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一个10年,大变局下的十大趋势

2020-05-18海智在线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2期
关键词:趋势

海智在线嘉宾 江一 恒业资本创始合伙人

更冷的寒冬和更深的夜,靠“熬”是过不去的。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互融合,实业与互联网的界限已经模糊。江一从宏观、产业、算法和趋势4个维度解析了广大企业当下所处的形势,并指出了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十大发展趋势。

——海智在线推荐语

从最小闭环的老板做起,逐步成为公司转型的投资人,再到上市公司董事,一路走来,江一丰富的职业经历,使他特别能够理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体企业对互联网技能缺失的恐惧。

江一说:“许多人效率低的原因是离本质太远,抓重点的能力差。”只有具有全局视角,才能抓住本质;若不是基于商业全景,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趋势预判。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努力叠加,则无法获得线性周期的回报,是所谓的“穷人勤奋的一生”。

有观点认为,一个人在某个专业领域磨炼很久,就能成为该行业的专家。江一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他认为,这句话的应用需要一个场景,必须在了解全局的前提下选准一个切入点,持续磨炼“一万小时”,方能达到理想效果。实际上,技能入门比较容易,只要抓住重点,拆解透彻行业的全价值链,就能快速入门。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洞察十分重要。

把握宏观

基于足够丰富的数据支撑,江一指出,2019年的“寒冬”是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政策周期和资本周期四大周期的叠加造成的。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艰难,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然而,周期靠“熬”是过不去的,必须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在面临什么、需要做什么,即需要具备把握大问题、大方向、大概率的能力。

世界著名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其《债务危机》一书中有一句话:“我们正处于全球分工再分配的百年历史拐点,一个冰点的时刻,一个需要再定义的时刻。”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当前我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从目前宏观环境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20.9%,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34.8%。“产业数字化”是白皮书中的一个高频词。2018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超过24.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23.1%,占GDP比重达27.6%。现阶段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广大制造型企业有机会参与的行业。

企业应对危机,应该以正确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为前提。比如,政府每年春天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产业资本、各大银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高度关注的内容。报告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释放了新一年的经济信号。作为一家工厂的工厂主或采购方,关注这两个宏观指数,可判断决策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到底是扩张还是收缩。

面对周期叠加的考验,极端的痛苦和极端的欢乐一样,都是过于猛烈而不能持久的反应。企业需要找到可持续的复利方向,洞察周期,探寻本质,通过“重新设计”,最终找到生存之机。

“贯穿”产业

江一称,2019年被业界视为产业互联网的元年,“重模式”会厚积薄发,“贯穿”是产业互联网的肇始。

產业互联网的使命是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向价值创造靠拢。互联网作为单独的新兴产业已经结束,与之一并结束的还有人口红利和野蛮增长。目前变革的趋势更加依靠产业。

江一指出,只有“贯穿”,才能提升全链条产业效率,才能基于产业视角做“重”、做“深”产业链条,纵深“贯穿”产品—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渠道。

算法

针对“趋势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江一表示要靠算法。算法包含两层关键节点,第一层叫精益认知,第二层叫概率分层,分别对应了决策能力和实现能力。精益认知是自我不断成长,直到找到可复制内核,建立自我确定性,不断缓坡复利的过程。概率分层即量化战略,分为信息层、决策层、执行层3个阶段。

江一指出,信息层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确保有不断的信息“小趋势”供你决策。这就好比打篮球,投篮次数多,进球概率就会高。决策层的任务是评估、决策并持续调整;执行层的任务是一旦做出决策就忘掉概率,确保执行的最好结果。

十大趋势

下一个10年已经开启,江一预测产业互联网领域将存在十大趋势。企业应择时顺势,应对大变局。

一是万物皆数。数据即洞察。当代企业应敏捷地应对变量,与客户走得更近。

二是创造商业价值。产业互联网的评价指标从工具转向效果,即规模收入和经营效率。基于此,“SAAV(Software-as-a-value,软件即价值)价值提供者”的称呼,更适合大部分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

三是主导者的更迭。“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将会交棒,规模流量入口比不赢场景数据价值的闭环,而场景数据价值闭环就是产业互联网的科技公司和产业企业的融合。

四是隔阂在消融。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互融合,实业与互联网互相成就,甚至公司与公司的界限也在消融。

五是从竞争的逻辑转为共生逻辑。从向用户和渠道要市场,变成向供给和同行要能力,连接、可信、开放、协同是关键。

六是通用标品的消亡。用有效的方式解决批量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产品形成的核心,是为了降低交付成本,重构成本结构,包括重构供应链。标准化服务是大趋势。

七是重新定义创新。未来创新有3个方向:极大地提升效率,极大地降低成本,极大地提升体验。

八是精益运营的肇始。即以客户为核心做全生命周期运营。

九是深化逻辑。大数据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应用的关键在于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与企业数据积累的时间结合,以及与企业应用部门的漫延结合。

十是长期主义。不高估两年,不低估10年。只有长期,才会有确定性。在不确定中确定,唯有长期主义。

猜你喜欢

趋势
退休的未来趋势
JFW2021/22秋冬流行趋势预测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未来直销的七大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关注医改新趋势
“去编”大趋势
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