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朝

2020-05-14戴复古

月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花神佳节百花

[宋]戴复古

侄孙子固家小集,见其后园一池甚广。因思唐戴简隐居长沙东池,柳子厚有记。吾子固虽富而不骄,有礼文足以饰身,乡里称其善,马少游之流也。余以东池隐居称之,不为过。况此乃吾家故事,特欠柳柳州作记尔。

今朝当社日,明日是花朝。

佳节唯宣饮,东池适见招。

绿深杨柳重,红秀海棠娇。

自笑鬓边雪,多年不肯消。

(《全宋诗》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赏析】

戴复古(1167-约1248),字式之,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又受晚唐诗风影响,部分作品抒发了爱国思想,反映百姓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他总结诗歌创作经验,写成《论诗十绝》。

花朝节前,诗人在侄孙子固家中聚会,看到后园有一方大水塘,便想起唐人戴简的东池以及他谦逊有礼、淡泊名利的品格。诗人认为,侄孙子固谦恭有礼、富而不娇、称善乡里,和东汉马少游相类;而子固后园中的池塘,则如同贤人戴简的东池一样,这也是因物而想到人。既然柳宗元已经去世,况且这又是诗人自家之事,于是作了这首五言律诗以记之。

都说岁时佳节宜赏景赋诗,节日氛围中,山光水色更易引起文思。这首诗作于花朝节前,诗的首联紧扣诗题,又点明了写作的时间。社日和花朝,都是重要的节日,前者重在祭祀,后者重在节庆,两节相邻,欢喜之情得以延续和加深。颔联是说值此佳节,理应畅饮,其中用“东池”代指侄孙子固家后园的池塘,于是居住在池塘边的主人就与东池的主人建立起联系,意在褒扬二人品格的高尚。颈联写池塘四周的花红柳绿,既与花朝节相应,说明群芳吐露,又以浓烈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在节日氛围中与家人_起宴饮的喜悦心情。最是一年春好处,然而和明艳的花、旖旎的柳形成对比的,是诗人鬓角如雪的白发,但诗人不以此为“愁”,反而“自笑”,足见其心胸的开阔以及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

【知识链接】

花朝节:百花女神的生日

花朝节是遗落在历史长河里的传统节日。

花是东方古典美学里富有生命的意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花木人性的特征,并为之择立主神和诞辰,由此产生了与草木花卉相关的传统民俗节日——花朝节。

关于花朝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的由来与发展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日事,世俗恒言……寺院启涅盘(涅槃)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麇至,犹其遗俗也。”有学者则认为,花朝是先民自然崇拜中植物崇拜的遗俗,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花朝”寓意“开枝散叶”。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花朝节”便是人们祭祀百花女神、祈求人丁兴旺的日子。

那么,百花女神是谁呢?一说是女夷,一说是三位身着红裳的艳丽女子,还有一说是上古神话人物盘古的女儿。其中,花神为女夷之说流传最广。据《太平广记》记载,花神名为女夷,是南岳魏夫人的女弟子,擅长侍花弄草,后人因此尊她为“花神”,并将花朝节附会为女夷的生日。《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记载说:“以至于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由此可知,早期的花神女夷来源于道教神仙,同时掌管庄稼、飞禽和花草树木的生死荣枯,传说中的活动时间始于仲春二月,与花朝节同月。

明代画家仇英绘《花神图》

至明清时期,花神女夷的神仙职能演变成专管花草。清人李汝珍著《镜花缘》时,女夷已是“百花、百草、百果、百谷”四位仙子之一的“百花仙子”,掌管99种花卉,合其自身而成百花之神,专管人间百花的时序、形质。花神女夷奉王母娘娘之命,又从百花中选定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花、莲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山茶、水仙,分别为12个月的当令花,与之对应的十二花神也应运而生。当然,十二个月的当令花,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花朝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与花信有关。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一书中说:“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即二月十五。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花朝和中秋合称“花朝月夕”。到了唐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到了宋代,花朝节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二。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八为花朝节。有的地方则以二月二为小花朝,二月十五为大花朝。

在我国古代,花朝节是重要的节日。最早以“花朝”入诗的,应该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春别应令四首》之一,其中有“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想见”之句。而清代蔡云《百花生日》诗“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则描写了旧时江南花朝节的盛况。

早春时节,芳菲盛开,绿枝红葩,为花朝的活动提供了自然条件。宋代以前,过花朝节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花朝节作为全民的节日被确定下来,活动内容也日渐丰富——踏春赏花、女子剪彩花插头、花间扑蝶、皇帝赐诗、种花、栽树、祭神等。南宋以后,每到花朝节,花农们都会去花神廟,献上祭品,为花神“祝寿”,祈求花神保佑花木茁壮生长。

赏花是一种高雅的情趣。置身于花卉的美丽和香气之中,不仅能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应该说,花朝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

猜你喜欢

花神佳节百花
“花朝节”里说“花神”
佳节到
橘子花
植物学家与花神
百花绽放
每逢佳节胖三斤
春来了
快快乐乐过佳节
芒种
花神和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