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后,跨境电商将向全球数字贸易阶段跨越

2020-05-18王素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2期
关键词:订单跨境贸易

王素

如果以1999年阿里巴巴国际站成立为标志来计算,那么2019年是中国本土跨境电商诞生20周年。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研究样本,历时半年时间,深度探索中国跨境电商20年发展历程,推出了《中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将向全球数字贸易阶段跨越。

2025年将进入全球数字贸易阶段

毋庸置疑,伴随中国跨境电商20年的发展,我国中小跨境企业实力获得了显著提升。白皮书显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例,2015—2018年,其交易额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0%,订单数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8%,每年出口额达1000多亿美元。阿里巴巴国际站预计,2020—2025年,平台买家数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8%,交易总规模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41%。商务部报告也显示,我国跨境电商的贸易伙伴已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货源国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柬埔寨、科威特、阿联酋等国的跨境电商交易额环比增速均超过100%。

白皮书将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期(1999—2004年)、成长期(2004—2015年)和成熟期(2015—2025年)三大阶段。萌芽期即“跨境电商1.0”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台承担贸易双方信息撮合的角色,在线下完成其他环节;成长期即“跨境电商2.0”阶段,在这一阶段,跨境贸易逐步实现交易流程的线上化,交易数据实现逐步沉淀;成熟期即“跨境电商3.0”阶段,在此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跨境电商平台全面线上化,海量交易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目前,我国正处于成熟期的中间阶段。

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完成和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外贸操作系统的成型,跨境电商发展将至完全成熟。随后,跨境贸易将在持续量变积累下实现质变,蜕变为“全球数字贸易”。

全球数字贸易呈现五大趋势

白皮书显示,当2025年跨境电商演进到全球数字贸易阶段以后,新阶段的国际贸易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即贸易模式高度复合化、贸易环节高度扁平化、贸易主体高度普惠化、贸易标的高度多元化和智能制造高度常态化。

贸易模式高度复合化  为了充分反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需要,在全球数字贸易阶段,B2B2C(企业对平台对消费者)模式将日益凸显,成为一种重要的线上复合贸易形态。B2B2C模式既能匹配国際贸易成本降低的诉求,又能契合碎片化订单集聚的趋势。其中,B2B(企业对企业)就像是大动脉,负责大批量成交和供应链协调;B2C(企业对消费者)就像是支线,既如同毛细血管一样为“最后1公里”的消费者输送货物,又如同神经末梢一样感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两者之间通过大数据算法联系,最终将形成B2B、B2C和B2B2C三者共生并存的外贸跨境电商模式新格局。

贸易环节高度扁平化  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将使国际贸易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流动频率加快。在很多情况下,中间环节丧失存在的必要性,最终呈现出高度扁平化趋势。比如,伴随着“零单贸易”常态化,小型批发商和消费者更易于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参与跨境交易,缩短贸易中间环节。

贸易主体高度普惠化  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将聚集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甚至消费者等几乎所有在传统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他们通过全球数字贸易平台,有效地参与跨境贸易,分享国际分工带来的福利,实现贸易主体高度普惠化。尤其要指出的是,消费者将在跨境B2B2C贸易模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数字贸易平台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累计消费端数据,并将其与生产端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环节结合,实现生产端的精准分析和快速响应

贸易标的高度多元化  在全球数字贸易时代,贸易标的高度多元化,几乎没有不可贸易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传统实体货物仍是核心标的,数字产品与服务也将成为重要的消费品,而且数字化知识和信息这一重要生产资料将成为跨国消费的对象。届时,在政府与平台的监管下,数据跨境流动将成为常态。

智能制造高度常态化  数字贸易以实现制造业智能化为重要目标。与传统制造业智能化主要聚焦于能够负担高额数据成本的大企业不同,全球数字贸易平台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取消费端数据的成本,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平台累计消费端数据,并将其与生产端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环节结合,实现生产端的精准分析和快速响应。这种高度常态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将成为推动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转变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将遇更多挑战

白皮书指出,在全球数字贸易新阶段临近之时,广大中小跨境企业也将面临国际分工过程中新的困难与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出现重新抬头的态势,并有衍生出新型贸易壁垒的趋势,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的绊脚石。

国际贸易市场的运作模式也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危机。比如,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商家的及时响应,推动订单需求碎片化趋势加快,最终实现传统大额订单贸易向“零单贸易”升级,缺乏灵活性的中小企业亟须转型。又如,一大批“全球企业”快速产生,它们不仅包括平台型企业,而且还包括入驻平台的企业,以及全球供应链服务商,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经营模式,势必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转型能力不足,也是阻碍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挑战。比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存在多门数字技术难以独立掌握、直接反映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数据信息难以独立获取、数字化人才难以独立培育的三大挑战,且应对能力仍显逊色。

相较于大企业,企业心智对中小企业战略规划的影响更大。数字贸易淘汰的不是供需关系,而是缺乏“二次创业”心智的中小企业,即那些抗拒数字化或者选择消极数字化的企业。

中小企业借力实现数字化

对于如何直面重塑的外贸行业结构和变幻莫测的全球贸易政策,白皮书也为广大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指导意见:中小企业需要及时转变以往被动参与的角色,与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借力拓展自身在全球价值链研发和营销环节的市场势力,从而在全球数字化生态圈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在全球数字贸易时代,中小企业难以独立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与开放型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形成战略合力,依托平台,实现销售渠道数字化、贸易流程数字化、管理思维数字化,实施智能化运营、云化供应链管理,并依托平台研发个性化的生产工艺。

链接

概念解读零单贸易

在数字经濟时代,由于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日益凸显,跨境电商B2B有演化为B2B2C的趋势,导致跨境贸易形成两大阶段:大规模订单转化为碎片化订单;碎片化订单即成为大规模订单。零单贸易对应的是大规模订单转化为碎片化订单,主要表现为大额订单小额化、单一订单多元化和长期订单短期化,反映的是数字贸易背景下大规模订单碎片化的阶段性现象和趋势。

全球企业

全球企业是指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从全球获取和整合资源,面向全球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新型全球化企业。其弱化了企业原本的国别属性,通常具有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不仅包括平台型企业,而且还包括入驻平台的企业,以及全球供应链服务商,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具一般性的企业经营模式。全球化企业是区别于跨国公司的另一种国际化企业,但伴随着全球数字贸易的逐步演进,两者具有趋同趋势,跨国公司的内涵和外延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变,转型成为全球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球数字贸易时代中小企业“二次创业”

全球数字贸易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二次创业”,是指在全球数字体系逐步演化为复杂系统的背景下,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日益凸显,中小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困境,遇到的挑战远远超出单个企业所能独立承载的阈值,其借助开放型全球数字贸易平台提供的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增强核心竞争力,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全球数字贸易时代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而是基于全球数字贸易经营理念的战略性挑战,更是面向全球数字贸易“主战场”的颠覆性自我革命。

猜你喜欢

订单跨境贸易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