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亩种37 棵沃柑,还能赚钱吗

2020-05-19南宁农业

农家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卫国香蕉果树

“目前万锦有6 台打药机、8 台除草机、3 台施肥机,差不多20 多个管理人员就可以管理好6000多亩的沃柑基地,其中有一半是机手,1个承包户工人管理2000 棵果树不费劲。”广西南宁万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卫国介绍,基地采用3 米株距×6米行距的种植方式,几乎实现全程机械化管理。

“采用宽行种植,1 亩仅种植37 株果树,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管理,追求长远的收益”,这是高卫国一直秉承的农业理念。极力推崇机械化种植的理念源于2013 年,那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难请,零工价高,人工问题将是阻碍规模农业发展的一大拦路虎,因此,未来想要发展,亟待解决人工短缺的难题。当时高卫国提出宽行种植的想法时,受到大部分人的反对,毕竟一台机械几十万元,成本巨大,他最终力排众议,坚持实行3 米株距×6米行距的种植方式。

不过,刚开始种植,高卫国还是尝试了密植的方式。2014 年,他密植了50 亩沃柑,一段时间后,发现问题重重:不仅人工价高,而且有时每天200元的工钱也难请;部分农事工人做工质量差;基地大,工人做工时间长,易错过最佳时期。此时,他的想法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开始转为宽行种植。

确立了发展方向,高卫国又遇到了难题:2014年,主流的机械设备有欧式、日式、美式、中式,但是选择哪种适宜的机械设备,他一时没有了头绪。2014 年,一位专家来万锦基地考察,发现当地土地流转趋势向好,基地规模较大,地势平坦,适宜使用大型农用机械。此时,他茅塞顿开,选择了大型的美式农用机械。

事实证明,高卫国的决策非常明智。他将基地平均划分出10 个区左右,每个区设一个区长,由区长聘请工人作为承包户,每个承包户管理2000 棵果树,但是打药、施肥、除草等需要动用机械或大规模劳动力的,均不需承包户亲自劳作,只需照顾好树和果即可。

管理700 亩果园的区长潘志宁表示,喷完一次药仅需机手加配药师1.5 个人,2 天就能完成,他开玩笑说,“我自己配药,所以只算半个人就好,但一台喷药机顶45 个人。”高卫国表示,“整个基地喷一年药,买机械的钱就回本了。”

大型农用机械。

行距宽,适宜大型机械工作。

潘志宁继续说道,700 亩果园施肥也是个问题,一棵树施25~50 公斤有机肥,单纯依靠工人,很难实现,因为果园面积大,来回一趟耗时长,只有力气大的工人一天才可完成100 棵果树的工作量,且不能休息,关键是200 元/天的工钱也难请到工人。“但1 台施肥机一次可装载5~7 吨有机肥,3 台机器同时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基地80%的工作可以用机械实现。高卫国计算,全部机械设备的花销一年即可回本,做工不仅效率快而且质量高,根本不用担心人工和成本的问题。

其实,高卫国的高瞻远瞩,是他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20 年总结出的经验。1997 年他从商业领域进入农业领域。1997 年,当时还在考察种植何种作物的时候,他发现龙眼卖价高达20 元/公斤,而香蕉卖价不足2 元/公斤,“但是易复制好管理才是资本进入的前提,香蕉虽然卖价低,但是可以规模种植,成本也低,还可今年种明年挂果,100 多亩也可营收100 多万元。”因此,他开始种植香蕉,由于管理好,品质高,没几年,就成了“香蕉大王”。

随着香蕉黄叶病的暴发,不少香蕉树纷纷倒下,蕉农血本无归。此时,高卫国开始考虑香蕉的替代品,于是又找到了易复制、好管理、丰产、质好、商品性高的沃柑,并在优势种植区南宁不断发展扩种至目前6000 多亩的规模。

在香蕉时期就追求品质的高卫国,对沃柑的品质的要求也极高。基地重施微生物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抵抗酸毒和铝毒。让果树自然生长,修剪时仅修剪部分枝条,使树形有层次感,各枝条光照充足。全园生草生态种植,每年人工释放捕食螨和行间生草繁殖天敌等生物、生态措施,以控制红蜘蛛的危害,大大减少杀螨剂的使用,控制产量,按照60 ∶1 的叶果比挂果,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目前沃柑转色不佳,也坚决不使用激素,通过自然成熟,使糖度达到15 以上,酸度降至0.5 以下,实现完熟栽培才采摘出售。

目前基地沃柑大小均匀,商品果达70%~80%,次果少。“现在不少客商要采购我的果,我都一一回绝了,因为现在口感还不是最好的时候,一定要保障品质,至少等到年后才会开园。”高卫国表示,现在不同于以往,消费者更加认可口感,品牌是个伪命题,唯有品质才是真实力。 (南宁农业)

猜你喜欢

卫国香蕉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按兵不动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卫国的生存之道
快手香蕉饼
瓶里有香蕉
香蕉
弱国不天真
何以听力会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