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那隔绝的远方

2020-05-14侯晓田

美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漂流记鲁滨逊荒岛

侯晓田

主持:李克李克  中学特级教师,西安高新教科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这是一个关于“隔绝”和“远方”的故事。人们因为封闭和隔绝,所以向往自由的远方;但恰恰是因为去了远方,又体味到另外一种真实的隔绝,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而人在其中挣扎。

毋庸置疑,《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堪称经典的书。说它经典,并不仅仅是因为它风靡世界而又历久不衰,更是因为似乎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荒岛男人身上找到自己的渴望和梦想。

有人说:“如果你爱听 一首歌,那一定是,歌中有你的渴望。”所以这本书里一定有生活在千千万万不同时空的人的共同渴望。比如你有没有想过周游世界或流浪远方?有没有想过摆脱父母的管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有没有想过真正征服一片土地!如果有,那你的心里应该也藏着一个鲁滨逊呢!

法国卢梭说:“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如果你没有读过它,那么快快去找来读,开始你和鲁滨逊的相遇,你会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熟悉和亲切。如果你曾读过它,那么也快快去再读一遍,开始你和鲁滨逊的重逢,你定会有“天回地转春犹在,物是人非意自惊”的新鲜与激动。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所谓经典,就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就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一般的书。”

这部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以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719年出版后,受到世界各国老少读者的热烈欢迎,被翻译成为英、法、德、意、荷、汉等各种语言版本。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佳书籍,《鲁滨逊漂流记》 排名《唐吉诃德》之后,榮获亚军。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其实大不然。著名的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这样评论说:“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那这部不朽的杰作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又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关于故事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不断求生和找死的故事。具体一点说,就是一个叫鲁滨逊的人放着中产阶层的安稳生活不过,渴望冒险,迷恋远方,后来被抛在一座孤岛孤独生存28年后,最终回归文明社会的故事。

1651年9月1日,19岁的鲁滨逊,瞒着父母,决心出海远行,开始了他一生的漂流。

如果说在大海上遭遇风浪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那么上不上船却是可以选择的。

如果说去非州做生意被海盗俘获是不可抗拒的,那么是不是继续在巴西的种植园里过安稳日子也是可以选择的。

如果说九死一生被抛上荒岛是不可抗拒的,那么是一死了之得解脱,还是千辛万苦谋生计也是可以选择的。

我们的主人公就是这样,始终游走在求生与找死之间,可以安稳求生的时候,他一心冒险找死,濒临绝境命悬一线之时,他又专注于求生图存。其实,对于鲁滨逊这样的人而言,行尸走肉的活着与寂寂无声的死去也并无差别。求生,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本能,而找死,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乐趣,满足内心的渴望。

在这个故事里,有冒险叛逆,也有怯懦退缩。有勇敢抗争,也有孤独恐惧。既有痛苦的追寻,也有温暖的归来,在故事里,始终激荡着两股相对的力量,纠结着,冲突着,充满着矛盾与张力,分外精彩!

讲完了故事,下面来说说主人公鲁滨逊!这个人真的是有太多的标签可以贴,想用单一的词来概括难之又难,因为他实在是丰富而多元了,只身份一项,我们就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探险家、实干家、虔诚的教徒、爱财如命的资产者、理想主义者。气象员,农民、工人、与食人族斗争的战士、水手。我们还是先暂时借用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先生在此书译序中的话来做个概括:“唯不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故单舸猝出,海狎风涛,濒绝地而处,独行独坐,兼羲、轩、巢、燧诸氏所为而为之。”此虽是名家断语,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读者,一定要自己去发现只属于自己的那个鲁滨逊!

毫无疑问,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个有独特光芒的艺术形象,那么这道光芒是如何照进中国读者的心里的呢?

按理说,中国人应该是不喜欢鲁滨逊的。因为中国在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家,而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稳定与秩序。我们的文化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安于本分,服从长辈,听从教诲作为美德。马克思也曾有一个重要观点:中国文化以适应既有环境为目的,更倾向于保守和封闭,与西方文化以“开创新领域”标榜的理念迥然不同”。但事实是中国读者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孤岛上的男人,这本书也被列入中小学生的阅读推荐书目?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一种替代式的满足,还是一种对陌生的好奇?你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呢?或者大胆地猜测一个答案呢?

最后,我们来探究一下,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什么?一部经典可以教给我们的自然很多很多,如果只能“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建议大家仔细地看看鲁滨逊的两张清单,一张是鲁滨逊被抛到荒岛上之后,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列的双向生命清单。另一张是需要你自己根据阅读整理的鲁滨逊在岛上的劳动项目清单。这两张清单一张指向全面的成熟的思维方式,一张指向真实的有建设性的行动,一者为虚,一者为实,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这两样武器,几乎可以说无往而不利了。

余党绪老师曾经说过:“生而为人,我们总是会面对许多局限,比如时间,比如空间,比如观念教化。人生苦短,再长命的人也不能纵横古今;空间有限,再伟大的人也不能穿越宇宙,而每一种文化在滋养你的同时也限制了你。所以人就是一个矛盾体,既热爱故土,又向往远方;既安于经验又渴望新知,既追求稳定又厌恶陈旧,既追求自由又渴望秩序,既沉溺于已有,又希望于未来。”现实的确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困在那里,而鲁滨逊是一个逃出去的人,所以去读这本书吧,也许书里的主人公可以替我们实现关于流浪与冒险的梦想!

附阅读思考题:

1.我们中国文学宝库里有没有像鲁滨逊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故事?

2.这是一本男孩子必须读的书,如果你是一个男孩去读,他说说为什么是必须读的理由,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子也去试着读一读想一想,女孩子该读这样的书吗?

3.是这座荒岛囚禁了鲁滨逊,还是鲁滨逊统治了这座荒岛?

4.如果说鲁滨逊是一个嗜财如命的资产者,那他和葛朗台的不同在哪里?如果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他和堂吉诃德与浮士德又有什么不同?

猜你喜欢

漂流记鲁滨逊荒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八)荒岛上的呼唤
荒岛求生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
荒岛培训班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