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筛在减轻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症状中的作用

2020-05-15汤玲玲

关键词:初筛皮炎放射性

汤玲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放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到人体的正常皮肤组织,主要表现为放射性皮炎。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助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2],将放射性皮炎分为0-4个等级。0级:无变化;1级:皮肤瘙痒,红斑,轻度色素沉着及干性脱皮;2级:皮肤红斑,色素沉着,充血水肿,疼痛,瘙痒,片状脱屑;3级:局部红肿,疼痛,水泡形成,糜烂结痂,湿性脱皮;4级:溃疡坏死性皮炎,溃疡深达肌肉,骨骼,剧痛。我科乳腺癌放疗患者大部分在家居住,放疗时来到医院,当天放疗结束就离开院区,等到患者感觉到皮肤疼痛或者破溃才前来就医,而此时的放射性皮炎已经达到2~3级,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和治疗放射性皮炎的额外费用,甚至有患者因放射性皮炎严重而被迫暂停放射治疗。本文通过介绍初筛乳腺放疗患者的皮肤,动态了解患者的皮肤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皮肤的异常,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6月入院的乳腺癌放疗患者。纳入标准:①已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②已行乳腺改良根治术③无远处转移4均已行完化疗5自愿参与本研究。符合上述要求的研究对象有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患者分期,营养状况,照射剂量及射线种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肿瘤放疗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有关放疗的知识,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定期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皮肤干燥,着柔软的棉质衣物,当患者出现照射野皮肤炎性反应时及时给予处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一名专职护士负责对每位患者的皮肤进行初步筛查,每天一次,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查看照射野皮肤状态,并做好记录。根剧患者不同的皮肤反应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Ⅰ级:给予芦荟汁外敷,芦荟汁含有维生素和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3]。Ⅱ级:使用三乙醇胺乳膏外涂于放射性皮炎部位,三乙醇胺乳膏的主要成分是三乙醇胺,它是巨噬细胞的刺激因子,诱导巨噬细胞进入损伤部位,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增加胶原的合成[4]。Ⅲ级:遵医嘱暂停放射治疗,发生皮炎的部位给予美皮康敷料换药,美皮康敷料是一种具有吸收性和自黏性的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有促进纤维细胞形成,加快表皮生长速度的作用[5]。Ⅳ级:遵医嘱暂停放射治疗,按照伤口换药处理。

1.3 评价标准

①患者出现各级放射性皮炎的例数;②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皮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发生2-4级放射性皮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不同阶段,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放疗阶段疼痛总分(分)

3 讨 论

一般的肿瘤放疗护理常规具有统一性和随意性,加之乳腺癌放疗患者因没有特殊治疗常常不在病区,护患沟通不足,导致护士对患者所接受的知识宣教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对患者的皮肤状况也无法得到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发现放射性皮炎的时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初筛将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了护患沟通,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皮肤异常,并给予护理措施,减轻了放射性皮炎的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放射治疗得以顺利结束。综上所述,初筛对减轻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症状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

猜你喜欢

初筛皮炎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逃不开的痒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染发
——皮炎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一株不产“透明圈”解磷菌的初筛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贝母素乙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
夏日需防凉席导致的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