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公司精益生产问题研究

2020-05-20张连文王芳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张连文 王芳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国际化竞争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整个制造行业在价格、质量、成本和服务等方面,将面临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企业要想在竞争的环境中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需在柔性制造、快速交付、质量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M公司精益生产实践的实施内容,分析了M公司在精益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生产线布局、在制品库存和快速换模等问题,最后,从换模时间、在制品库存、生产线布局三个方面提出了M公司精益生产实践的改进方案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M公司;快速换模;精益生产管理

一、M公司简介

M公司位于天津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现有员工120人。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汽车车身冲压件、汽车配件、汽车模具、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产品的企业。目前主营业务范围为开发、设计、销售。由于产品的特点,产品种类繁多,精益生产理论被引入M公司已有两年半的时间。

M公司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分为三个部分。其中A系列组合开关生产线约5条,型号约300个;5条B系列玻璃升降开关生产线,约400个型号;10条C系列温度控制开关生产线,500多个型号。C系列是公司的明星产品,所以本文只讨论C系列的改进。

因为产品生产的特殊的原因,M公司的销售是从库存出发,就是建立库存,在下单的几天后,从库存里面发出货物到客戶的手中。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完全相对安全的库存,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转,在这期间,没有了安全库存,就只能定义为紧急单处理。生产计划流程:收到订单、安排生产、成品装配、成品入仓、成品出仓,在这期间公司的原料仓库、从外购买的原料可以提供原料给生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拉动式生产。M公司近期面临很大的危机。要是建立一个月的安全库存,就要从公司现有的资金中拿出很大部分的,光一个C类的明星产品就占了公司的大部分资金,而且A和B产品的交货周期长,有时候需要10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交货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了M公司的当下最棘手问题。

二、M公司精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生产线布局不合理

每天C类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同,生产线上工作的人员数量也不同,一般少的时候为3个,多的时候就7、8个不等,但是这个生产线的布置是按照直线生产安排,所以当工作量大的时候,人员跨位会很浪费时间,因为距离长,走动难,产量需求不高时,拉平衡率(LOB)低,降低工作效率。

第二,在线物料库存高

公司的产品库存上面提到了,建立的仓库发完货后的剩余的物料库存,生产期间的没有用完的零部件库存,生产线上的半成品的库存,导致在线物料库存高的原因,生产线工序间在制品库存高,C类型的产品是公司的主要的产品,销量大,生产的数量也多,所以,这个生产线一共分为4个区域,同时进行,有生产、组装、测试、包装,有时候因为同时进行的步调参差不齐,就会导致半成品的库存,而且,不光是半成品的库存,相互的沟通因为直线生产线,沟通少,出现问题容易造成扯皮的现象。

第三,装配线换型时间长

本文主要分析C类型的产品的生产线的问题,在换型的工作中,负责测试的人员,在前一个产品测试完后才可进行测试,整条线转一圈4分钟,一共3条线,在整个过程中需要12分钟的时间,并且在测试完后要对产品进行贴标,产品数量不同,材质也有差异,所以这个时间大概是8分钟,每天换型都要进行多次,前期就已经有20分钟之久,后面还要对机器进行维护,算下来,在工作时间内,浪费的时间过长。

三、M公司在精益生产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改善生产线布局

在精益生产理论中,改善生产线布局的主要手段是工艺生产和单件流程。在这一理论中,生产线布局的改进可以按照产品操作、工作站布局、行走操作、多技能人员、型或c型设计的顺序,在一个整体的过程中进行。目前,公司已采取站坐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各生产线的现状,对生产工艺、质量、在制品库存、生产效率、设备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选择了C生产线来改善生产布局。

第二,注塑车间快速换模改善

为了解决注塑车间换模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精益生产模式的smed刀具是非常有效的。从任务同步、方法简化、功能标准化、减少调整等方面提高换模速度和效率。重点分析内外部运行时间,找出内外部运行时间换算的方法、评审换模过程,确定是否可以优化步骤,缩短等待时间、实施标准化模块和快速拆装结构,减少模具拆装时间。

第三,装配车间在制品库存改善

调整组织结构,组装测试区和包装区合并,将预装区统一管理。在C区域,每个产品使用的包装材料相同,共有3个包装材料编号。但是,仓库总是根据工单发料。即使以上在制品库存改善后,每条生产线仍有3-4个托盘,整个区域约有9个托盘,大大占用了生产线的使用面积。由于C区域由同一生产经理负责,改进措施如下:(1)整个C区域只预留一个包装材料存放区,最大库存3个托盘;(2)每条生产线只在包装站设置2-4小时的包装材料库存;(3)将这三种包装材料从工单发料中取出,采用手工整卡拣选的方法。当生产当线路包装材料不足时,及时通知仓库发料。

参考文献:

[1]张国辉.基于价值流图技术的生产线优化与改善[J].物流技术,2017,33(11):330.

[2]王浩伦.制造企业生产方式演化及哲学思考[J].现代制造工程,2017(01):5-8.

[3]傅冬.A公司精益生产管理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4]牟春铭.运用精益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现代商业,2017(14):132.

[5] 刘璟璟.中小企业精益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20):81-83.

作者简介:

张连文(1998—),甘肃省金昌市人,烟台南山学院2016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王芳(1983—),女,山东威海人,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