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练矛:国产碳芯片发展领军人

2020-05-13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晶体管北京大学弹性

彭练矛,男,1962年9月生,湖南平江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電电子学系,1988年在美国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练矛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电子学。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发展了可以精确处理一般材料体系反射和透射电子衍射、弹性和非弹性电子散射的理论框架;建立了确定材料结构所需的重要参数库。在碳基电子学领域,发展形成了整套碳基CMOS集成电路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采用不同功函数的金属作为电极,实现了碳管理想的欧姆接触,解决了制备性能超越硅基晶体管的碳管CMOS晶体管这一世界难题;利用钇可与碳纳米结构形成完美浸润,获得了高质量的超薄氧化钇栅介质层。在此基础上,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管晶体管,综合性能超过硅基器件十余倍。

相关研究分别获得2010年度和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猜你喜欢

晶体管北京大学弹性
科学家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极长度晶体管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2.6万亿个晶体管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Transistor Density Increase by 1000X”鳍式晶体管密度增加技术
弹性势能纵横谈
薄膜晶体管(TFT)介绍薄膜晶体管物理与技术
正手击球弹性动作解析(三)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