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川县大岭家庭农场
——从“高老庄”到“花果山”

2020-05-19谢青夏卢玉发杨成行

农家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岭夫妻俩猪舍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卢玉发 杨成行

灵川县大岭家庭农场位于灵川镇王家庄勃岭山边,名为家庭农场,倒不如说是“夫妻农场”更确切,因为它是王家庄农民王细旺夫妻二十余年的创业结晶。王细旺出生于1975 年,1995 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1998 年起,他和妻子为了偿还结婚时欠下的7000 元债务,开始试着在家养了6头母猪,终于把债务还清了。2001年在灵川镇信用社的支持下,夫妻俩贷款6000 元,再加上这两年养母猪积攒下来的钱,在村边盖起一座简易猪舍,增加养殖了十几头母猪,夫妻俩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铆足了劲走上了养猪致富的道路。这,就是大岭家庭农场的前身。

农场外景。

王细旺夫妻俩的养猪路一路走来,可谓一波三折,随着市场的风浪跌宕起伏。他们从2001 年开始铆足劲干了几年,到2008年,猪价直线上涨,这一年他们的猪场纯赚了十多万元。2009年,他们流转了村里靠勃岭山边的11 亩荒地,在随后的三年里,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投资扩大养猪规模,到2011 年底建起了一座2000 平方米设计合理的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养猪场,正憧憬着更美好日子的到来。2012~2015 年上半年,持续3 年半生猪价格低谷期,很多养殖户纷纷退出了这个行业。王细旺夫妻俩也曾动摇过,望着前路迷惘不已……但最终在有关领导和朋友的关怀、鼓励下,夫妻俩对猪场进行了精细化的管理,精打细算地降低养殖成本,维持着猪场的正常运转。 2015 年下半年,养猪业终于迎来了春天,仅半年时间,猪场的销售收入就达到100 多万元,2016 年销售收入更是达到了近300 万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们把灵川县大岭猪场变更为灵川县大岭家庭农场,继续扩大规模,并增加了树木种植。2018 年又投入30 多万元建设了一栋两层500平方米更具现代化的猪舍。目前,农场有标准化猪舍2500 平方米,育有新丹系繁殖母猪128 头,年出栏仔猪达2600 多头,还种植桂花树、银杏树8 亩。农场2014 年被评为桂林市第二批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小区,2017 年被自治区农业厅评为四星级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

小猪吃奶。

王细旺抱着猪“娃娃”。

自动喂料机。

回望家庭农场发展之路,王细旺夫妻主要靠的是三大法宝:一是要有恒心。古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夫妻俩是“抓紧猪尾巴不放松”!那三年半的生猪市场“寒冬”,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坚定意志“熬”过来的;二是要靠技术。积极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推行养殖规模化、设施化;三是要有铁律。在管理上规范化、标准化,农场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农场的发展道路,夫妻俩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是继续增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繁殖母猪达200 头。准备建设一栋500 平方米的备用猪舍,在仔猪价格低迷时,自己养殖肉猪。二是更新经营理念,加强与公司合作,推行“公司+农场”模式,依托相关公司技术力量,降低风险和养殖成本。三是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猪业。

猜你喜欢

大岭夫妻俩猪舍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北去呼中
冰雪大岭——昆仑
冰雪大岭一昆仑
认错
猜猜我是谁
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