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5-14宋阜彪郝建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

宋阜彪 郝建明

【摘 要】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观察组采取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对偏头痛具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触激术;针刺;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以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症状主要为发作性头痛,有家族发病倾向,患者往往会伴有恶心、眩晕、畏光以及呕吐等,常发生于一侧,也可呈全头痛,对工作和生活有严重的影响[1]。其发生与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情绪紧张、头颅外伤和失眠等因素有关。当前常用的治疗偏头痛药物包括止吐药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等非特异性药物、曲坦类以及麦角碱类等特异性药物、β受体阻断药、抗抑郁药、5-羟色胺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7~65岁,平均(38.24±17.32)岁;病程0.6~10.3年,平均(3.44±0.72)年。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7~65岁,平均(38.19±17.45)岁;病程0.6~10.3年,平均(3.57±0.64)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星状神经节触激术:去枕平卧,患者保持头部中线位,C6作为定位点,在患者的颈动脉内侧进针,当针尖触及到患者的C6横突时,慢慢地进行3次的提插,再把针少许的退出,斜向患者的C7横突刺入大概1cm,以触激患者的星状神经节。针刺方法:主穴选取百会、风池、丝竹空、合谷、率谷、申脉、太冲。配穴:对于肝阳上亢头痛证的患者取风池(双)以及太冲(双);对于瘀血头痛证的患者取膈俞(双)以及合谷(双);对于肾虚头痛证的患者取太溪(双)以及肾俞(双);对于痰浊头痛证的患者取丰隆(双)以及中院;对于气血亏虚头痛证的患者取脾俞(双)以及心俞(双)。针刺得气之后,采取提插手法以及平补平泻法,留针半个小时,每15min给予1次行针,每个穴位每次行针20~30s,每天针刺1次,1个疗程为针刺5次。总计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评判治疗有效率的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疼痛消失,没有伴随恶心、眩晕、畏光以及呕吐等症状;显效:患者的疼痛和恶心、眩晕、畏光、呕吐等伴随症状慢性好转,发作次数或者发作时间减少2/3;有效: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小于2/3,或疼痛程度减轻1级,或疼痛的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无效: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小于1/3或疼痛有所加重,疼痛的程度没有减轻,疼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持续时间延长。

观察两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偏头痛患者的一侧颞部以及额部会出现搏动性痛、刺痛或者钝痛,且常伴有恶心、眩晕、畏光以及呕吐。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复杂,与血管活性物质异常、脑血管收缩障碍、离子通道异常以及神经递质异常等均有关[2]。偏头痛的病机与大脑皮层兴奋度的高低有关,当机体的交感神经发生兴奋时,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大脑局部的血管缩窄以及痉挛,导致患者远侧端缺血和花生四烯酸、三磷酸腺苷、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释放[3]。上述物质一旦释放,就会造成血小板的聚积,造成颅内的血管出现比较强烈的收缩,血流明显减少,使得偏头痛发作。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于“头风”、“厥头痛”以及“头痛”的范畴,大多在感受外邪、久病致瘀以及情志内伤的基础上,导致风袭脑络、脏腑功能失调、瘀血阻络和经络不畅而引起偏头痛[4]。因此需要使用活血通络和祛风除湿的手段治疗偏头痛。针刺可以抑制血浆蛋白外侵,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有比较好的抗炎作用,并且针刺具有调和气血以及疏通经络的作用[5]。其中,百会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风池主治头痛,头晕;丝竹空可降浊除湿;合谷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偏头痛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星状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能明显缩短偏头痛持续时间,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和偏头痛发作频率。

综上所述,星狀神经节触激术联合针刺对偏头痛具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玥,胡金芳,邸志权,等.元胡止痛滴丸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04):423-426.

[2] 张昌盛,阿古拉,朝鲁门,等.蒙医震脑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1):7-9.

[3] 龚雪琴,张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01(24):2957-2959.

[4] 李柱,倪文璐,赵艳敏,等.300例偏头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与中医证候关系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3(10):13-14.

[5] 魏燕芳,吴永刚,郭勇军,等.巨刺法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及对NO、5-HT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1):118-121.

猜你喜欢

偏头痛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夹虎口治偏头痛”有用吗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解救”妇女偏头痛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