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叶原收原调工商交接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2020-05-18何澎韩晓哲陈壮壮陈雨峰邹勇郭军罗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检验方法质量检验

何澎 韩晓哲 陈壮壮 陈雨峰 邹勇 郭军 罗芳

摘 要:在满足合格率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烟叶纯度、如何分配非相邻等级的部位和比例等问题亟待解决。该研究以当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合格率为前提、纯度为保障”的烟叶收购理念为依据,围绕卷烟工业企业对原料的质量需求,探索出一套新政策背景下烟叶工商交接的质量检验方法。该方法以化学检测、内在质量评吸等手段,分析了“主等级”与烟包中“其他等级”不同配比的合理性及可用性,针对性地筛选出适宜的“等级配比”及其阈值,探索出一套能保障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原料可用性的工商交接质量检验方法。

关键词:烟叶工商交接;质量检验;等级质量;原收原调;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S5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8-0026-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sure the purity of tobacco leaf and distribute the parts and proportions of non-adjacent grade under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the qualified rate, explores a set of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of tobacco leaf transf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polic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qualified rate as premise and purity as guarantee” proposed by the State Tobacco Monopoly Bureau. This method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main grade” and “other grade” in cigarette pack by means of chemical detection and internal quality evaluation, selects the “grade ratio” and its threshold value suitable for the specific production area, explores a se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andover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to guarantee the availability of tobacco raw materials in cigarette industry enterprises.

Key words: Industry commerce handover;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grade; No-converting buyout; Test method

煙叶收购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1],是连接烟叶生产与卷烟工业企业的桥梁[2]。近年来,为适应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推进烟叶原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烟叶购销行为,提高烟叶收购质量和收购效率,国家局在全国烤烟产区陆续推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原收原调等新政策[3]。相比于传统的收购模式,原收原调与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省去了地市级烟草公司的开包整理环节,烟站收购后的成包烟叶直接作为工商交接的大货样品[4]。随着新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推进,烟草商业公司烤烟收购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改革创新[5-6]。因此,卷烟工业企业在样品制定思路、工商交接质检方法、烟叶挑选使用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7-10]。

在原收原调条件下,卷烟企业购进烤烟烟包等级构成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1-12]。如何在稳定烤烟工商交接合格率和保证商业公司及烟农利益的前提下,确保购进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满足卷烟配方的需求,是卷烟企业原料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13]。烟叶质量的特色和稳定性影响着烟叶的工业可使用性[14],烤烟收购方式变化带来的烟叶质量波动,易导致卷烟化学指标及风格波动,给卷烟产品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5-16]。为此,本研究开展了原收原调下烟包等级质量状况分析,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及配方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烟包等级包容性测试,旨在探索出一套基于国标、有利于烟叶质量稳定、简单量化可操作强的烟叶工商交接质量检验方法,降低烟叶收购政策调整导致的烟叶工业使用及维护困难,提高烟叶资源的使用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8年在某产区工商交接备货样品库随机抽取3包C3F。在每个烟包中部选取厚度为5cm,能够代表整包烟叶外观质量水平的横切面作为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 烟包横切面等级纯度判定及烟包等级包容度测试 对烟包横向切面(正面、反面)等级纯度进行评估,并分析等级纯度判定所需依据及顺序,建立具体判定标准及标度值。由具有烟叶评级技师(中级)以上资格的6人组成2个外观质量评价小组。依据烤烟国标(GB 2635-1992),并参照该产区2018年度国家仿制样品,各小组对烟包内烟叶逐片进行等级判定,并分别称重记录。计算出各等级在横切面中的重量占比,取平均值作为该等级在烟包所占的比例。以C3F等级为主体等级,将每包烟分出来的烟叶全数参照烟草行业近邻等级关系表按同组别近邻等级、外观质量相近邻等级、正组非近邻等级和副组等级质量由高至低次序将烟叶进行回掺混配。由外观质量评价小组成员进行等级包容度测试。

1.2.2 感官质量评吸和化学成分测定

1.2.2.1 样品制备 根据试验要求制作样品,分别为:样品1(C3F+C2F);样品2(样品1+C2L);样品3(样品2+C4F);样品4(样品3+C3L);样品5(样品4+B2F);样品6(样品5+X1F);样品7(样品6+X2F);样品8(样品7+X3F);样品9(样品8+C3V);样品10(样品9+CXK)。

1.2.2.2 感官质量评吸 由公司11名具备国家优选评吸员资格证书以上的人员组成感官评价小组。按照感官评价排序法,将10个样品随机编号(暗码对应关系为E-1,F-2,J-3,B-4,C-5,G-6,D-7,A-8,I-9,H-10),各小组成员根据烟叶整体质量好坏进行排序,并指出哪个编号以下的样品风格改变较大,由此来确定C3F允许包容等级。

1.2.3 化学成分测定 化学成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1.2.4 烟叶配方模块设计 在保证主等级C3F不低于40%的前提下,根据该产区烟叶在配方中所起到的作用及风格特征,对烟包内所含等级逐一进行评吸,在保证烟包价值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选择与卷烟产品风格相匹配的等级,对C3F烟包内的小等级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体现该产区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口感特性,充分利用烟叶资源。根据2018年度该产区的烟叶调拨价格,模块成本应控制在55元/kg以内。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包横切面等级纯度及烟包等级包容度 使用数码相机对烟包横向切面(正面、反面)进行影像存档,详见图1。

结合图1和表1可以看出,烟包正反面外观等级纯度正反面均较好,整体均匀一致,部位符合率较高,颜色基本一致,有油润感,含少量烤红、挂灰烟叶及支脉含青烟叶,其中烟包正面烟叶颜色符合度更高,烟包反面部位、含杂符合度更高,正面等级纯度判定得分略高于反面。

对烟包横切面内各等级分别称重,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烟包横切面各等级重量按“由重至轻”排序依次为:C3F、C4F、X2F、X1F、C2F、B2F、C3L、CXK、C3V、C2L。

为进一步分析烟包等级纯度状况,按照“原级、同组别近邻、外观质量近邻、正组非近邻、副组”,对烟包内等级构成进行柱状图结合趋势曲线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烟包内等级构成呈较为明显的正态分布,表现为:原级(C3F)41.5%,同组别近邻等级(C2F、C4F)占比25.2%,外观质量近邻等级(C2L、C3L、X1F)占比13.62%,正组非近邻等级(B2F、X2F)占比13.78%,副组(C3V、CXK)占比5.9%。

外观质量评价小组对烟包等级包容度进行了测试,普遍能容忍B2F回掺,大部分小组成员不能容忍X2F、C3V、CXK回掺至主等级。烟包“原级+质量近邻等级”(C3F+C2F+C4F+C2L+C3L+X1F)占比80.32%,可包容等级(C3F+C2F+C4F+C2L+C3L+X1F+B2F)合计占比为85.62%。因此通过此次实验,当烟包内主体等级及质量近邻等级占比达到80%左右时,可认为等级纯度较好,其纯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按照“28”原则,对烟包等级纯度不可包容的20%烟叶的控制,是提高烟包等级纯度的有效手段。

2.2 感官质量 感官评价小组对10个样品进行了质量暗评,具体评价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10个样品质量“由好至差”的排序依次为:E、F、J、B、C、G、D、A、I、H。

查表F检验的临界值,j=11,p=10,显著性水平α=0.05对应的临界值为8.46,F值大于8.46,可以认为,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10个参比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验证样品符合重复性和再现性,且加入X2F、C3V与CXK后风格与该产区烟叶风格差距较大,不适合进入C3F中。通过每个单等级的评吸,通过叶组小配方的优化,选取性价比最高的烟包内含等级比例。

2.3 化学成分 对10个样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8大香型产区适宜化检成分进行对比,优化各等级比例(表4)。根据8大香型区划化学成分对照表中该产区化学成分情况分析,编号1~7化检数据在合理范围之内,而样品8、9、10化学成分不适宜。因此,可以判定X3F、C3V和CX1K的加入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需重点进行控制。

2.4 烟叶模块 在保证模块成本低于55元/kg的前提下,根据卷烟产品需求,筛选出3个配方模块,具体配方比例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3个模块的成本由大到小依次为:1#>3#>2#,3个模块的主要区别在同组近邻等级C4F,质量近邻等级C2L、C3L、X1F,正组非近邻等级B2F、X2F、X3F占比存在差异,3个模块中同组近邻等级比例为25%-20%-25%,质量近邻等级比例为20%-25%-35%,正组非近邻等级比例为15%-20%-20%。通过模块设计方案,建立新的企业烟叶工商交接质量检验判定规则如下:原级≥40%,且原级+同组近邻+质量近邻≥80%或原级≥40%,且原级+同组近邻≥65%及副组≤5%为合格;其余情况为不合格。具体工商交接质量检验记录及判定参见图3。

3 小结

烟叶工商交接主要依据烟叶外观质量进行[17],烤烟国标GB 2635-1992作为烟叶外观质量追溯标尺已执行近30年。近年来,随着烟叶生产、收购、使用等内外环境變化,在工商交接实际中执行难度较大,工业企业质检人员大多以该地区烟叶特点及收购情况而用“大货眼光”进行质量检验,不同质检人员因眼光的差异,易造成烟叶质量波动。本研究对烟叶工商交接烟包等级构成进行了量化处理,得出如下结论:主等级(原级)比例大于40%,且原级+同组近邻+质量近邻等级大于80%或主等级比例满足高于40%,在原级+同组近邻大于65%且副组比例小于5%时亦可判定烟叶等级合格;否则烟叶等级质量较差,判定为不合格,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能减少烟叶质量波动等优势;同时,得出在烟包正组非近邻等级的控制上,可根据卷烟配方需求,在控制比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上下部位(B2F、B3F等和X2F、X3F等)的比例,在副组等级的控制上,在控制比例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杂色烟叶的比例,再根据配方要求,调整微带青烟叶的比例,为卷烟企业在新烟样品制定、烟叶挑选方案、打叶配方模块及叶组配方精简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参考,有利于提高烟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卷烟质量及风格稳定。

参考文献

[1]龙宪军.凤凰县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控制的方法与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7):294-295.

[2]杨天旭,叶为民.散烟与把烟工商交接质量的对比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7-28

[3]温昌恭.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对烤烟等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7):221-222,243.

[4]梁伟.基地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的提高途径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2):18-21.

[5]朱桂林,戴恩,邹开聪.浅析如何提高原收原调的等级合格率[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4):86,88.

[6]戴良萃,毛华,袁晓哲,等.烟叶分级操作技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0-13982.

[7]吴东,王军,黄正华,等.有效提高烟叶等级纯度的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20003-20004.

[8]褚旭,王珂清,魏建荣,等.基于综合赋值法的烤烟烟叶质量评价[J].烟草科技,2019,52(10):28-36.

[9]沈利臣,卢晓华,刘元德,等.不同烟区烟叶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7):34-37.

[10]张金霖,邵永雄,李红星.烟叶原收原调工作实践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294-296.

[11]王玉胜,扈强,梁荣,等.工业等级烟叶质量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18-9519,9543.

[12]李小兰,孙建生,梁伟.构建卷烟工业烟叶原料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广西烟草,2008(08):61-63.

[13]張建华,尹翊先.打好烟叶质检基础,保障烟叶原料上水平[J].农业与技术,2017(14):255-256.

[14]王洪炜,王勇,覃玮,等.湖北清江源烤烟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6):159-164,169.

[15]邱承宇,祝洁,杨明峰.浅析如何提高工业企业烟叶基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05):144-145.

[16]彭勇,田兰,王晓鸿,等.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03-304.

[17]王竞,顾毓敏,徐天养,等.烤烟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31-13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检验方法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上海种子质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新形势下对变造文件检验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