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价值

2020-05-14颜丽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子宫肌瘤临床价值

颜丽丽

【摘 要】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总有效率对比中,对照组(79.1%)与研究组(95.3%)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能够取得满意护理效果,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子宫肌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临床价值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疾病,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该病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在微创手术应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将其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促使患者尽早康复,缓解疼痛,促使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1]。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式应用在该病患者中,能够对护理措施进行不断改进与调整,以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能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2]。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选。分为两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年龄跨度为34~67岁,平均为(51.2±3.3)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为(1.7±0.8)年。疾病类型:肌壁间肌瘤21例,黏膜下肌瘤12例,浆膜下肌瘤10例。研究组中,年龄跨度为35~68岁,平均为(51.9±3.6)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为(1.9±0.9)年。疾病类型:肌壁间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11例。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其他宫颈疾病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具体如下:

1)建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需要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能够对护理工作的流程与步骤详细了解,确保小组成员能够熟练掌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明确界定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及时掌握子宫肌瘤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护理内容进行学习。对子宫肌瘤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解,对护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收集患者意见与反馈问题,根据这些意见与问题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并逐渐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对潜在的护理问题与缺陷及時发现,并给予针对性措施处理。

2)强化组织管理。需要建立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对质控监督职能进行强化与落实。并对护理方案进行讨论,总结以往的护理工作经验,对护理现状进行了解,并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规范护理行为,明确具体职能与职责,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有据可循。

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实施。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各项体征密切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病历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以便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另外,需要不断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对手术治疗措施、护理方案、注意事项与预后效果等进行详细讲解,以促使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能够了解自身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并且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缓解不良心理。可以发放知识宣传手册,让患者与家属对治疗与护理等知识进行了解,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反馈与改进护理。需要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合理调整护理方案。并询问患者与家属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调查,以便给予有效的意见与反馈,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需要反思自身护理工作,定期开展护理持续改进会议,以便不断改进与调整护理方案,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疗效标准中,显效:子宫肌瘤消失,恢复正常;有效:子宫肌瘤显著缩小;无效:子宫肌瘤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总有效率对比中,对照组(79.1%)与研究组(95.3%)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非常满意26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率为93.0%;对照组护理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出血、白带增加、疼痛、月经不调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该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会被忽略,需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切除治疗是常见方法,效果较好。在给予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疗效[3]。该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在护理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反馈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护理需求为基点,目的是促使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并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其属于一种动态护理流程,具有针对性与全面性,能够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中,可以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且护理效果显著[4]。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能够取得满意护理效果,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赵晓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0-241.

[2] 袁凤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23(15):50-51.

[3] 苏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2(26):90-91.

[4] 代雨菲.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141-142.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子宫肌瘤临床价值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