强了,党务更精了,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新安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杨华说。

星化社区老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包饺子

搭平台,在“领头雁”作用发挥上使劲

“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工作的号召者和凝聚者,为他们搭建工作平台,让他们带领广大老干部党员发挥余热再奉献,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水平,是解决离退休干部‘领头雁’缺位和失能问题的最终目的。”陈岩说。目前,连云港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中先后涌现了许桂林、杨华、王普美、张法德、梁德金、吴同义等一批优秀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头雁”。

灌南县新安镇党委书记孙宇说到老干部党建工作,直言“尝到了甜头”。他介绍,新安镇镇北社区何某,是“上访专业户”,三天两头到县、市、省上访,今天告书记,明天告主任,都是些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事。社区、镇党委领导多次上门解释、劝解,都无功而返。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杨华听说后,主动请缨,三次上门,但都被何某拒之门外。杨华找到当年工作中的老搭档、何某的远房叔叔何济青,两人多次上门倾听何某心声,安慰劝解,讲政策、说道理,用真心换真心,用情感染情感,被感动的何某终于解开疙瘩,不再上访。“2018年以来,杨华带领老党员参与社区监外执行人员矫正、建立义务护学岗、自筹资金10 万余元捐资助学、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一件件、一桩桩,老党员们帮助镇党委啃‘硬骨头’,解决‘老大难’,他们是社区、镇党委的好帮手。”孙宇说。

“自从成立了老干部党支部,支部书记朱海红为我们孤寡老人、残疾人做了很多好事。为建成社区公益食堂,她不知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差点把自己房子抵押出去。这样的党组织我们坚决拥护,这样的好书记我们非常喜欢。”海州区新海街道星化社区王基成老人说。

说到社区公益食堂,朱海红介绍,有一天下大雨,看到社区75 岁的王奶奶撑着雨伞去买菜,她上前劝阻,可王奶奶说家里没有吃的了。朱海红想,如果在社区建个公益食堂多好。她先后登门拜访12 名老干部党员,谈意见论方法。在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研究此事时,宣传委员李开明提出了启动资金、厨师聘请等现实难题,朱海红斩钉截铁地说:“就因为有很多困难,所以我们老党员才要站出来。资金可以向上级和相关单位争取,实在不行先拿我房子作抵押;专业厨师如果请不起,老党员就顶上,义务为居民服务才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的最好体现。”在老党员们的努力下,街道协调场地1500 平方米,离退休人员原单位资助20 万元,全市第一家“善行天下”社区公益食堂终于建成。做饭和勤杂人员都是退休党员和爱心志愿者轮流值班,每天提供10 元标配“两荤一素一饭一汤”免费为孤寡老人、残疾人送午餐。

几年来,该支部还打造了“星星储蓄银行”“星愿爱心小屋”等服务品牌,为辖区老人及有困难人群提供家政、医疗保健、刮痧、足疗、按摩康复、心理咨询和上门理发等服务,让服务更具专业性、针对性,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志愿者提供的一条龙服务。

“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敢担当、善作为,为社区做了很多实事、好事,现在社区很多工作都离不开他们。我们一定要发挥好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社区的治理和居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增添正能量。”新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董浩宇说。

高俊介绍,由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头雁”的担当作为,老党员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也使广大老党员在单位、社区里政治上得到尊重,思想建设上得到加强,发挥作用上有了空间,归属感和获得感更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上不断增强,呈现出群众尊重老干部、老干部反哺社会的良好局面。

目前,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头雁”的积极带动下,该市老干部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形成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服务网络,建立老党员驿站、老党员先锋岗、便民服务点,组建“善行天下党支部”“啄木鸟老党员巡逻队”“老党员正义联盟”“杨大爷党员调解室”“红娘党员姻缘站”等各具特色的社区老干部党员服务性组织110 多个。

“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各种形态的党支部,各层级的老党员,无论在社区文明创造、关爱下一代、优秀文化传承等舞台上,特别在处置一些急、难、险、阻等紧急任务中,都凸显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号召力、组织力,其政治功能得到了彰显。”陈岩说,“全市350 多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领头雁’都已成长为凝聚群众的‘粘合剂’、化解矛盾的‘润滑油’、社会治理的‘助力器’,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领头雁老干部局老干部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头雁展翅抖风流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遵义市委老干部局轮换第一书记到岗
黔南州委老干部局“点对点”推进“数字黔老”平台运用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六枝特区离退局“志愿服务在行动”
新形势下农垦老干部工作刍议
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