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林玫瑰》中的理想型文学特征

2020-05-13马蓉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马蓉婷

摘  要:《拜林玫瑰》作为柬埔寨文学史上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小说,被认为是“高棉化文学运动”中的优秀作品,《拜林玫瑰》中极具特点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走向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本文通过分析《拜林玫瑰》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走向来分析《拜林玫瑰》的理想型文学特征,希望通过此文丰富对此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研究。

关键词:《拜林玫瑰》;理想型文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一、《拜林玫瑰》创作及发表的背景

自1863年起,西方文化开始传入并影响柬埔寨,在该时期,柬埔寨的文学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出现了近代小说,涌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由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局在出版、发行文学作品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作家不能直接明确表达自身观点,转而通过创作其他题材表达情感。

其次,这一时期末,铅字排版印刷术开始在柬埔寨出现,报刊和书籍开始大量出现,铅字排版印刷术的出现,对柬埔寨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一,印刷术的出现使出版和发行书籍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柬埔寨文学和文化的发展;第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等文学作品更好的留存,在古代没有印刷术的时期,很多优秀的作品无法保存至今;第三,在印刷术条件下留存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柬埔寨人民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对柬埔寨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柬埔寨铅字排版印刷术的出现对柬埔寨文学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再次,现代印刷术被带入柬埔寨,1911年,第一份法文报纸在柬埔寨出版,这是柬埔寨第一种现代出版物。新闻传播业的兴起也为柬埔寨近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载体。

《柬埔寨太阳》是柬埔寨出版的第一本高棉文期刊,它创办于1926年,在柬埔寨新闻传播业占有重要地位。[1]这一时期著名的近代小说代表作之一——《拜林玫瑰》就在《柬埔寨太阳》上连载,得以传播。柬埔寨的新闻传播业虽发展缓慢且历经劫难,但这一时期柬埔寨开始出现高棉文出版物,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二、《拜林玫瑰》的情节走向及人物形象

(一)情节走向

《拜林玫瑰》讲述的是一个身世凄惨,心地善良,聪明正义勇敢的柬埔寨小伙杰特的故事。小说故事完整,有着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而又跌宕起伏的情節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这部小说首先是铺垫了男主人公杰特的凄惨身世,而后通过一位医生的介绍去到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拜林,他被安排进入到当地一个宝石商司库先生的家中打工,认识了宝石商人及他的女儿——即女主人公涅丽,这些前期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都为后来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男主人公杰特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忠诚取得了老板和涅丽的关注和欢心,并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和胆识。在和涅丽相处的过程中,他逐渐爱上了涅丽,涅丽也因为他的优秀品质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杰特,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两人巨大的阶级和贫富差距让他们谁都不敢轻易走出那一步。之后,杰特陪老板及女儿出差,在森林中遇到了匪徒,杰特沉着冷静,并且勇敢地冲在最前方,保护老板和涅丽的生命安全,也因为这次意外,两人更加明确了对对方的心意。此后,新的人物形象又出现了,即宝石商潘和县长,他们假借看宝石的名义企图抢占司库先生的财产,并且县长还企图强占美丽的涅丽小姐,在这次危机中,杰特冒着生命危险和悍匪们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救下了涅丽,保护了司库先生的财产,悍匪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一系列发生的事中,司库先生也看到了杰特的真心和优点,在故事的最后,司库先生为杰特升了职,并且决定将女儿嫁给他,为他和涅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情节的最终走向符合了人们的大团圆愿望,并且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将人们美好的愿望通过小说表现了出来。

(二)人物形象

1.正面人物形象

《拜林玫瑰》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主要有男主人公杰特,宝石矿老板司库先生,女主人公涅丽小姐,为杰特介绍工作的医生。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人物性格及表现最鲜明的杰特和司库先生来进行分析。

男主人公杰特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主要从为人品质和应对突发状况时的表现刻画出来。在作品一开始就交待了杰特贫苦的身世,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成了他之后应对很多挫折时的心理安慰,父亲“自力更生”的嘱咐一直陪伴着杰特,一定程度上铺垫了杰特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如“虽然活很重,但杰并不感到厌倦。他全心全意地勤奋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诸多这样的描写都体现出了杰特美好的品质。其次,小说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突发的危险状况出现时杰特和反面人物的对峙及打斗,生动形象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另一个形象鲜明的宝石矿老板司库先生,也是作品中重要的正面人物。这个人物形象的正面特点主要从他不同于其他很多作品中的老板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通常在很多作品中的老板形象都是反面的,或是尖酸刻薄,或是压榨劳动力,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却刻画了一个善解人意,形象温和的老板形象。在森林里和劫匪交锋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司库和县长两人躲到汽车后面隐蔽。司库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意志坚强,思路敏捷,不愧为一个男子汉。”这样短短几句描写,一个沉着冷静而又思路敏捷的形象跃然纸上。

2.反面人物形象

《拜林玫瑰》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主要有县长先生和悍匪潘。县长先生出现在小说的第三章,小说中很多地方的描写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县长先生自私贪婪的负面形象,和主人公杰特及司库先生的正面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真实社会中充斥着正面人物和负面人物的社会现实做了呼应。在森林与劫匪交锋时,县长惊慌失措,拼命钻到汽车底下。这样的县长形象和杰特以及司库先生的对比强烈,体现出了县长胆小、贪生怕死、没有担当的形象。

悍匪潘是是以宝石商的身份出场的,县长先生带着潘来到司库先生家中买宝石,其中作者描写到一个细节:“潘老板和县长瞪大眼睛看着盒子里那200多颗光彩夺目的宝石。潘老板端起盒子仔细地审视着,然后放下,说道:‘这些宝石成色确实都很好,大概很值钱吧?”这样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潘和县长贪婪的本性。潘第二次出场时,则成了强盗老板,带着土匪来司库先生的家中抢劫。从抢劫的细节描写中体现了潘的心狠手辣,以及贪婪的本性。这是小说中又一个负面形象,和善良正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拜林玫瑰》中的理想型文学特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在《拜林玫瑰》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手法把人民的美好愿望表现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了理想型文学的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理想型文学艺术地创作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2]

《拜林玫瑰》中的个人主要人物形象的结局以及故事走向都明晰地表达出了作家超现实的主观愿望。男主人公杰特身世贫寒,阶级地位低,但他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奋斗和不屈不挠的追求,不仅深受老板的重用,最后还跨越了阶级,和老板的女儿终成眷属。通过杰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当代人民对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种族矛盾的社会的希望,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就是不懈地努力奋斗。

其次,小说中的老板司库先生不同于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老板形象,《拜林玫瑰》刻画了一个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充满人性的形象,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当代人民对上层阶级能够充满人性的殷切希望,对一个没有阶级矛盾的、友爱幸福的社会的憧憬。

再次,杰特这样善良、忠诚、勇敢、不屈不挠的人最后收获了幸福,生活美满,司库先生这样善解人意、充满人性的人最后也脱离了种种危险的处境,平安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县长先生和宝石商潘这样自私贪婪、报复心重、心狠手辣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这些人物的最终结局深刻地体现了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体现了当代人民注重宣扬因果报应的特点。

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好生活的图景在当时是不存在的,所以整部作品所宣扬的思想及美好愿望是超现实的,创造出了一个主观理想的世界,这就是《拜林玫瑰》作为理想型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表现性。

(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3]

在《拜林玫瑰》中,小说的很多情节其实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的,一个明显的社会现实就是阶级差异与不平等,以及现实社会中善恶共存、鱼龙混杂的真实现状。虽然小说中的司库先生是正面形象,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大,底层人民生活和上层人民生活的巨大不同。但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作家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各个人物的结局及故事情节的走向都高于现实。虽然在小说中体现出了较大的阶级和贫富差距,但是最终男女主人公还是跨越了现实的阶级和贫富差距,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一定程度上就运用了虚构的方法。在故事的高潮——多次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交锋的描写中,作家经过独特的夸张处理,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交锋刻画得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并在结局中遵循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条,使故事具有了独特的夸张的色彩,使故事变得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充分显示了《拜林玫瑰》作为理想型文学的另一重要特征——虚幻性,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非常典型的理想型文学作品。

注释:

[1]陈力丹,李熠祺.历经劫难而重生的柬埔寨新闻传播业.新闻界2015年第21期 55頁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201-202页.2015.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202页.2015.

参考文献:

[1]涅.泰姆.拜林玫瑰[M].金边:青年教育体育部.1960.

[2]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彭晖.柬埔寨文学简史及作品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庞希云.东南亚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尹湘玲.东南亚文学史概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7]邓淑碧.柬埔寨文学[J].国外文学.1990年第1期.

[8]勒内.韦勒克,奥斯亭沃伦.文学理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9]李轩志.论法国殖民统治对柬埔寨社会文化的影响[J].东方论坛2013年第5期.

[10]陈力丹,李熠祺.历经劫难而重生的柬埔寨新闻传播业[J].新闻界2015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试论游戏的故事情节与视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