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探索短视频领域刍议

2020-05-15刘婵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播力主流媒体短视频

刘婵

摘  要  短视频以其短小、便捷、多元化、易传播等优势成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内容传播方式。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系列融媒产品为例 ,从内容策划、视频制作、平台分发等方面探讨主流媒体进行高水准短视频传播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力

公众通过制作、发布、搜看各类短视频,进行知识社交、寻找同类共鸣、表达个性声音,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一股热潮。乘着这样的风口,凭借先天的党政资源,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各个媒体平台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特别是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进行短视频、视频直播等融媒探索,生产了一大批高品质、高含金量的融媒产品,获得受众喜爱,引得业界关注。

1  传统媒体为何要发力短视频传播领域

宣传战线的同志,对于“守正创新”四个字,应该都有着深切理解。“创新”,即用领先的理念、灵活的方法开展宣传,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高需求、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若干要求,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之路正是沿着这样的方向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7.25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的用户规模[1],其中短视使用度比起来一些即时通讯应用也毫不逊色。传统媒体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自然不甘示弱,强劲的内容策划和执行能力,强大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力,是提供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底气和保证。

2  主流短视频传播的“破题”之策

近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拓展传播平台、更新传播手段、刷新数据流量,使顶层策划、一体运行、多面呈现的融合传播项目得以效益最大化,扛起新时代党媒探路和破题融媒转型的担当。

2.1  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更高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媒体都在摩拳擦掌进行礼赞新中国、奏响主旋律的系列报道。在这一重大主题宣传中合理运用短视频传播手段,就必须突破传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停留在官方拍摄宣传片、纪录片的窠臼,从小切口入手,激荡起更多人埋藏心中的爱国之情、奋进力量。

从2019年9月23日到29日,精心策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媒体报道——《定格70年》”在河南日报客户端隆重推出,声光影交错出河南70年间的辉煌篇章。每一期视频,都可见河南日报珍藏的老照片,这些珍贵史料,在历史长河的朵朵浪花间,蕴藏着党报人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有读者来电说:看着看着就留下了热泪。从焦裕禄的“三股劲”到红旗渠精神,从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到洛阳拖拉机厂,从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到力保国家粮食安全,最终以高质量发展、中原更出彩收官,7个短视频各有侧重、各有精彩、充满巧思,涵盖河南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和高光时刻。这一组短视频在各平台获得了千万级的总点击量,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报道中省级媒体现象级短视频。

2.2  以人为本情感互动更贴心

很多短视频打出“记录美好生活”“记录生活记录你”的口号,说明在短视频传播领域,人是最核心的要素,短短几分钟时间,讲一个好故事胜过讲一打道理,表达一个个普通人专属的时代记忆,引发共同的情感共鸣才是最终目的。

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融媒先锋,大河网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奋勇向前,在内容建设上不断发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收割机”。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大河网融媒的“傍身武器”逐渐升级,全媒体人才越来越多,短视频产品一次采集生成,多个平台分发,汇聚成强大的传播合力。例如,大河网推出了网络访谈作品《重温经典致敬新时代之“倒霉大叔”谈幸福生活:要一直唱下去,为时代立碑》,把经典豫剧曲目作为由头,通过网络访谈形式深入挖掘,通过对比展示剧内外生活细节的不同,以中原大厦、熊猫牌的糖、自行车等物件为情感载体,来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原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变。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现实的视频内容,不仅有浓郁的豫文化特色,更有跨越地域的文化感染力。在传播过程中也颇具匠心,对访谈视频内容进行拆条分发,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时长以秒计的小视频,把精华内容切片呈现,融合了丰富的融媒元素和传播手段。

2.3  精益求精打磨精品更吸睛

全网每天生产传播不计其数的短视频,主流媒体要在众声喧哗中出奇制胜,必须一以贯之坚持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定位于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这就离不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另辟蹊径的创新精神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2019年7月至12月,河南日报拿出最好的版面,推出36期全媒体报道“探访中原‘红色地图”,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唱响一曲曲红色赞歌,在重大主题和全媒呈现融通中激发受众强烈共鸣。系列报道由三个板块组合而成:探访革命旧址、讲解红色历史、讲述当下故事。落脚在革命老区干部群众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用实干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上,体现“时空感”和“时代性”的连接。这一全媒体报道在河南日报纸质版和客户端同步推出,记者采写每一期报道时,均拍摄配套短视频,统一制作、统一片头、统一风格,与文字相得益彰,把人们带进尘封往事,引发对峥嵘岁月的无限追忆,配上淮海战役的背景介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宛如就在眼前,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全媒体的尝试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并不多见,被证明是有益的、可学的。

3  探索短视频传播时的困惑与思索

3.1  互联网思维还不够根深蒂固

北有人民日报这个“大队长”敢为人先,南有“南方+”理念先进,西有封面红星视角犀利,东有澎湃新闻独领风骚,对比起来河南报业深感差距还很大,在融合路上,动不动就回到传统做法的套路里,存在路径依赖。与“互联网原住民”相比,有的老编辑、记者用户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肌肉记忆、条件反射,甚至还对先行者抱着隔岸观火、事不关己的心态。从“传统媒体思维”到“互联网思维”,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这是必须做出的前瞻性探索变革。

3.2  融合机制还不够全面完善

雖然全媒体报道在若干重大报道战役中运用广泛,呈现了很多亮点,但在日常报道中,配套的改革没有跟进,影响了融合的进度和效果,新技术掌握太慢,新机制建不起来,新模式尚未形成。特别是在技术力量层面,虽然很注重技术力量的培育,但对照商业互联网公司,对照媒体融合的实际需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仍然任重道远。

3.3  视频内容变现还存在难度

在商业合作上,现在传统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不存在谁依靠谁,说到底还是抱团取暖。浙江日报“浙视频”团队认为:只要产品变得有传播量、有流量,金主自然就会寻找到制作方,寻求进一步的合作[2]。从官方到民间,没有那个短视频团队赚钱是容易的,创业路上总是充满荆棘,激烈的竞争随处可见,投入和产出常常不成正比,很难找到真正的赢利点。河南日报“豫视频”团队正在平台变现、版权变现、粉丝变现等领域深耕细作,并着手打造广告协作、电商卖货、IP形象塑造、知识付费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社会效益很重要,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

4  结语

2019年4月,笔者曾参加在郑州举办的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峰会,会上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经理陈星星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她认为:主流媒体要有这样的自信,原创内容生产者一直是我们,未来的原创内容生产组织者更该是我们。的确,短视频行业已然站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口”,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以有品位的内容赢得用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流媒体呈现和打造的短视频产品,应当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是塑造社会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为此,我们正在努力。

参考文献

[1]付殿君.短视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J].电子商务,2019(12):20-22.

[2]周浩锋,赵恒.浅谈传统媒体短视频如何变现[J].新闻前哨,2019(12):47-48.

猜你喜欢

传播力主流媒体短视频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