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对策研究

2020-05-13都轶群

理论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意识形态网络时代

都轶群

关键词:网络时代;话语权;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06;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45 — 03

如果说,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迅速普及,网民日益增多,网络的发展和进步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面对庞大的网络信息系统,过滤和控制信息成了目前的一大难题。许多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信息难以控制的特征,推行网络信息霸权,向我国倾销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因此,引导舆论走向,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决以马克思主义建构、引领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深刻剖析网络时代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影响以及考验,巩固和提升意识形态的“管理权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以一定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模式来教育人,说服人。力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是国家基本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的核心体现,维系着民族团结和稳定。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众力。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各种价值观念中占领了主导地位,必然会对统治的 “合法性”起到强大的辩护功能,能引导、规范各阶级成员认同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将社会各团体的力量整合起来。

一、 网络时代下促进话语内容的转换

话语内容的生产是话语主体思维方式运行的结果,而话语内容的组织和表达又与话语主体对象化的话语实践密切相关。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除了意识形态理论自身的发展创新、话语内容的利益关切之外,还需要在思维逻辑和表达形式上下功夫。

(一) 话语内容切实关注话语对象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只有贴近社会民众,通过理性的权威的方式获得感召力和说服力,才是真实可行并有效的。网络时代下,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和网站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澄清事实,释疑解惑,也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实际特点,通过手机短信、腾讯、等开展“一对一”的思想引导工作。大众传媒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设置群众关心的问题。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群众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接,强化群众的媒介话语权,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吸收,自觉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规范自身行为。

(二)从政治话语转向生活话语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是要把科学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增强人民大众的认知认同。网民的认识水平、认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要让他们普遍对话语内容产生认同感,必须要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实现转换,把晦涩的“政治话语”转为易懂的“生活话语”,生活话语是指贴近网民的生活实际的表达形式。要贴近网民的生活现实,把政治性语言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活话语,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产生亲和力。〔2〕在网络时代下,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应该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网络语言环境,创新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简约、生动地表达形式传递蕴含丰富的语义信息,把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从政治中解放出来,增进其亲切感,这是建构的关键所在。

二、注重网络环境下对传播媒介的管理

在互联网兴起前,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依靠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党和政府的声音主要是靠这些媒介自上而下传播给大众,使民众对主流思想产生认同感,并在行为上与主流思想保持一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党和国家传播信息,民众接收信息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大众在网络上平等的互动。在接收消息时,民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开设论坛、建立公众号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3〕在这种双向交流中,大众既是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对党和国家的主流思想进行点评和反馈,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多种价值观点的碰撞和冲击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造成威胁。

(一)运用好新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用好新媒体,发挥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迅速推进,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经深度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媒介发展的新形势为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加政府工作效率。新兴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速度和频率,同时为党和政府更加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平台。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已开始积极改变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有效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有效地在关键节点引导舆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党和政府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打破传统媒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提高工作的互动性。新媒体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党员干部和民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官方网站网路平台实时交流、互动。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对话,有效的控制舆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二)培养健康向上的新媒体公共领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快、辐射范围广,不当言论会产生难以想象的不亮映像。因此,营造健康的新媒体公共领域十分必要。新媒体时代下主体多元化,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新媒体公共领域里出现的娱乐经典、网络暴力、造谣传谣等非理性的倾向。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要让全体网民不发布非理性言论;不相信非理性言论;不传播非理性言论。国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治网络上的不当言论。权力固然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公共领域的运行,但也不可以任由权力为所欲为。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为全体网民打造健康积极的网络领域。

(三)要发挥好群众的作用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基本路线。群众在新媒体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党要密切关注群众的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握发展大势,不断满足新需要、回应新期盼。一是掌握群众舆论引导主动权的需要。网络新媒体逐渐群众多元化思想和多样化需求的载体,同时也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挑战,严守新媒体的舆论阵地,认真做好新媒体的群众舆论引导工作。〔4〕二是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需要。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问计于民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只有在向群众学习,才能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做 好。目前,新兴媒体已成为党和政府最大限度汇集民智的重 要平台,成为“从群众中来、拜人民为师”的重要载体,党员干 部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来了解民情、征求民意,广大人民群 众的民意也有了快速直接的表达渠道。 三是尽可能赢得最广大群众拥护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群众的拥护。网民来自群众,群众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网民,因此“到网民中去”也是“到群众中去”。群众工作绝对不能忽视网民这一重要群体,否则就是脱离群众。党员干部,从广大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用心倾听网民的呼声,认真思考研究网民面对的困难,努力帮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最广大网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要发挥好新媒体的沟通监督作用。

三、增强话语主体对话语权建构的自觉意识

话语主体涉及到“谁说”和“对谁说”两个主体。在网络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要关注话语传播者即“说者”,也要关注话语传播对象即“被说者”。网络时代下,信息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要增强主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自觉意识。只有增强话语主体的自觉意识,激发话语主体的主体性,才能在嘈杂的话语环境中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效力。

(一) 加强传播者的自觉意识

话语的表达需要借助人的力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和创新更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從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这一批知识分子,应该自觉具备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自觉担当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任。〔5〕其中,“政治素养”是指意识形态从业者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目标、明确的政治立场以及良好的政治素养,还要具备求真务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业务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以及宣传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包括宣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育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目前只有少部分专业学者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无所知、知之甚少或者知道也根本不认同。只有意识形态工作者首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扮演好理论家、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角色和身份,才能胜任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进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二) 激发话语对象的自觉意识

话语对象需要认识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话语表达的自由、话语权利的行使是建立在相应的义务范围之内的。作为国家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有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要考量话语的描述符号、意义指称是否与社会要求的规范一致。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事情表现出有条不紊、积极的行动节奏,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则容易表现出畏难的行动节奏。话语传播者应该引导话语对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6〕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有效的化解危机必须要凝聚民心、团结奋斗,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为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二之选,让话语对象真懂真信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因此,只有清晰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才会在话语权获得和争取问题上表现出积极的作为。作为话语对象这一主体,才能提升自身对网络信息的敏感程度,自觉避免虚假消息、歪理学说的蒙蔽。

〔参 考 文 献〕

〔1〕 郭戎委,薛忠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环境及推进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5,(02):58-62.

〔2〕 郑元景.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1-15.

〔3〕 李 骏.论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改进措施〔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04):70-75.

〔4〕 王太明.民主协商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及路径调适〔J〕.领导科学,2019,(06):78-81.

〔5〕 朱效梅,谢萌.网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3):68-75.

〔6〕 郭建宁.话语权的实质是文化主体性和理论原创性〔J〕.理论视野,2016,(01):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话语权意识形态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