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旅游养老

2020-05-15吴奕鹏陆超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0期

吴奕鹏 陆超超

摘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压力不断增大,老人因为经济水平的增长对养老有了更多的需求。物质层面早已不是首要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旅游养老作为近些年刚刚兴起不久的养老模式可以很好的满足老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文章阐述并分析了旅游养老的内涵和意义,基于内涵和意义对旅游养老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并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养老;精神需求;养老方式;异地养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一直以来是大部分家庭的优先选择。“养儿防老”扎根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在计划生育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大量的“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赡养两对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变化,旅游养老更能满足老人新的养老需求。2004年,“养老旅游”在《养老旅游是21世纪新的健康理念》首次被提出。2006年,刘婷(2006)依据养老的现状被发展趋势,对旅游养老提出了市场运作、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政府支持和多部门联合等7条建议。何阳(2015)将异地养老进行综合性描述,提出要为旅游养老等异地养老方式构建各自的文化。罗萍(2018)则以食品这一要素对旅游养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旅游养老食品安全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旅游养老”的内涵及意义

旅游养老作为异地养老的一种,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快,研究的文献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对于旅游养老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对比不同学者对于旅游养老的定义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它的内涵。

(一) “旅游养老”内涵

旅游养老是“旅游+养老”的养老方式,养老的要求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基于旅游的养老方式可以更好的迎合老人在气候变换等情况下出现的异地养老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旅游养老是异地养老的一种,与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等共同组成移动式养老。杨晓丽(2009)指出,旅游养老是一种刚起步的,将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选择自身喜欢的养老场所进行养老。杨瞾(2018)将旅游养老定义为老年人以养老为宗旨,生活质量提高为目的,离开其原来的长住地,在不超过一年的时间里跨越市、省甚至国界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刘沧(2018)认为,旅游养老是指不以工作、定居、移民等为目的,连续一个月至一年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旅游养老是一种充分调动国家和地区间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当下老人的各种养老服务,使老人能够依据季节的变化,选择更适宜自身,连续时间在一个月至一年的精神赡养式的养老方式。

(二)“旅游养老”意义

了解过旅游养老的内涵,不难发现其对于解决当下尚未解决的养老困难的重要意义,这对于探索旅游养老的路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养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当下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实现更符合老年人内心需求的养老模式。基于物质的传统居家养老根本无法解决新时代老人的养老需求。旅游养老更体现了对老年人内心的尊重和关注,他将养老进一步细化,依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或是朋友间的拜访等为目的,将养老由单纯的物质化向着物质与精神共存的方向发展。首先,老人在旅游时充实了生活的闲暇时光,他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领略不一样的风光,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新朋友,心情是愉悦和舒畅的。其次,旅游养老刺激了各地乃至各国的经济等方面发展和合作,有利于老年人在更完善的合作机制下进行他们的养老活动。再次,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子女常常不在身边,老人缺乏陪伴,长此以往会在心中产生孤独感,而旅游养老可以更好的分散老人在这方面的注意力,美丽的风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让他们内心更加充实和温暖。

二、我国旅游养老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旅游养老起步比较晚,但最近十多年,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感受,旅游养老也得以在这波新潮中觅得发展的良好时机。

刘婷(2006)在其早年的研究中就结合当时“四二一”的国情提出了政府支持与多部门联合、市场运作、发展国际互换旅游养老等七条建设性的建议。王玉(2007)则结合传统的养老模式,对“观光与休闲养老”、“分时度假旅游养老”、“观光地養老置换”等旅游养老模式进行了阐述,依据北京、天津等多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旅游养老的优势和实施的可能性。梁陶(2008)将目光放在了旅游养老的市场上,对市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不同消费水平的老年旅游者研发相关旅游产品的策略。陈婧(2010)以江西为例,说明了养老旅游市场的无限潜力,提出了大量有关购买力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市场营销策略,为推动江西当地的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其他各地的经验借鉴创造了可能。史家利(2012)根据对辽宁省丹东市的详细研究和细致考察,发现了丹东市依托养老资源、旅游资源、环境资源等积极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他认为,旅游养老通过养老对象的流动和各地养老机构的交流、竞争、学习,推动了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质量的提高,也为养老服务人员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陈雪钧(2016)将眼光不限于国内,他借鉴美国、日本和法国的经验,得到了包括市场主体和政府引导相辅相成、创新特色养老旅游产品与服务、构建完整的旅游养老产业链等多个有价值的启示。吴旭云(2017)通过全面具体的分析全域旅游模式对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影响,规划出一条相对完善的实现路径。袁露(2019)依据我国目前养老旅游产业相关政策的缺乏的实际情况,参照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对养老旅游产业进行优化的建议。

三、旅游养老的路径分析

对旅游养老的内涵和意义有了相关了解后和对于旅游养老发展现状的了解,接下来便需要对旅游养老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这有利于不断完善旅游养老中的不足,将尚未实施的政策尽快的推行。

(一)寻求安全化,依据需求做出针对性措施

老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大部分功能已经衰退,在旅游养老过程中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所有人的共同帮助,长时间的奔波劳累他们的身体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在危险发生时能有良好的应对机制。同时,老人长期在外,缺少子女和朋友的慰藉,政府需要加强对通讯和网络设施的建设和覆盖率,让老人随时随地能够与子女和朋友视频、通话等,让他们在长时间的旅行中保持联系,得到心里的慰藉。

(二)建设标准化,出台对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旅游养老有着庞大的市场,各种各样的企业,个人会从事相关工作,大量的产品和技术等将被应用于旅游养老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我们需要对旅游养老的准入标准做好规定,在设计服务标准、内容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这样既便于政府对相关企业和人员的监管,也让老人更舒适安全的享受旅游养老的便利。同时,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让老人在旅游养老时没有后顾之忧,在问题发生时不再互相推卸责任,而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老人遇到的困难。

(三)宣传常态化,让更多的老人参加到旅游养老的队伍中

尽管学者对于旅游养老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部分老年人可能对旅游养老还不太了解,甚至因为费用问题对这种养老模式有着漠视甚至抵触的情绪。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不断降低旅游养老中产生的花费,将良好的资源与企业共享,形成良性的资源共享循环,积极整合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媒介分享给广大老年人,让他们有更好的参考,做出更合理的旅游养老安排。

四、旅游养老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实现标准化旅游养老的路径,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相关政策缺乏,准入门槛界定不清晰

旅游养老产业的确是一个潜力无限的产业,但如今针对它的政策和行业标准很少,且政策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旅游养老需求,制定的标准不是完全一致的。监管的不力和执法的不严使得许多内心动机不纯的人和机构混入了养老旅游的队伍当中,使得旅游养老的产品和服务的可信性受到了威胁,也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旅游养老发展前景的期待。

(二)相关人员和服务不达标,服务效果难以保证

再好的政策和条件需要人来进行实施,由于我国的养老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在摸索和借鉴中,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从事养老旅游产业的相关服务人员,常常机构为了节省成本就会招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支,但未经培训或者是技能不达标的从业人员让旅游养老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且老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政府投入资金不够,旅游养老的建设受到限制

旅游养老作为新兴的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来说,政府对于相关产业的投入较少,难以满足建设完善养老旅游体系的资金需求。设备的引进、人员的培训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养老旅游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使得本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养老产业发展速度提不了速。

五、旅游养老对策

(一)制定全面的政策并不断改进原有政策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大对各方面的考察力度,对诸如准入门槛、产品标准、从业服务人员的素质标准,相关机构的资质认证等多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既规范了行业的标准,由增加了政策的覆盖力度,使得政策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有较大的提升。

(二)加强对从业服务人员的考核力度并实施责任到人制度

产业服务人员如同螺帽一样在串联旅游养老产业和老年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行业要对从业者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核。并进行阶段性考核,将不适合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必要时进行辞退。另一方面,为了提升从业者的责任心,将服务责任到人,一切因为从业者疏忽或间接性失误造成的损害都与之挂钩。保证老年人接受服务的安全性。

(三)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养老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

资金作为发展养老旅游产业的重要因素对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政府投入力度的不足,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投入,并吸收外来资本,与企业合作,不断向旅游养老产业注入新的资金,使之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将资金先投入到最需要的方面,使产业发展保持较快增长。

六、结语

“旅游养老”是目前老年人的养老的新选择,他将养老化入旅游的过程中,在当下发展刚起步的背景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不断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政府与社会各部分的联系,建立起迅速灵活的反应机制。同时,进一步降低老人的旅行费用,加强旅游养老福利的覆盖范围,全方位,立体化的契合老年人的移动式养老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静波.养老旅游是21世纪新的健康理念[J].今日科苑,2004(08).

[2]劉婷.对悄然兴起的异地旅游养老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6(11).

[3]何阳.异地养老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15(10).

[4]杨晓丽.我国城乡养老方式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

[5]杨瞾,储德平,李泓沄,张秦,王兰兰.近二十年中国养老旅游研究态势——基于1993~2017年CNKI所刊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07).

[6]刘沧,陈静茹.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福州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18(12).

[7]刘婷.对悄然兴起的异地旅游养老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6(11).

[8]王玉.旅游养老市场需求与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2007(04).

[9]梁陶.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07).

[10]陈婧.江西养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02).

[11]史家利.因地制宜探索新方式  提升养老服务新水平——辽宁省丹东市探索候鸟式休闲旅游养老服务新方式[J].社会福利,2012(06).

[12]陈雪钧,李莉,付业勤.旅游养老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开发研究,2016(05).

[13]吴旭云,龙睿.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养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7(05).

[14]袁露.我国旅游养老产业政策优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9).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