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多发伤的ICU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20-05-14高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高强

【摘 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生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ICU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计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存活与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43)与死亡组(n=5),对比两组患者的ISS值与APACHEII评分差异。结果:本组患者中死亡5例,存活43例,存活组ISS值、APACHE II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生患者ISS值、APACHE II值越高,预后情况越差,故临床对此需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严重多发生;ICU;ISS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survival and death,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n=43) and death group (n=5). The ISS value and APACHEII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5 patients died and 43 patients survived. The ISS value and APACHE II value in the surviv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ISS value and the APACHE II value, the worse the prognosis is, so the clinical need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words: severely occurring; ICU; ISS value

【中圖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1

严重创伤属于重大疾病导致残疾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内ICU学科的发展,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理念、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升,故对本病的救治效果已经明显提高。而就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来看,充分考虑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积极加强监护与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1]。为此,本次研究基于ISS值与APACHEII评分两大因素,以我院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计48例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存活组与死亡组该量因素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ICU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计4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在16分以上;(2)多发伤;(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1h内死亡;(2)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本组患者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1~86例,均数(51.28±8.71)岁,受伤原因包括交通意外27例,坠落伤11例,锐器伤4例,压砸伤6例。按照存活与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43)与死亡组(n=5),分组后性别、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完成ISS评分与APACHE II(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ISS评分在25分以上,则可判定为极严重多发伤。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IS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处理,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

本组患者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0.42%(5/48),存活43例,存活率为89.58%(43/48)。死亡病例中,在入院后24h内死亡计1例,由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而引发,另4例患者在入院后5~25d内死亡,原因为MODS。

2.2 IS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

存活组ISS评分为(23.11±3.52)分,低于死亡组(26.83±4.12)分,P<0.05(t=2.2015,P=0.0328)。存活组APACHE II评分为(15.63±5.13)分,低于死亡组(22.10±5.28)分,P<0.05(t=2.6624,P=0.0107)。

3 讨论

多发伤患者普遍病情复杂,由于严重创伤,可能导致患者全身生理功能紊乱,容易增加休克的发生率,可并发感染、MODS等,具有较高的漏诊率,这也是长期救治的难题。而在病情与预后的评估上,本次以IS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为评估的指标,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ISS值、APACHE I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该两指标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ICU的救治策略也可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来看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原则,在失血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早期大量输入液体将引发凝血因子的稀释,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也容易促使血压升高以及血管痉挛,对此需要合理利用监测血氧饱和度、血乳酸、红细胞比、动脉压的方案进行早期补液,目标收缩压以80~90mmHg为宜[2]。(2)对严重多发伤的血糖管理,在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反应将会激发,诱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高血糖将直接导致可溶性细胞内粘附分子的明显增加,对此需要积极进行血糖管理,血糖目标值需要控制在4.4~6.1mmol/L范围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3)在创伤急救体系上,必须加强管理,尤其需要注意对脓毒血症的预防,避免MODS,并注意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注意对创伤的清洁、休克的纠正,积极进行营养支持,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ICU严重多发生患者采用IS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进行评价,能够初步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需要根据评价结果积极制定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马渝, 鲁力, 文玉明, et al. 严重多发伤的ICU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1):15-17.

刘琳, 王铂, 于健,等. ICU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3):3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