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2020-05-13陈安然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冲性格命运

陈安然

杏坛群英荟,庠贤踏歌来。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等相关精神,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携手交大附中建平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沪上名校共同举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市级同课异构活动,笔者有幸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现以该课文的反复备教为例,管窥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

一、初识:原始教学思路呈现及问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下简称为《林教头》)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是沪教版语文教材中高一上学期古典小说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小说阅读的重心在于人物形象鉴赏,三要素中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环境是人物性格的成因。选文作为林冲性格转变的枢纽,是一篇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经典课文;同时,学生以往对散文中的借景抒情接触较多,因此叙事性作品中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作用可作为教学重点。基于此,笔者以“在情节梳理中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及其成因,赏析‘风雪等环境描写的作用”为教学目标,并由此展开教学设计。首先,简要呈现第一次试教课的主要教学过程。

(一)一个汉字、激疑导入

引入林冲之“冲”,其繁体字“沖”在古汉语中同时有两个义项:

①水流涌动——冲刷、中空、冲空——沖和、和顺

②水流涌动——冲击、冲撞——冲动

提问学生:好的小说人物名字经常暗含深意。林冲的“沖”到底作“冲撞冲动”还是“冲和和顺”解释?一开始亲历不平不敢吼的林教头,如何变成“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豹子头?

(二)理清情节、探究性格

师生活动:学生梳理课文情节,找到支撑“沖”取何义项的依据(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社会环境在林冲性格转变中的作用,教师总结。

明确:不同于以往接触的扁平人物,林冲这一圆形人物有“忍”有“狠”、由“忍”到“狠”的复杂性格,且在情节冲突中不断发展。进而探讨林冲在社会环境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分析环境、收束全文

师生活动:找出课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并分类,思考其作用。

(四)作业设计

以“我看林冲”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课文题目中“风雪”二字可以用其它词语替换吗?说出你的理由。

按照此教学设计,试教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虽然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紧扣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但整节课基本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气氛较沉闷。特别在导入阶段,引入“冲”字看似有所创新,实际却落入“概念先行”误区,非此即彼的提问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较为松散,特别是如何通过富有匠心的设计激发学生自己发现景物描写特点进而展开教学呢?

随后的评课环节,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范飚中肯地评价“这是一堂较好落实教学目标的家常课,但除最后十分钟外,从公开课的要求来看缺乏设计感和主问题串联,应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具体说来:其一,两个教学主环节正是基于小说三要素、按照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设计的,但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建议用主问题逻辑链串联教学设计;其二,梳理情节脉络是分析人物性格的必要铺垫,但现有思路不利于对重点高中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其三,应聚集志趣,设置有代入感的问题来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如“那一夜,林冲还有没有其他选择”等;其四,是否能給予学生阅读方法论指导,贯彻“整本书阅读”理念。

评课后,在语文组老师们集体备课指导下,我开始基于“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来重新审视、设计这堂课,以期真正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二、重构:基于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已全面展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意在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将课内外打通,从而在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崇的“整本书阅读”理念,亦是传递着一个核心信息:语文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原始阅读经验,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师在进行小说鉴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情节入手梳理内在细部关联,“必如此,而后读者之胸中有针有线,始信作者之腕下有经有纬”[1],也只有让作者笔下的“经纬”化成学生成竹在胸的“针线”,真正的小说鉴赏教学才有可能发生。也唯有教师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才指日可期。

在语文特级教师杨迅老师的指导下,我在重组《林教头》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渗透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学理:基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储存、提取和应用三位一体,知识、技能和策略交融统一。这样的知识才是“真知”,不仅包括了“知”,也包括用“知”来指导“行”。[2]唯有借助这样的真实性学习(即探究学习与协同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真实性学力”[3]。

现将重组后的教学思路和设计意图呈现如下:

(一)通过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反思试教时,笔者更多是根据已有教学经验来预设学生总体对小说文体的了解情况和盲点,却忽略了学生个体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已知情况以及兴趣点。首先在知识储备上,通过学情调查我意外发现,学生对《水浒传》知之甚少,仅靠选文理解林冲性格复杂性及其成因、写作主题有一定困难,因此特补充与林冲有关的前提情节以备预习。同时,在人物形象理解上,学生对圆形人物接触不多,相对不易把握,因此要引导学生注意人物性格的对立与统一。通过试教发现,学生对林冲命运转变的原因理解较浅,会提出“林冲太窝囊,导致……”“林冲太冲动杀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等见解,表达了“如果我是林冲,我会……”的不同做法。学情分析启发笔者让学生在情境假设中代入身份,真切理解林冲在环境和性格作用下别无选择的必然命运。这样的思路颠覆了传统的先入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明确的逻辑线索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

基于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其一,通过文本细读,紧扣情节,结合金圣叹批注法概括林冲性格的复杂性和在环境制约下发展转变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其二,通过代入问题情境贴近人物,清晰形成林冲“教头——罪囚——草寇”的命运发展线,理解性格和环境在其命运中的作用,进而思考《水浒传》塑造这类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表述也参考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观点[4]。

(二)通过主问题串联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结合学情分析和评课建议,在反复研讨、多次试教后,最终以“林冲的命运线”为主问题,并设计如下四个问题作为环环相扣的逻辑链串联课堂。

问题一:林冲有哪几重社会身份?为什么他的命运如此巨变?根据学生发言,概括出性格和环境这两方面原因。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提问激疑,帮助学生清晰梳理林冲“教头——罪囚——草寇”这几重身份的转变,宏观把握林冲的命运发展线。

问题二: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利用金圣叹批注法在原文中圈画出依据,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学生不同观点碰撞,在个性化文本解读中合作探究人物性格变化,在独立梳理情节线索中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提高真实学力。

问题三:如果说环境决定命运,又是怎样的环境?或者说林冲由忍到狠的性格为何转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提出观点——给出理由——互相辩驳”的合作探究,希冀顺势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共情能力。将“高结构设计”落实到“低结构实施”,体现课堂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问题四:前面分析林冲的命运及其成因,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即《水浒传》塑造这一类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功能。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主导的说教强行引入“批判封建社会”“官逼民反”之类的主题极易引起其反感,在此笔者一改传统的宏大叙事为从林冲个体命运说起,引导学生贴近人物、悲悯社会。聚焦课文最后一段话,设想你是林冲,写出杀敌投东时的内心独白。并且教师抛砖引玉做出示范——“穷逼现本色,风雪铸英雄。环境迫性格,吾辈不由己!谁言道冲反贼?殊不知大盗窃国!在我看来,施耐庵写《水浒传》108条好汉,虽各有各的性情、气质、形状、声口,却有着殊途同归的命运。他写的不是人物,而是社会。林冲,由他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林教头时代,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囚犯岁月,再到逼得造反上梁山的草寇生涯,这是林冲的选择,也是千千万个普通人的选择;这是林冲的命运,更是千千万万个林冲的命运。这是怎样一个社会!”通过这样的梯级递进,自然升华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共情能力。

(三)通过情境创设法,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情能力

在四个主问题串联下的课堂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梯级分明,但也容易落入教师主导且程序化的窠臼。因此,在处理“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时,提出情境假设1:林冲大怒买刀寻敌,一两日没寻着,含愤而去;三五日后撞个正着。你是林冲会怎么做?最后,重组教学顺序,摒弃之前教师预设先行,在总结时再结合“沖”的双重含义来契合他“狠/忍”的复杂性格和左右摇摆的处事态度。在这一环节,不同于直接梳理情节、结合语言动作描写概括性格的传统做法,创设让学生有代入感的假设情境,实际教学证明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杀或不杀”的不同回答实际上体现了对林冲性格“狠还是忍”的判断,更真切地体会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利用金圣叹批注法在原文中圈画出依据,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不同观点碰撞,在个性化文本解读中合作探究人物性格,提高真实学力。

同样,在处理问题三环境描写(林冲由忍到狠的性格为何转变)时,提出情境假设2:风雪山神庙之夜,林冲亲闻阴谋后是否有其他选择?此环节生成性较强,力求化抽象为具体来探讨社会环境与林冲命运之关系。肯定学生不同假设(不投东但逃跑/忍/报官解决等)存在合理性的同时,否定这些选择的可行性,环境逼迫林冲别无选择,只得走向由顺民向反贼的命运。第二步再探究自然环境与林冲命运的关系,并明确:“火”是导火索,催化了林冲的由顺到反的命运;“风雪”是救命绳,挽救了林冲绝处逢生的命运。最后,摒弃了教师主导的结语方式,以学生自主绘制林冲情绪变化曲线图取代之,体现个性化的文本解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提出观点——给出理由——互相辩驳”的合作探究,顺势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共情能力。将“高结构设计”落实到“低结构实施”,体现课堂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四)通过读写结合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意识

以“我看林冲”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课后作业不同于之前单一的撰写人物评论,而是给出明确的写作内容提示并进行名著对比阅读:从性格、出身、落草原因等方面,对比林冲与《水浒传》中另一位英雄,300字左右。

所谓读写结合法,指“利用课文这个载体,从课文本身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5]。笔者认为,通过设计读写结合的作业,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积淀”,培养写作兴趣后进而让学生尝试“表达”,是由“文”(课文)到“意”(感知体认共鸣)的内化输入,再由“意”(主观情意)到“文”(作文载体)的外化输出过程,有助于学生内化课堂所学,个性化解读林冲内心世界,提高表达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提问“梁山是否是林冲这类走投无路的英雄的安身立命之所”,希望引导学生以课文学习为契机,由线到面,进而“整本书阅读”,在原著中寻找答案,在名著比较中发展批判思维。从后来的教学实效看,不少学生捧起了《水浒传》一书,还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主动思考,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名师点评及课堂的未完成性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邹一斌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林教头》一文选自文体单元,设计问题时要兼顾单元主题和小说读法。本课关注的是林冲性格的复杂性、命运的多变性和在环境制约下发展转变的合理性。因此,教学设计高瞻远瞩且内容丰富,问题设置的连贯性很强。无论从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到对教学关键内容的确定,再到实际教学课堂中关键问题的呈现,都是基于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和对相关单元教学价值的认定。

此外,邹老师还结合复兴中学“高低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出本课要求学生较好把握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区别,从而理解圆形人物,其教学设计是综合学习基础上的拓展思维,属于“高结构设计”,但对学生的起点要求较高。当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不够时,教师只能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人物,这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邹老师建议,如果在课前通过补充前提情节和名家点评让学生了解林冲后,再去探讨他的“杀”与“忍”,更易推进。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这一议题在教与学之场,在学生生成之场,更在教师自身专业觉悟和智慧之场展开,这一过程没有尽头,没有完结。一堂未完成的课才是好课,一堂有待进步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正如我校陈永平校长所言,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理论的试金石,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呈现出各种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迸发的精彩观念,既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又响应了课改对学生“关键能力”“真实性学力”“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而实现了从教经验的突破和教学智慧的淬炼。

参考文献:

[1]曹方人,周锡山.金圣叹全集·贯华堂第五才子书(上)[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7):167.

[2]皮連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57.

[3]钟启泉.应试学力与真实学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2 (9):18.

[4]王小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教学应用:方式与问题[J].教育参考,2017(01):38-44.

[5]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74.

猜你喜欢

林冲性格命运
智海急流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性格描绘词
林冲的生存哲学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