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分析

2020-05-20甘肃省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学郭会荣

天津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德育小学生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学 郭会荣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工作任务。”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忽视德育渗透的问题,大部分教师仍然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多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这影响了小学德育水平的提高,是必须得到小学管理层和教师重视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挖掘教学内容中可以渗透德育的部分,重视将德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和数学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

(一)对教材资料的挖掘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是占据主动地位的那一方,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积极主动挖掘教材,若教师单纯追求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忽视了对教材中可以渗透德育的素材的挖掘,导致德育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十分突兀、显眼,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的开展。

(二)数学思想的培养不到位

在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领悟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数学思想的形成往往与数学领域先人们的不懈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向小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并未将数学思想的培养放在首位,也并未做到真正的德育渗透,浪费了这一渗透德育的渠道。

(三)德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致

德育在小学、初中、高中、高校教育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部分,然而,在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应当正视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相对浅显、靠近生活实际、靠近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尽可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

(四)缺少对学生的深层德育

口头上的德育效果比较容易达成,但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力远不如渗透入日常言行中的良好习惯,当思想道德渗透入学生的日常行为,才真正达到了德育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步将德育渗透入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切实提高小学德育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构策略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德育渗透缺失的问题,教师存在对教材挖掘不足、对学生数学思想培养不到位、德育内容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得到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重点关注。以下是我认为应当践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重构策略:

(一)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时代,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很多时候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学生发展的上限,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十分有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学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基础的多媒体放映发展到今天的电子白板、虚拟教室,学生的心态和需求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教师不可停下学习的脚步,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教师应当加强数学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德育的学习和实践,切实将德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德育渗透水平。例如:在《圆周率》一课中,教师要趁机拓展我国数学领域杰出人物,圆周率发现者祖冲之、近代数学家华罗庚等人的杰出事迹和贡献,使小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向小学生渗透民族认同感,使小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并鼓励小学生为成为一个杰出人物而努力。

(二)使小学数学德育渗透贴近实际生活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筛选与小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案例进行德育渗透,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小学数学渗透德育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不容易使小学生对德育和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锐角和钝角》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锐角”和“钝角”,引导学生发现教师黑板上方的国旗,国旗中的五角星中包含了很多的“锐角”和“钝角”,同时向小学生渗透爱国思想,渗透大五角星代表我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围绕在我党周围的阶级,五角星的围绕象征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寓意,也象征着班级同学们要团结一致。又例如:在《时、分、秒》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新闻联播开场画面、火箭升空画面、春晚倒计时等方式来引出时间的话题,以火箭升空各环节必须精确到秒的实际情况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关心社会大新闻,拥有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

(三)向小学生渗透社会公德心

社会公德心是德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与生活、生产相关的方方面面,其中自觉纳税、不偷税漏税等方向的德育内容是德育中经常被疏忽的一点,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要重视的德育渗透部分,要让小学生在学习相应数学知识时同步接受德育的渗透。例如:在《成数与折扣》一课中,社会生产生活中与“成数”“折扣”相关的主要有商品打折、税收比率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趁机向小学生渗透自觉纳税、不偷税漏税的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使小学生认识到税收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税收与公民义务的关系,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公德心。

(四)培养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德育内容渗透入小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使德育内容成为小学生成长发展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向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教师的潜移默化外,还应当重视数学教学内容在其中的重要引导作用。例如:在《统计》一课中,小学生会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知识,学会绘制统计表、统计图,教师可以在为小学生留统计学相关的课后作业时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小学生统计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一年中每月的平均用电量,并将这些用电量转换为电费缴纳数量,引导小学生意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类似的作业内容还可以是用水量、加油费等,引导小学生贴近生活、与家长共同完成课后作业、懂得勤俭节约,这样的课后作业比传统的计算作业更有意义。

三、结语

德育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标的重点要求之一,应当得到小学校园管理层和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综合素养的提升,重视生活实际与德育、小学数学的结合,切实提高小学数学和德育的水平。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