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优势与问题

2020-05-19杨熠

中国军转民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欧盟军民融合

摘要: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军民融合可以使军工企业做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维持军品研发与生产,形成军民两用创新技术等。本文分析了欧盟军民融合的优势与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梦、强军梦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军民融合;欧盟;国防工业

一、欧盟军民融合的历程

在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洗礼后,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众多欧洲国家急需和平发展和重建。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建立为国防工业整合了两项必备生产资料,1975年欧空局的成立确立了先民后军以民促军战略,欧盟国家由此利用军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对民用领域进行开发。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开始采用军民结合的政策,并在1994年提出把航空航天和电子领域做为首要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法国率先从法律和会计制度上实行军用和民用之间的相互通用,采用军用和民用之间无差别的采购政策,为民用采购政策提供便利, 并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鼓励以民用标准进行生产满足军用需求,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防采办竞争。 英国的做法与法国比较类似,鼓励企业使用民用标准满足军用需求,并致力于在工艺规程和质量体系方面推行军用、民用通用标准,提倡在科研领域实施军、民设施共享。意大利、德国等国格外重视军民融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这些国家为了降低国防支出、节约费用尽可能地采用民用标准和产品解决装备研发与财政削减之间的矛盾,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之初就与民用部门合作进行规划。由于欧盟各国国防工业优势能力不同,所以各国之间军民融合的进程有所不同,但总体军民融合进程逐步增进,其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欧盟各国之间通过相互协商达成技术生产需求,主要目的是在于开发民用技术从而达到军用、民用融合,扩大企业规模、维持军品研发生产、提高欧盟军工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欧盟军民融合的优势

(一)人才和信息优势

欧盟国家对军工企业保持稳定的资金投入,在稳定完善的科研环境下,军工企业具有很强的生产优势,始终占据欧盟国家科研技术开发的前端。一流的技术中心和科研杰出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团队的完善配套为军民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欧盟国防工业研究人员激励与军品科研任务挂钩,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成功转移民用,使得欧盟民用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欧盟成员国的联盟优势使得国防工业技术的对外宣传以及推广十分便利,欧盟各国国防工业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在较为自由的环境内完成科研任务,各国军工、民用技术的有效交流和互换为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便利渠道,促使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

(二)应用领域新技术优势

自从2013年德國提出工业4.0后这一理念已经在欧洲迅速传播,对于欧盟国防工业来说4.0技术是开启未来竞争的关键,是重振制造业的希望。航空航天与国防4.0(Aerospace & Defense 4.0)是工业4.0技术在其研发生产领域的应用,用于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新技术使现有产品更智能[1]。当前欧盟航空航天与国防(A&D) 4.0已经开始采用工业4.0技术开发高性价比的产品,集中体现在连通性(Connectivity)、可配置性(Configurability)、智能(Intelligence)、安全(Security)四个方面,军用、民用新技术已经充分融合为一体。英国BAE系统公司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研发生产中心的工程师们已经使用3D打印和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在军用飞机上,用来降低成本,加快制造速度。

(三)防务费用的规划与管理

欧洲防务基金成立于2017年,最早由欧盟委员会主席荣克于2016年提出。该基金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部分,其中研究部分份额到2019年底为9000万欧元,2020年后为每年5亿欧元。开发部分份额2019- 2020年为每年5亿欧元,2020年后为每年10亿欧元。2018年7月,欧盟委员会宣布,2021-2027年基金的预算总额为130亿欧元[2]。虽然欧洲国防基金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防工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性,从而为欧盟的战略自主权做出贡献,但是通过支持研发活动,建立协调和沟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防科研机构、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各阶段的融合协作。特别是为了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跨界合作,基金确保未来几年内持续向符合条件的所有会员国的企业开放,不刻意强调他们的规模和地位。

三、欧盟军民融合的问题

(一)分布不均

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适应日益全球化的国防市场,欧洲的国防工业经历了一个并购、整合的过程,出现了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以英国为主体的BAE系统公司(BAE Systems),法、德、西为主的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法国的泰雷兹(Thales)和意大利的莱昂纳多集团(Leonardo)。这个过程并没有平等地扩展到国防工业的所有领域,整合后的大型军工企业主要局限于航空航天和电子行业,陆基和海洋系统的细分市场仍然很分散。而民品成规模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防工业减少受到国防预算连年下滑的负面影响,比如空客集团(Airbus Group)下属的空客直升机公司(Airbus Helicopters)拥有军用、民用两大业务,并在2014年与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合作生产H175民用直升机。2019年其公司年度报告显示共获得来自52个国家,162个客户的369笔订单,总收益为60.07亿欧元,其中军用领域收益占比55%,民用领域占比45%[3]。总体而言航空航天与电子往往是军民融合集中的领域,陆基、海基的军民融合相对欠佳。

(二)军用领域技术创新下滑

研发资金的减少和大规模国防工业项目的枯竭,使欧盟国防工业面临着产业外移和失去技术领先地位的风险,他们的供应链更加复杂、多样化和国际化并且越来越依赖于民用部门的创新,军用技术研发面临重大挑战。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纳米技术等前沿技术主要由民用领域研发和生产[4]。欧盟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基本思路是在开发民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军民联合技术开发,从而把民用技术过渡到与军用技术合作。 这样虽可以在军民融合中充分发挥民用技术的优势,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对军用技术的创新来说并不一定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军用技术会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因此有些时候会不计成本地去实现,并且产品的可靠性很高。而民用技术主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大规模的生产产品降低成本。因此应当确立独立自主的军用技术研发体系,对民用技术进行借鉴,而不是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

四、结语

欧盟国防支出连续十几年成下滑趋势,在理论层面上国防支出每削减1亿欧元意味着欧盟GDP下降1.5亿欧元,欧盟税收收入减少4000万欧元,2870人失业和760个技术工作岗位消失[5]。但从国防军工行的实际情况看营收不减反增,除BAE Systems以外的大型军工企业民品收入均已超过50%以上。由此可见军民融合中民品的带动作用已成为欧盟国防工业扭转制造业颓势,推进工业制造4.0的第一动力。现阶段我国的军民融合在运行体制、创新能力、人才管理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希望能参考欧盟经验的优缺点,完善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6]。

参考文献:

[1] Lorenz M, Gerbert P. Industry 4.0: The future of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2015(9): 54-89.

[2]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Defence Fund [EB/ OL]. (2018-06-13) [ 2 0 2 0 -02-08]. https://ec.europa.eu/ commission/sites/beta-political/ files/budget-may2018-eudefence-fund-regulation_en.pdf.

[3] Airbus. Annual results Helicopters FY 2019 [EB/OL].(2019-12-31) [2020-02-11] .

https://www.airbus.com/ helicopters/key-figures.html.

[4] 楊熠.欧洲国防工业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 国防科技工业, 2020 (2):40-42.

[5] European Defence Agency. The Economic Case for Investing in Europes Defence Industry [EB/OL]. (2015-01-20)[2020-02-11]. https://www. eda.europa.eu/docs/defaultsource/eda-factsheets/2015-01-20-factsheet_economic-case_high.

[6] 杜人淮,曹超.新中国国防工业走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军转民,2016(6):14-20.

(作者简介:杨熠,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欧盟军民融合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实验教学在军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不足
欧盟钢材反倾销对酒钢(集团)公司出口影响的调查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英国退出欧盟对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