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仙透骨草栽培与利用研究

2020-05-18谌红叶朱亚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提取工艺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谌红叶 朱亚

摘 要:凤仙透骨草是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茎叶,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工、农业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凤仙透骨草的种植管理以及主要病害防治措施,阐述了凤仙透骨草研究成果。

关键词:凤仙透骨草;栽培技术;提取工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8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8-0020-03

Abstract: Impatiens is a dry stem and leaf of the plant Impatiens balsamina L.,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lanting management and main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mpatiens balsamina L., and elaborates the cur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detec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food preservation application of Impatiens balsamina L. extract,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have broa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Impatiens balsamina L.;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xtraction technology; utilization

鳳仙透骨草是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茎叶[1]。凤仙花又名指甲花,金凤花等,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1年生草本植物,茎肉质,粗壮直立,叶片为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先端渐尖,互生;花梗比较短,花色较多,以粉红或红色为主,单瓣或重瓣;蒴果成纺锤形,两尖端,密被茸毛,熟时一触即裂;种子多,为球形,深褐色,中药材名称急性子。凤仙透骨草一般是在植株生长茂盛时期,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叶子,洗干净晒干或烘干加工炮制而得,其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度大约60cm,直径0.5~1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有收缩的纵沟,节部膨大,有点状突起的叶痕。质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有白髓,气微,味淡微酸,以色红棕、无根者为佳,主产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2-4]。

1 凤仙透骨草栽培技术

凤仙透骨草为浅根系植物,喜欢光照充足且温暖的环境,不耐寒冷,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栽培。

1.1 选地与施肥整地 凤仙透骨草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种植。伴随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腐熟的畜禽粪便为宜,施用量30000~45000kg/hm2,当农家肥不足时,可另施磷酸二铵450~750kg/hm2和硫酸钾等钾肥150~225kg/hm2。将肥料均施于土壤表层后,进行翻耕,使肥料与土壤混匀,耙平。地块整好后做畦,畦宽1.5~1.8m,依据南北方降水量差异,可选择做平畦或高畦,结合做畦破碎大土块,使床面土壤细碎,畦面平整,以备播种。

1.2 选种与播种 凤仙透骨草的种子最好选用前1年采收的新种子,其成熟度好,发芽率较高。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在播种前要将种子用清水浸泡6~12h,浸泡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一般在4—5月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时,在整好的土地上打穴或开沟播种,穴距20~25cm,行距30~35cm,穴深5~8cm,每穴播种3~5粒,覆1~2cm厚的细土。育苗移栽时,要做宽度为1.0~1.2m的苗床,将床面整平后均匀撒播凤仙透骨草种子,播种量为3~5g/m2,播后覆盖1cm厚的细土,浇透水,使床面保持湿润。温度低时,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出苗后可去掉。待苗长出3~4片真叶,高至10~15cm时,可进行移栽,移栽的株、行距分别为20cm、30cm,移栽后及时浇水。

1.3 田间管理 凤仙透骨草种子直播后一般7~10d就可出苗,为了保证幼苗通风透光以及营养供给,在出苗20d左右,幼苗长到10cm要进行间苗,间苗时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强,苗间距保持20~25cm。凤仙透骨草在移栽7d后,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苗全。随着地温的升高,要及时拔除杂草,并随着幼苗的长大后,进行中耕,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还可以达到保墒的目的。当幼苗适应环境后,要浇水追施,主要追施尿素,施用量为75~150kg/hm2。由于幼苗叶片较嫩,不能将化肥洒落到叶片上。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在凤仙透骨草整个栽培期间,进行3~5次中耕除草大约要。

1.4 防治病害

1.4.1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或嫩梢,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8—9月为发病盛期。发病时,叶片表面现白色粉层,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颜色逐渐变深呈黑褐色;病叶后期变枯黄、扭曲。主要通过稀植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进行药剂轮换使用[3,4]。

1.4.2 褐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基部,发病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发病严重导致叶片枯黄,至植株死亡。主要通过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喷施[3-4]。

1.4.3 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柄和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产生褪绿斑块,叶背出现霉斑,叶片逐渐变黄褐色或坏斑,最后导致干枯死亡。主要采用72%可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波尔多液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但由于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近年来常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100~300倍液对其进行防治。

1.5 采收与加工 茎杆在夏末秋初采收,通常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叶、花、果及杂质,晒干或烘干即为药材“凤仙透骨草”。

2 凤仙透骨草的应用研究

目前为止,已经从凤仙花的茎秆、叶、花以及蒴果等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包括黄酮、萘醌、香豆素等。凤仙透骨草系凤仙花的干燥茎叶,主要含有大量的黄酮、萘醌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抗过敏等功效[5-7],因此,关于凤仙透骨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2.1 凤仙透骨草的测定与提取 工艺朱玲英[8]、田振坤[9]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凤仙透骨草中东莨菪素、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為凤仙透骨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曾荣等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得出凤仙透骨草抑菌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优工艺为φ(乙醇)=95%,溶剂倍数10倍,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10]。顾媛媛等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凤仙透骨草的提取工艺,明确加23.83倍量81.55%乙醇提取164.08min,可预测性良好。此外,还以凤仙透骨草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和解析率为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对凤仙透骨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对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发现D101型大孔树脂对凤仙透骨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好[11-12]。

2.2 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应用研究 曾荣等研究了凤仙透骨草乙醇提取液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霉菌、酵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表现出了抑菌活性,其中对真菌的抑制效果最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较弱[13]。卞晓霞等研究认为凤仙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和犬小孢子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并且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更为显著[14]。顾媛媛等研究结果表明凤仙透骨草不同萃取部位中,石油醚和二氯甲烷部位对皮肤癣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明显[15]。陈楚英等将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应用于新余蜜橘的常温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新余蜜橘果实的发病率和MDA含量的积累,激发新余蜜橘采后的抗病潜能,表现一定的抗病性,延缓衰老,保鲜效果显著[16-17]。张健萍等采用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和壳聚糖涂抹处理茂县糖心苹果发现,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可以有效降低糖心苹果储藏期病虫害指数和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的成熟,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18]。

3 结语

凤仙透骨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种质资源较多,适应性广,栽培简单,既可以药用,也可以作为观赏植物美化环境,还因具有无残留、抑菌效果好等特点而作为天然保鲜剂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潜能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徐波.两种常用透骨草的形态学与功能的区别[J].海峡药学,2013,25(4):27-2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五卷)[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3]李品汉.凤仙花及其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5(7):26-27.

[4]周淑荣,董昕瑜,郭文场,等.凤仙花的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5,18(11):33-36.

[5]张永峰,曾常茜,黄雯,等.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960-1962.

[6]陈秀梅,钱士辉,冯锋.凤仙透骨草的化学成分[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1):31-33.

[7]赵卫星,姜红波,王艳,等.透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1,40(4):696-697,703.

[8]朱玲英,钱士辉,沈红,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凤仙透骨草中东莨菪素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5):894-896.

[9]田振坤,顾媛媛,宋成贵,等.HPLC测定凤仙透骨草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18):106-108.

[10]曾荣,陈金印,张阿珊,等.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141-146.

[11]顾媛媛,王建明,宋成贵,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凤仙透骨草的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59-61.

[12]顾媛媛,代金红,王建明,等.大孔树脂对凤仙透骨草总黄酮的纯化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3,41(4):79-81.

[13]曾荣,苏卜利,陈金印,等.凤仙透骨草提取液抑菌特性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358-362,381.

[14]卞晓霞,罗跃娥,王文洁,等.凤仙透骨草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2):12-14.

[15]顾媛媛,王建明,田振坤,等.凤仙透骨草不同萃取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81-482.

[16]陈楚英,陈玉环,彭旋,等.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对新余蜜橘采后生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7,17(6):138-144.

[17]陈楚英,韩舒睿,周梦娇,等.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复合涂膜对‘新余蜜橘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4,31(3):468-476.

[18]张健萍,王仕英.凤仙透骨草提取液复合涂膜对茂县糖心苹果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J].生物化工,2019,5(3):35-38.

(责编:张 丽)

猜你喜欢

提取工艺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