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劳技校本课程与竞赛衔接的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0-05-15刘晓晨

新一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劳技校本课程竞赛

刘晓晨

摘 要:天津市和平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即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作为区域性劳技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后称基地校),立足区域劳技教育发展,根据各校的办学特色与教学需求,送去符合各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劳技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是综合实践基地专业教师,根据现代技术的发展,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让区内各校的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最新的理念和课程,目前在区域内实现全覆盖。

关键词:劳技;校本课程;竞赛

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泰勒说过:“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整合区内优秀教育资源,深入落实国家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发劳技校本课程,打造区域特色课程。

作为服务全区的劳技中心,我们将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竞赛相结合,不仅为全区各中学提供校本课程,还根据基地校的特点提供竞赛项目,竞赛教练员、竞赛设备和学生培训,协调组织区域内各类竞赛、参赛服务和承办、协办中小学劳技、科技类活动。中心不断挖掘新的课程资源,结合基地校的办学特色与竞赛需求,将竞赛内容融入校本课程中,开拓教学新项目,为基地校量身定制校本课程,不断拓展新的课程资源,提供“订单式”课程开发及竞赛服务,与时俱进地开发出劳技校本课程与竞赛衔接的有效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区级特色的校本课程与竞赛衔接的规划方案,把日常的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竞赛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通过研究发展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模式,将校本课程与竞赛有效衔接,丰富劳动技术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开展的相关课程有:

①乐高机器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②VEX机器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③人工智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新大赛

④激光雕刻——青少年创新大赛

等等。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展,改变了各基地校缺乏教学师资、竞赛师资、竞赛设备等原因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各基地校仅需提供专用教室,即可开展课程和竞赛培训,這种模式易操作、推广性强,推动了全区劳动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及竞赛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爱”教育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劳技课程持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创意机器人课程为例:

中学组机器人创意比赛是基于每年一度的天津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给定的主题与规则,组织在校中学生机器人爱好者,花费6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课题导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机器人的创意、设计、编程与制作,最后提交机器人实体作品参加创意比赛活动。机器人创意比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与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等,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提高综合设计和制作能力极为有益。

(1)以校本课学习带动竞赛的普及和提高

我们在基地校开设创意机器人课程,学期初有学生通过学校网站进行选课,让那些对机器人有兴趣的学生能够选择到他们喜欢的课程,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校本课中学习到基本的机器人组装和程序设计的方法,同时,根据每年的竞赛主题,融入校本课教学内容之中,在校本课中普及竞赛项目,让那些没有参赛设备、没有专业教练员辅导的学校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竞赛中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设计,在日积月累的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协调组织区内参赛任务,配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辅导,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水平发展。目前和平区劳技中心有7个中学教学基地。每年都组织各中学参与多项机器人创意竞赛活动。

(2)用竞赛反馈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水平

以赛促学,讲授基础知识后,将竞赛的主题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以每个子任务划分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这样做,即分解了主题任务的难度,又让学生通过阶段性的目标将竞赛难点各个击破,利用平时的学习时间熟悉竞赛内容、解决竞赛问题、熟悉竞赛内容,做好竞赛的前期准备。通过竞赛检验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学中赛,在赛中学,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中学生的创意意识,促进中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进而提升全区的劳技教育水平。

作为区域性劳技中心要做到“覆盖全区、服务全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劳技校本课程与竞赛衔接的模式,对于在全区范围内使用和推广,提升全区的劳技教育和竞赛水平是十分有价值的。

(1)提出劳技校本课程与竞赛衔接的新模式:以校本课学习带动竞赛的普及和提高,用竞赛反馈教学成果。这样的模式是和平区劳技中心在近几年的教学与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特有的模式,既具有独创性,又具有示范引领性。我们将区内资源集合再根据基地校的需求配给,最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使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种模式的建立,可以做到区内资源整合利用,十分易于推广。

(2)既深化劳技校本课程建设,又促进竞赛提升,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教学水平,形成以学促赛、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不仅能够丰富各基地校的劳技校本课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各校的竞赛水平和竞赛成绩,使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江苏省口岸中学校本课程建设为例秦建国《基础教育参考》2019/03.

[2].项目教学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尝试郝正达《中小学教育》2014/01.

猜你喜欢

劳技校本课程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劳技教育使农村小学生受益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