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保障卡在移动互联渠道上的延展应用

2020-05-15宋斌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保卡办理线下

宋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提升经办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互联网+人社”的整体发展趋势和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现如今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互”的阶段,也就是社交时代,更注重人与人间信息交互,我们若想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发挥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万能钥匙”的作用,势必要借助互联网宠儿手机应用程序(以下简称手机App),实现社保经办机构与参保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业务互联、数据共享。

一、在手机App上扩展社保应用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智能手机则是人们在互联网上生活的延长器官,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购物、办理业务,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因此将社保业务放到手机上,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以此来扩展社保的服务范围,提升社保服务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对原有服务渠道的补充与丰富。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成本较高,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和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互联网+人社”业务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应将有限的资金放到手机App应用上,用最小的成本借助“互联网”实现利益最大化,对标先进地市实现“弯道超车”,因此在手机App上扩展社保应用也是我市快速提升社保服务水平的有效捷径。

二、社保卡是开展手机App社保业务的有效凭证和载体

截至目前,我市社保卡持有量为356万张,其中电子社保卡签发14万张,发卡人群覆盖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发行普及率占全市总人口的89%以上,较高的覆盖率和普及率为社保卡作为有效凭证提供了必要条件。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社保卡纳入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范围,为社保卡作为参保人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有效证件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社保卡是“一卡双账户”复合卡,其中金融账户是标准的银联账户,具有线上金融支付功能,且随着电子社保卡的应用与签发,真正实现“忘带社保卡,也可以刷卡购药”,利用电子二维码将实体社保卡彻底解放,这一切都已充分证明其是胜任线上社保业务的唯一有效载体。

三、遵循办事“零”见面原则,建设“让用户尖叫”的社保服务手机App

要建设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核心关键是“以人为本”,切实“让老百姓方便”,那么我们应认真遵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好不见面”的原则,转变服务理念,从做好手机App的功能转移到关注用户使用体验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保手机App延伸服务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充分调研、座谈,利用社保卡的凭证和支付功能将老百姓关心的社保参保缴费、扫码支付、就医结算、养老资格刷脸认证等业务延伸至社保手机App,同时为方便参保人就近咨询、办理线下社保业务,利用手机定位和地图导航功能,提供人社地图服务。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点。

(一)开通社保卡自助申领、转移服务

目前,山东省已经实现省内社保关系转移后社保卡的通用,我们结合省内通用要求,实现参保人通过人社手机App自助办理社保卡省内转移业务,参保人完成社保关系转移后,只需要通过手机App简单操作就可以办理社保卡转移,彻底解决省内卡不通用,转移需要销卡“往返跑”的难题;同时未办卡的参保人可以通过手机自助办理信息采集、上传照片后申领社保卡,查询制卡进度后办理领卡。

(二)开通电子社保卡的无卡服务功能

将社保卡与手机App绑定,经人社部电子社保卡平台安全认证后,在手机上生成电子码作为参保人办理线下业务的有效电子凭证;将社保卡账户通过人社手机App与微信、支付宝、银联以及各家合作银行的手机银行绑定,生成支付二维码,实现社保卡医保账户、金融账户的线下扫码支付。

(三)开通社保卡“一卡通”服务

在手机App上加载社保卡易医通功能,打破定点医院就诊卡使用地域限制,解决“多家医院、多张就诊卡”,“就诊卡堆积如山”的乱象,实现持社保卡通过人社手机App进行挂号、缴费、结算、查看检查检验结果和病历,全面推行社保卡替代就诊卡,履行就诊卡各项职能,实现持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诊间结算、院间结算,线下业务线上办理,以及各项医保费用的线上结算。

(四)开通社保卡线上缴费功能

与金融机构合作开通社保卡线上缴费功能,在手机上开展持社保卡缴纳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费;开通手机银行渠道的电子社保卡签发,以线下实体卡为依托,打通社保卡“双账户”的电子支付功能,实现其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下一步,与税务合作共同探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的缴纳服务。

(五)开通人脸识别认证服务

通过与支付宝的合作,利用其基于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人社手机App上开通养老资格刷脸认证服务,以及住院身份识别服務,彻底解决跨省异地养老资格认证往返跑的问题,降低冒名住院导致医保基金受损的风险。

(六)开通人社地图服务

将全市经办机构、合作银行、助农惠农服务点、基层人社所、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位置信息,通过人社App的地图服务展现给参保人,为参保人提供就近服务的有效提示,解决办事“门难找”的问题。

四、社保业务在手机App上的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互联网+人社”服务理念认识不足导致线上服务的推广和应用进展缓慢

作为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与机构仍然缺乏“互联网+”服务思维,可以网上办理的人社业务仍然线下办理更放心,线上应用的需求不强烈。因此,笔者建议加强“互联网+”培训与学习,从老百姓角度出发,针对人社业务的服务事项、政策标准、经办流程进行规范统一,用“互联网+”思维简化办事环节、推行数据共享主动服务和全市通办线上经办,打破地域限制,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同城、同质的便捷服务。

(二)缺少统一的人社互联网线上支付服务平台制约了社保卡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

社保卡的电子凭证、电子扫码付、电子银行缴费是延伸人社手机App支付应用的重要部分,是拓展社保卡在公交、旅游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重要环节,而安全统一的支付服务平台则是实现以上功能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各项支付业务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需要与银行、银联以及微信、支付宝合作,建立基于人社互联网业务的社保卡支付平台,實现社保卡的手机支付、手机网页支付、微信公众号支付、网页支付、线下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功能,交易过程全程监管,交易结果实时反馈,为下一步社保卡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尚存在不足,需积极探寻基于社保卡应用的大数据分析新思路、新改进

随着我市社保公共服务的不断拓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社保卡使用人群的普及、地域的扩张、功能的延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质量的数据不断汇集、丰富,但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产,挖掘其中的数据价值,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仍然是一个待破解的难题。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通过对参保人购药记录、就医轨迹分析生成健康报告;通过对参保人用卡轨迹、消费记录分析可以划定社保卡活跃区,从而在该区域增设软硬件,改善区域服务质量;分析参保人活动轨迹,根据其生存状态完成养老待遇领取资格的“静默认证”;大数据也可以用于向其他政府部门输出,为民政扶贫、公安破案提供帮助。同样手机App的应用同样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因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应用推广中逐步以大数据分析为重心,发掘让数据自己说话,让我们听到结果的能力,对数据资产“再加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保卡扩面发行、推广应用以及社保业务的手机App应用推广做好后勤储备。

参考文献:

[1]陈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主体的社会保险服务研究——以宁德市社会保险服务为例[J].电子世界,2018(22).

[2]徐婷婷,苏鸿飞.社会保障卡应用服务提升的对策和建议——以六安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

[3]李邕.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卡安全体系建设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8).

[4]田瑾.浅析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推进国家社会保障全国通[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1).

[5]邹学思. “互联网+”背景下的荆门市人社系统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枣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社保卡办理线下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社保卡按下“电子化”加速键
社保卡有三种密码,不修改可能损失一大笔钱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学历认证大专以上均可在线办
松阳:“双测评”助推建议办理
深圳降低居住证办理门槛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