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城市群发展的强纽带

2020-05-22欧国立

人民交通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群要素

文 / 欧国立

作者简介:

欧国立,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高端智库“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专家。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软科学项目、教育部、北京市等科研课题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国家发改委颁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未来中国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发展。

高速铁路能够缩短两地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城市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高铁所产生的同城效应、聚集效应、虹吸效应等能够加强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影响和改变城市等级结构和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群经济极化效应。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对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以及经济极化效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城市等级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已基本实现了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全覆盖,并将逐步提升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覆盖比例。总体上对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等级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些城市从2013年至2018年六年间的等级变化趋势(见图1),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已经开通高速铁路的城市在等级上出现了差异性变化:从趋势上看,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数量没有变动,但二线城市的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则总体上有所上升(见图2)。相较2015年,2016年出现等级变化的城市数量占高速铁路通车城市总数的17.90%,而2017年该数值达到15.27%,由此可见,高速铁路效应是影响这些城市等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不同,高速铁路具有前期投入较高、速度快、准点率高的特点。在建设初期,其高成本的投资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入运营期,它能够促进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快速向某个方向流动和集中,由此所带来城镇化、产业集聚、市场潜力等的改变,使得城市等级发生变化。但是,由于通车时间、运量规模以及城市初始状态等的不同,高速铁路对城市等级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可能影响并促成了城市等级的阶段性变化。

图1 2013-2018各年份城市等级分布柱状图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内在结构的影响

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5大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总面积仅占全国的11%,却集中了全国60%的经济总量,聚集了国内最强的10座城市,成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但是,真正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并不是一群规模相等的城市集,而是需要具有合理的“等级—规模”层级结构。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高速铁路不但会使要素资源大量汇聚到枢纽“点”引起城市等级的变化,各节点也会通过“轴”(高速铁路线)连接成网状,使经济活动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延伸。改变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方向,使城市的相对区位发生改变,对城市群体系结构形成影响。例如,2013年7月,宁杭高速铁路开通,与沪宁城际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等共同构筑长三角快速城际轨道交通网,宁杭高速铁路以沿线城市为中心的向外辐射影响力,带动产业转移和消费升级,降低沿线乘客出行成本,引导城市发生等级变化。

另外,从现在各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可知,高速铁路的作用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经济极化效应的影响

2018年,我国19个城市群GDP总计为79.3万亿元,以25%的土地承载了75.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88.1%的GDP,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GDP超过全国GDP总额的50%(表1),占19个城市群GDP总额的61.2%。

图2 二、三、四线城市数量变化趋势图

?

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群发展以及经济极化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城市体系结构优化以及城市群经济极化发展将是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区域经济活动是从外围区域向中心区域进行聚集还是从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进行扩散,主要取决与市场范围、区域间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运输成本。由于生产要素的“趋优性”特征,高速铁路开通使得生产要素由边际报酬较低的外围区域流向边际报酬较高的中心区域,导致中心区域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循环,外围区域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形成“流失—恶化—再流失”的循环,进而影响城市群经济分布,产生经济极化效应。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高速铁路能够压缩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影响城市等级梯度以及城市对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城市流”的流动,改变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分工以及人们的生活、居住、就业、就医等模式,由此,高速铁路在促进区域“单中心”或者“多中心化”的形成,引发经济极化效应,推动城市群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析高速铁路对城市体系结构演化以及经济极化效应的影响,揭示内在的特征和规律性,促进城市体系结构优化,优化城市群要素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群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当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高速铁路城市群要素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