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分析

2020-05-20杨险锋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模具设计高职

杨险锋

摘要: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生产制造第一线,了解现代制造业模具制造的生产流程,能独立加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零件,并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在分析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产业的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探索并提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岗位适配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高职;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建设分析

模具加工技术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损耗低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施设备、航空航天产品、交通建材、军工产品等行业产业。时至今日,模具制造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一、专业群办学情况调查

截至2019年9月,四川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75所(公办45,民办30所),另有39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办有高职专业。其中,共有16个院校在2018年招收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如表1示。这些学校有的只有三年制高职,有的兼招五年制高职,也有的与本科学校联办专本学历贯通层次高职。

二、模具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模具产业日渐衰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模具产业的地域分布和结构不均衡

我国模具企业的分布和结构不平衡,和沿海发达地区比较,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相对落后,产业链还很薄弱,特别是四川本地模具人才匮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模具类高新技术企业不愿在此落户,另一方面主要是缺少高素质的模具技术技能人才。

(二)模具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不足

调研发现,我国模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能掌握和運用新技术的人才如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懂得模具设计及制造和模具制造的整个工艺过程控制的管理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大量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人才,例如采用磨床、铣床、车床、数控机床加工模具零件,使用钳加工相关设备和工量具修配模具零件,并按照模具图纸装配和调试模具的技术人员,以及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模具制造过程中,懂得加工技术,会制定模具制造加工工艺的管理人才。

(三)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不适应

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就是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养支撑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目前国内缺乏模具人才的现状,有专家认为,作为实践性要求很强的模具专业群,更应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从根据零件使用要求进行模具设计,再到模具数控加工,到模具的装配、维修和保养的整个流程。

三、模具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模具制造技术、了解模具实际理论、具备模具制造及生产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包括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基本原理,并能快速读懂零件形状和对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质量的要求,能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绘制图纸,熟练掌握AutoCAD等制图软件,熟悉金属模具和塑料模具的结构,熟悉模具的制造过程,能读懂模具图纸,会根据图纸要求,操作普通铣床、数控铣床、手摇磨床、电火花机床、线切割机床、焊接设备和钳加工相关工量具和设备制造模具零件,并能根据要求装配调试模具。具备模具制造和维修的知识和技能。

在方法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分析与综合/全局与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辨识与定位能力等等。

在社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革新的能力,以及外语应用的能力,宽容,心理承受能力,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专业建设和内涵提升

十九大以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12月),发改委等发布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4月),教育部等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2019年4月),对职业院校发展和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了方向引导。以此为依据,我们需要在专业建设和内涵提升方面下功夫。其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其二,推动课程和教材的校本化改革,因材施教,走差别化发展的道路。其三,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教学实例、生产实例的模具图纸和相关资料汇集,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蔡崧.五年制高职模具制造专业“项目为载体、岗位相匹配‘双核相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苏州技师学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18):27-30.

[2]蒋红卫.高职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02):125-127.

猜你喜欢

模具设计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ro/E的开关盒注塑模具设计
行李舱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