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奏与教学是他毕生的使命

2020-05-21李严欢

音乐爱好者 2020年5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柴科夫斯基尼诺夫

李严欢

2020年2月,国际乐坛不时传出悲伤的消息:钢琴家彼得·塞尔金(2月1日)、指挥家内洛·桑蒂(2月6日)、女高音歌唱家米瑞拉·弗蕾妮(2月9日)这三位在各自领域成就卓越的大师于短短十天内相继辞世,令人惋惜不已。不料2月26日,又一则来自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讣闻映入眼帘:该院教授,著名钢琴家、教育家谢尔盖·多连斯基(Sergei Dorensky)因病于当天逝世,享年八十八岁。较之先前几位因长期活跃于舞台而备受瞩目的大师,多连斯基的离去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关注,这许是因他多年来专注教学,演奏事业时断时续所致。不过在我看来,这位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名家,其才华和贡献同样不容忽视。

1931年12月,多连斯基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中。他的父母酷爱音乐,家中乐声不绝于耳。幼年时,多连斯基的家人经常带他去剧院欣赏音乐会和歌剧,这培养了他良好的艺术品位。九岁时,多连斯基被家人送入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下属的中央音乐学校,开始接受系统而严格的钢琴教学。起初他师从利季娅·克拉先斯卡娅,四年后他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格里戈里·金兹堡(Grigory Ginzburg),此后他在这位名师的门下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作为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四巨头”之一亚历山大·戈登魏泽尔(Alexander Goldenweiser)的得意弟子,金兹堡不但是一位技艺超凡的演奏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能长期受到他的指导,多连斯基是何其幸运。

金兹堡对演奏中的所有细节都要求甚高。他在课堂上不断亲自示范,用这一最直接的方式让多连斯基领悟音乐艺术的真谛。与此同时,金兹堡也会就相关作品的技巧、内涵与弟子反复推敲,引导多连斯基在演奏时逐渐形成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就连他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老师也会不时加以提醒。如此严谨而细致的培养,让多连斯基受益匪浅,琴艺日臻完美。与恩师共处的十四年,成为多连斯基生命中一段难忘的时光。“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的音乐作品多么精彩!凡是跟他学习的人,不能不热爱钢琴艺术,不能不迷恋钢琴本身千变万化的音色和极为神秘的演奏技术。”回忆往昔,多连斯基这样感叹道。

1955年,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中,多连斯基以优异的表现夺得钢琴组的第一名。两年后,他又在里约热内卢国际钢琴比赛中摘得银奖,由此真正开启了自己的职业演奏生涯。那之后,他的足迹遍及波兰、德国、保加利亚、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祖国更是开展了广泛的演出活动。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多连斯基那一时期的艺术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但他却并不那么认为,因为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充自己的演奏曲目,同时也需要在演奏中探索出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表现手法,并尽快在舞台上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些对于他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好在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演奏事业稳步向前。

在多连斯基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他的演奏继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优秀传统,总能以其自然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引人入胜。大多情况下,他以一种温柔的、含而不露的方式,在键盘上奏出银铃般婉转起伏、美妙动人的乐声。这样的特点在他演奏贝多芬的《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舒曼的《狂欢节》《幻想曲集》、肖邦的夜曲和玛祖卡、柴科夫斯基的《四季》、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最为贴近自己艺术天性的作品时,得到了充分彰显。正如在多连斯基录制的那套深受好评的肖邦《玛祖卡全集》唱片中,他的演奏是如此优雅、柔婉,不见一丝矫揉造作的痕迹,听来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他与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集真挚的情感、如歌的线条和精致的分句于一体,自始至终流露出一份诗意的美感。当演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时,他那自然的直觉和火热的激情又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在一些具有高度戏剧冲突的作品中,虽然多连斯基演奏的音色依然考究,分句也仍显细腻,人们却还是能从他的琴声中感受到些许拘谨。

03多连斯基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作品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柴科夫斯基尼诺夫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演奏失败的原因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谈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不提他人落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