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研究

2020-05-15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岗位

●何 燕

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中职学校纷纷实施现代学徒制,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共同培养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成熟的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但受到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影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暂未取得有效成果,学生难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所学知识与技能,较难满足岗位的需求。而当前中小型企业不断发展,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大,为满足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科学、有效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与企业相合作,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专业与产业相对接,共同培养满足市场与岗位需求的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及意义

国家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现代学徒制这一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主要是指: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传授,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有效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同时也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是当前社会发展必需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模式。简单来说,现代学徒制更侧重于实践教学,企业技术师傅带领学生实习并提供一些相关经验与技能,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做好准备,有效衔接学习和工作。

相比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为专业规范,注重技能的传承,校企合作也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以促进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相对接,从而针对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当前中职学校纷纷认可并广泛运用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企业与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在就业时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一定程度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培养实践技能,并提升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需求,对于终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学校而言,中职学校的教育总体目标是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促进学生培养实践技能,学生在市场缺乏竞争力,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而开展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教学改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稳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选聘等方式聘请的人才还需经过培训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发展,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而通过与学校合作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能熟悉岗位环境与具体操作,同时也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及培养职业精神,有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以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与水平。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

当前,中职学校不少专业都重点关注并开展现代学徒制,且具有一定的成效。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因当下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再加上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岗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更高,以望能聘请到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差错,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即便会计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实践技能与经验,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无法满足会计岗位的需求。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不少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面临不少问题,难度系数较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转,导致供需出现矛盾。会计工作主要起到监督企业运行产生的经济活动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保密性,是企业稳定运转的重要保障。因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若按照以往的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并不会真正接触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导致即便参与实习,但实习内容仍与企业实际岗位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解决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培训方式存在的弊端,通过在传统校企合作方式的基础上来结合现代学校教育,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分别在学校和企业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岗位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工匠精神,同时也能打通和拓展人才培养与成长通道,以解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够匹配的问题。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问题

(一)缺乏相关政策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逐渐重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但在实施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缺乏相关的政策体系。尽管近些年来,中职教育越发受到重视,并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但因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导致社会、企业与学生家长等不够认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仍抱有一些传统的偏见,使学校难以有效开展现代学徒制,再加上教育部门也不够重视,所以一定程度阻碍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顺利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

(二)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因暂未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需求,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较难符合企业的需求。因中职学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影响到实际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有效贴近会计工作的特征,也没有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因此较难针对性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中更多是依靠企业师傅,对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摸索,一定程度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效率。所以,中职学校也应该承担实践教学的职责,在教学中应兼顾理论与实践的传授和练习,有效促进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

(三)管理制度不到位

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需要中职学校与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关注与引导学生,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与变化对实践与教学进行调整与改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中职学校与企业的配合度还不够,没有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管理问题,管理制度不到位,导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相脱节,难以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真正成效。

具体来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部分学生因种种因素,在实践学习中会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不够积极等问题,此外,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实际学习情况都不尽相同,若学校与企业配合度不足,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会导致难以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同时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在实际运用中,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通过教学培养专业性人才,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故此,教师应重视会计教学,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经验提高教学成效,以促进学生获取到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存在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相关知识有着独特的认知与见解,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提升教学水平,不断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调整与改进,力求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但因会计工作更侧重于实践,专业性较强,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无疑是纸上谈兵,难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了解并实践会计工作,将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来展开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策略

(一)构建合作平台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需认知到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基础,也就是校企合作。因会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到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开展现代学徒制难以实现全体学生都统一到企业会计部门进行实习。基于此,为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应该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并对合作平台的相关职责与制度进行明确和完善。

首先,构建校企合作平台需经过学校领导与企业负责人的双方认同,并组成领导小组来指导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具体工作,随时关注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建立指导委员会,可组织学校会计教师与企业会计人才来担任,明确培养目标与改进课程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会计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协同育人的质量。在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应该贴近会计专业的特点,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共同培育专业人才。

(二)改进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意味着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与“学徒”。在学校,学生学习专业会计知识;在企业,学生围绕理论知识来进行实操演练,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基于现代学徒制,中职学校应该贴合现代学徒制来改进教学模式,遵循专业教学与岗位工作相一致的原则,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来进行教学,并融合两种课堂,制定专业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任务,以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此外,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职责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如传统的讲授法与岗位轮训等,以促进专业与产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三)创新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还应该适应现代学徒制来创新课程体系。为推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学校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企业合作确定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共同创新课程体系,需兼顾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职业态度与素养的培养等,融合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制定相关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可采用“一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即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与岗位模块课程,共同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通用能力与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对职业进行规划与选择,并对课时进行规划与分配(如图1),如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进行课程岗位能力培训,第五学期进行校内岗位模拟实训,第六学期进行校外巩固性实习。

图1 课时分配

(四)完善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一定程度丰富了教学形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学习,这样一定程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学校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在现代学徒制下,学校应该与企业共同建立管理机构,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如《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等,以促进教学更为规范标准,能够正常运行。此外,还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特点,刚柔相济来进行管理,如针对考核评估,需“刚性”管理,针对教学方式,可“柔性”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需要明确自身职责,进行分工管理,如在学校,可按照学校制度来进行管理,在企业,则按照岗位制度进行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努力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五、结语

中职学习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是必然趋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为顺利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需对问题进行分析以研究出解决策略,促进校企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