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指瑕

2020-05-13付胜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冒号感叹号红莲

付胜芳

中小学教材的读者是谁?是正在学习成长且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因此,对教材的审定和编排,应该严谨,严谨,再严谨。同时我们不要以为这些教材都是名家名篇的就不敢去纠正其中的瑕疵。教材有瑕疵并不可怕,因为人(作者、编辑)不是神,只要是人做的事就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哪怕是名人或伟人。况且语文新课标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品格。基于这些考量,作者斗胆把一些教材中的瑕疵指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上册教材

第2课《济南的冬天》末尾段最后一句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应独立成段。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这”指代前文所说的关于济南的冬天的一切。因此,此句独立成段的话,一来强调突出“济南的冬天”特点,二来照应了前文,让文章结构完整和紧凑。

第6课《散步》第2自然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句中分号应改为冒号。我们知道分号的用法是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也可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分项列举各项。而结合语境,此句不是来列举年老母亲的各种情状,而是来解释母亲为什么不愿出门散步的原因。而冒号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此处用冒号正好有这些作用:内容上解释说明了“母亲不愿出门散步的原因”——“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结构上在承接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同时,引出下文“我”对母亲走出家门的劝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所以此句中的分号宜改为冒号。

第7课《荷叶·母亲》第2自然段“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句中的分号应改为冒号。结合前文“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红莲了”来理解,此句中的“许多”应该指“红莲”,这样下句“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就应该是对“许多红莲”种类的分说了。而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所以此句中的分号宜改为冒号。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第10自然段“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句中的“突然间”应删掉。“恍然大悟”语义是突然明白、醒悟,此词语前面再用“突然间”有语义重复之嫌疑,因此应删掉“突然间”。

第16课《猫》课文第1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应该独立成段。因为这句话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先分析这句话的前半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猫”。联系下文看,“我”家养了三次猫,它们分别是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猫、向舅舅家要的黄色小猫和门外捡来的花白猫。“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猫”,第1至2自然段对此做了具体的描述;“向舅舅家要的黄色小猫”,第3至14自然段对它做了详细的叙述;“门外捡来的花白猫”,第14自然段至结尾对它做了生动的描写。可见,第1句话的前半句在后文都得到了叙述照应。那第1句话的后半句,也就是这三只猫的结局又怎么样呢?这三只猫的结局分别在第1自然段,第11、12自然段和第32自然段中得到叙述照应:第一只猫“死”了;第二只猫“亡失”了;第三只猫也“死”。也就是说后文这些段落照应了课文第1句话的后半句“失踪或死亡”。由此可见,课文第1句是总说,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所以课文第1句应该独立成段。这样文章层次更分明、条理更清晰。

二、下册教材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8自然段“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在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句中的句号改为逗号为好。从句意看,作者是要告诉人们鲁迅先生饮食上的三大喜好。而句中用了句号,就把完整地叙述鲁迅先生饮食上的三大喜好的语义分隔开了,让语义零乱和繁杂。从语法的角度讲,句中用句号让第二句成了缺少主语的病句。而用逗号,不仅可以避免这些不足,而且让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语气更强烈,强调突出了鲁迅先生饮食上的爱好,从而让主人公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第10课《老王》第19自然段“‘呀,他什么时候……”句中逗号应改为感叹号。我们知道凡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都应用感叹号。联系上文“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来理解,“我”(作者杨绛先生)是非常关心老王身体状况的,何况她对自己没有好好招待拖着病重的身体送香油和鸡蛋给自己的老王还深感愧疚呢?所以当听到老王“早埋了”(去世了)时,一定是非常惊讶的,而这惊讶中,除深深的内疚外,还有悲伤之情。所以,此处用感叹号更能把“我”这些复杂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另外,《老王》中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应独立成段。从含义上说,此句写出了作者因为对老王的关爱不够以至于愧怍。而这种愧疚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敢于从个人的自我反省中,把它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呼吁全社会都应尽己所能来关爱不幸者,从而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感情。因此,独句成段有强调突出这些表达效果的功效。

第14课《驿路梨花》第7自然段“快看,有人家了。”句中的句号应改为感叹号。联系前文第2自然段“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来解读,此时“我”和“同行老余”跋涉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乃至恐惧。所以此时发现了“有人家”,就像发现救星一样——可以不用“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内心当然是十分惊喜的。所以用感叹号则更能把这种惊喜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第24课《河中石兽》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应当另起一段。这句的句意是: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因而这句含义上揭示了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即本文的主题——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另起一段,可以起到突出和深化这一主题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冒号感叹号红莲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小冒号的烦恼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感叹号
小冒号飞进句子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