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共情护理对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5-15颜玉华

关键词:安眠药共情条目

何 芳,颜玉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不寐是无法获取正常睡眠的病症,多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体虚、劳逸失调等有关,长期失眠严重影响机体修复,引起患者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下降[1],部分患者选择安眠药帮助睡眠,然而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可能成瘾,因此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我院近年来在部分不寐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灸配合共情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不寐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3)[2]中关于失眠症的相关标准。排除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05±3.33)岁;PSQI指数评分8~19分。参考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04±29)岁;PSQI指数评分7~19分。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主穴取照海、申脉、内关、四神聪、太溪、神门以及三阴交。阴虚火旺者加大陵、太冲穴,心脾血虚者加脾俞、心俞穴,胃中不和者加中脘、隐白、厉兑及丰隆穴,心虚胆怯者加神庭、三阴交及气海穴。取0.25 mm×40 mm华佗牌针灸针,斜刺进针,针刺得气后,虚证以平补平泻法或实证以捻转泻法,之后连接电针治疗,频率80次/min,脉通宽度(0.50±0.15)ms,留针时间30~40 min,连续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 d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接受“共情护理”知识培训,包括共情基本理论、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面带微笑、关爱、同情患者,对其进行简单的安抚,为患者留下好的印象。患者安稳后,听取其倾诉,对其境地感同身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保持平等地位,以专业的角度取思考、解决患者的问题,关爱、理解而非单纯的同情患者。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以PSQI评分[3]评价患者睡眠质量,量表共24个条目,其中自评19条、他评5条,评分自第1~18条目记录,每条目0~3分,总分范围0~21分,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2)记录两组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以及安眠药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参考组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组别(n)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50) 18.28±2.22 8.96±1.17参考组(50) 18.10±2.17 13.35±1.30 t 0.410 17.749 P 0.341 0.000

2.2 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安眠药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患者每周安眠药使用次数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安眠药使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安眠药使用情况比较(±s)

安眠药使用(次/周)观察组(50) 33.77±10.10 7.38±0.89 2.37±0.51参考组(50) 53.27±12.11 6.05±0.92 4.87±0.68 t 8.744 7.347 20.797 P 0.000 0.000 0.000组别(n)入睡时间(min)睡眠时间(h)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不寐证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的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它的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够以及睡眠深度的不足,不能消除疲劳,不能恢复体力与精力。症状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症状重者彻夜不寐。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肝郁、胆郁、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通过针灸相应穴位,能够刺激5-羟色胺、-氨基丁酸等物质分泌,改善睡眠结构;同时通过针灸相应穴位,能够对大脑内神经递质变化进行调整,并影响脑电波活动范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不寐的发生与劳逸失调、思虑过度等有关,而长期不寐可加重上述不良因素,二者形成恶性循环,鉴于此,我院在部分不寐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共情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安眠药使用情况均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针灸联合共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减少安眠药物的服用。

总之,针灸联合共情护理能够缩短不寐患者入睡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这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安眠药共情条目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