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城市圈节点城市经济集聚能力比较研究

2020-05-15刘静雯顾成林魏虹旭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都市哈尔滨节点

●刘静雯 顾成林 魏虹旭

城市圈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深而形成的。其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一直备受国人的关注。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圈内的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对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本文主要研究哈尔滨地区,以它的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哈尔滨地区节点城市经济集聚能力对其各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国外学者多层面多角度的对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扩散进行研究。艾伯特·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提出将城市间的力可分为集聚力和扩散力,哈格斯特朗针对区域经济空间研究中所提出的扩散理论也同样总结出这点②③。

国内学者从不同绎度对城市与其经济区域间运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周游等人认为区域间的集聚、扩散功能遵循三定律:增强律、衰减律及指向律;等级集聚与等级扩散是空间结构中城市演变的体现④。李平华、陆玉麒认为城市震慑力会随它和主要都市间隔的变化呈反比增长⑤。李平、傅连军、邓丽君认为E值能反映出中心都市和周围区域相互作用力与其接收其他城市资源的能力,且E值随都市规模而变化,与城市间距成反比例⑥。戴梦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中心城市的扩散和集聚进行研究,并采取实证模型研究其本质。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运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对经济集聚的研究方向多停留在因素层面上,很少有从实证角度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研究的。本文深化现有思想,揭示内涵规律,为主要城市迅速发展供应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了解经济集聚活动,对于我们找寻节点城市与外围区域间的内在规律有重要意义,明确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减少社会资源浪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各区域发展,平衡节点城市从而缩短其差距。

一、哈尔滨城市圈的概况

(一)哈尔滨城市圈的划分

以哈尔滨为黑龙江地区的都市圈中心,“一小时”通勤圈为半径,将节点城市设为哈尔滨以及周边的五常市、双城市、阿城市、肇东市、尚志市、宾县等⑦,形成相关的空间组织结构。

(二)经济集聚能力模型的构建

经济集聚能力对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城市的扩大。都市圈的成长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休戚相关。

由于经济要素的特性表现为流动性,且特性表现强烈以及密集分布,交错纵横。经济集聚不是单纯的经济要素集合在一起,而是各经济要素间内部相互联系,关联在一起。经济集聚区内的经济联系频繁,流动性强,资源的配置优越,从而提高生产力。

集聚发展形成良好的外部效应。在经济集聚区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并与集聚区外地区进行物质、能量等交换,产生良性循环。集聚发展的产业影响其他经济活动,并带动其发展,提高规模效益,为产业发展带来便利,降低成本。经济集聚会在当地形成市场营销网络等周边经济,对周边经济产生带动扩散效应。经济集聚会促进地区知识流动以及技术扩散,从而影响其他经济活动。经济集聚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从而吸引其他地区人才、资金等流入⑤。

当前社会的工业结构重心逐渐偏向二、三产业,随着工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成分的需求增长,元素集聚速度加快。城市的增长是在集聚力作用下实现的,方案合理,集聚速度快,内部集聚经济效益和外部集聚经济效益都可获得;集聚方案错误,会缺失外部金融效益。本文以哈尔滨城市圈节点城市为例,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联,以各项经济指标为准则进行划分经济状况,从而建立经济集聚能力模型⑥

二、经济集聚能力方法探究——哈尔滨都市圈

(一)指标选择原则

本文选取了5市1县为目标,以2012年数据为样本。数据指标的选择,由于收集数据的有限性,所有的数据均为县辖区以上,如哈尔滨城市圈节点城市经济集聚能力指标选取示意表(见表 1)。

表1

对城市圈节点城市经济集聚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心城市经济集聚的实质与一般路径的假设进行论证,主要涉及影响因素为产业总值、城镇居民经济状况、城市建设等要素,结合对应指标的可得性,故选取的指标如下:

1.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全年收入2000万以上的工业数量作为工业总值方面指标。

2.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调控收入以及城镇居民数量作为城镇住民经济状况体现,从而反映出城市发展程度对居民的经济状况影响。

3.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衡量社会消费情况的指标。

4.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工程单位投资总额、安装工程、城镇集体单位投资总额,体现各市的资本要素流入水平。

5.选取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以及第三产业总值作为衡量节点城市产业发展情况。

(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多数研究中,大都采用AHP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但是其主观性以及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会给评价结果造成较大的偏差。可采用熵值法的意义在于降低了主观性并可判断其离散程度,若离散程度大,则权重大⑧。此方法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评判。计算如下:

1.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处理后指标数值范围在[0-1]之间。xij表示第j项指标的第i个观测值表现的指标值为标准化处理后的。的取值方式与xij的方式相同。

2.其次设值,设m个指标,被评价地市n个,并计算出第j个指标的熵值ej。

3.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其中,dj=1-ej其中dj即信息效用值越大,权重也越大。

(三)经济集聚能力模型

集聚力模型是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创建的,集聚力指数是模型求解的关键,用于计算城市与各区间相互作用力之和⑫。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Dii表示两个城市几中心距离,P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n为城镇数目,b为摩擦系数 (b通常取值0.3~2.0,本文取2.0)。其中计算某地区与自身作用力时,距离用相同面积园的半径替代。

其中:Xj为第j个指标,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⑩。

三、集聚能力分析——哈尔滨城市圈

(一)经济集聚能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哈尔滨为经济集聚圈的圆心,半径为各城市距离圆心的距离,距离越远经济集聚能力越弱,如表2。

表2 哈尔滨都市圈内各节点城市经济集聚力

据统计,哈尔滨消费品市场在一季度全市的批发零售总额为112.1亿元,是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支撑点,较上年有所增长。2012全年生产总值高达4550.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1.1∶36.1∶5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762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的一半左右。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为87.5亿元,占总支出的13.6%左右。城乡社区事务为89.7亿元,占总支出13.9%。医疗卫生为42.6亿元,占总支出的6.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58.2亿元,占总支出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多,高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

阿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39.3∶43.1,调整为16.8∶40.3∶42.9。非国有经济在当地生产总值比重较大,较上年有所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以及社会商品零售价格较上年也有所增长。

肇东市在2012年,全市区域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6.1%;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长50.2%、29.8%、47.6%和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生活富裕。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即将突破万元。肇东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宾县在2012年期间工业发展迅速,全口径工业总值及增加值同比上年都有所增加。2012年财政收支增长较快。

尚志市在2012年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品销售率提高,各产业发展迅速,如木材加工企业、酒类生产企业数量都大幅度增加。新上项目超过一百个,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吸引了多家龙头企业进驻此地,增加了纳税收入。

五常市在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增长50.3%;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36.9%;实现利税4.5亿元,增长35.4%。

双城市在2012年中其采掘业完成5390万元,增长16.4%;制造业完成585424万元,增长16%,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10年,双城市各园区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建出集群发展现象,园区规模逐渐扩大,为当地带来了极高的经济利益。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双城市的零售额达到339703万元,增长20%;市以下零售额74343万元,增长19.8%。

(二)空间层面上的哈尔滨都市圈城镇集聚能力分析

根据经济集聚力模型,计算哈尔滨城市圈节点城市2012年经济集聚力指数,与ArcGIS相结合,生成经济集聚力专题图(图略)。

生态空间结构:

哈尔滨城市圈内部和周边遍布交通干线、山脉、水系,从而构成了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骨架,构建了一个自然以及人文景观包裹其中的都市圈开阔空间,其包括如下六大部分。

1.一圈。即外圈构成的生态屏障。由北部呼兰河湿地防护林、中东部大青山自然山体、肇东三北防护林、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余脉山体、南部拉林河湿地防护林共同构成。

2.一带。指松花江沿江景观带。

3.两廊。风车状绿廊:即道路绿廊,是由哈尔滨和五常、阿城市、双城市、同江、伊春和大庆相连的六大高速公路绿化带共同构成的。

树枝状蓝廊:即河流蓝廊,是由松花江一级支流——拉林河、阿什河、蚂蚁河、蜚克图河共同构成。

4.双环。指两个环城绿化带,是由哈尔滨市的三环路和四环路的环城绿化带共同构建而成的。

5.三核。东部区域绿核:由位于张广才岭西部的山地丘陵所构成。中部区域绿核:由山、水、森林公园共同构成,即大青山一线山体、长寿、金泉和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区域绿核:由肇东三北防护林和草原构成。

6.多心。主要由风景名胜区、水库等构成。

旅游景区规划:

1.哈尔滨市——冰雪、文化、现代都市和一体的综合旅游区。重点发展哈尔滨著名景点。

重点完善人流量较大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如中央大街地区、索非亚教堂周等。重点维护并保护好历史景点及有教育意义的地点,如犹太人公墓、平房区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遗址等地。

2.尚志市——避暑胜地旅游区。依靠著名的亚布力滑雪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其周边产业。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建设亚布力森林国家公园,实现多元化景区。

3.宾县——以二龙山为主的风景旅游区。宾县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二龙山,可利用其独特的景观建立休闲度假村,再加上其冰雪特色,打造四季旅游特色。

4.阿城——文化、生态、冰雪旅游区。阿城市是金源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发挥自身特色,避免其文化的流失,打造独特金源历史文化区,从而吸引旅客。阿城东部拥有辽阔的森林面积,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并结合季节特色开发独特旅游景观。

交通体系规划:

分层次组织区域交通网络,以快速路和干道网作为都市圈交通的整体骨架,向四周分散连接,与各市和主要城镇相连接,打造便捷、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圈网络交通系统。公路网总布局依照“一环为主”、“8字型”加“七条放射”格局打造,促使交通便利,加强市区城镇间沟通,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一环为主:指以城市四环路为中心,打造都市圈快速路,以此为交通网骨架,路长约50公里。

“8”字型:其上环路经8个城市(双城、周家、阿城、宾西、方台、呼兰、肇东)最后终止于双城;下环路也经过8个城市(双城、周家、阿城、宾西、宾州、尚志、五常、拉林)最后又到双城汇合,从而构成“8”字型。以双城作为其最终的汇聚点,使这16个城市连接起来,利于交通传播,文化交流,经济渗透,相互促进发展。

七条放射:指的是哈大(绥满线 GZ15)、哈阿(GZ15)、哈绥(G301)、京哈(GZ10)、哈同(GZ10)、哈五(G202)、哈尔滨—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此为高速路或一级公路,将哈尔滨与各卫星城市都连接起来,极具战略意义。

结论

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出哈尔滨城市圈节点城市凝聚力专题图,了解到哈尔滨城市圈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现状,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经济圈,距离哈尔滨城市中心越远的地区经济集聚能力越低。

城市圈是空间层面上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表现,通过计算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从而定量的评价了城市与城市间的经济集聚情况,避免了以往仅采用人口和GDP指标衡量经济集聚能力的片面化。本文以哈尔滨城市圈为例,以城市圈的经济集聚能力值为支撑依据,通过定量评价和横向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结果表明,哈尔滨城市圈经济集聚能力从空间结构上来看,以哈尔滨市为中心,以距离哈尔滨市的距离为半径的同心圆结构中,根据城市圈中经济集聚力指数可得出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经济集聚能力处于下降的趋势。由于城市圈内各节点城市经济集聚能力差异较大,本文将其分为7个等级,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该城市未来的应对措施。此外今后应在提高产业自身经济综合能力之外,重点提高城市自身的总体实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集聚能力,由此才能为城市带来长远利益。

注释:

①戴宾,刘晓鹰.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思路[J].学术动态(成都),2003,000(001):21-32

②姜海宁,陆玉麒.江浙沪城市的经济集聚扩散能力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3):65-72

③刘洋.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该地区集散效应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④辛飞.长沙城市轨道交通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

⑤戴梦莹.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运行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⑥王子龙,韩增林.大连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1):54-58

⑦梁文钊,董晓峰.都市圈空间结构组织与范围划分研究——以兰州都市圈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10):56-59

⑧王润孝,张近乐.熵权分析法在大学出版社经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30

猜你喜欢

都市哈尔滨节点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