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点”发力,探究课外阅读方法的策略与实践

2020-05-13陈蕾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草房子语言文字课外阅读

陈蕾

【摘要】文本的精神、文本的灵魂、文本的种种好处,是要通过细读才能得以发现的。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细读文本,善于发掘一切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的信息,让學生在字里行间巡视,在关注文本表达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体悟,从而使阅读更有效。

【关键词】阅读 体悟 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外阅读可以说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方式,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开阔思路、充实大脑。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在积淀文化的同时滋养心灵。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这无疑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笔者无奈地发现,目前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是那么的薄弱,学生的阅读思考和理解比较浅显,缺乏批判精神和质疑态度。因此,在分享阅读收获时,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更多的只是情节的复述,阅读效果并不理想。

文本细读最根本的目的是让教师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本学期,我们的共读书是《草房子》。这是一部富有品位、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叙述风格浅易而又深刻,谐趣而又庄重,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荡漾着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情怀在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笔者扣住一个关键词“成长”,作为解读《草房子》的中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发掘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实效的信息,耐心、细心地咀嚼“成长”。下面,笔者就以《草房子》阅读指导课为例,在教学中,紧扣文本中的“细节点”“矛盾点”“共同点”“触动点”,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文本阅读实效略陈管见。

一、扣住细节点,品味文字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中,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咬文嚼字”,使学生由字词浅层次的理解上升到深入、准确地品读文本,从而获得立体感悟。

【教学片段】

师:到三年级时,秃鹤突然在意起自己的秃头了,这一在意,事情便来了,课前让你们再次去好好读第一章,并圈画出最打动你的地方,记录阅读发现,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三年级时,秃鹤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秃鹤的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急眼”的意思就是发火,“玩命”更看出他连自己的性命都顾不上了,可见,他此时很在乎别人对他秃头的态度。

生2:我补一下,屠夫丁四用二斤肉也没能换得秃鹤的头一摸。当屠夫丁四嘲笑他“小秃子”时,他都不想上学了。 此时,他的心里因为受到嘲笑而感到痛苦。

(板书:受到嘲笑,痛苦)

生3:为了长头发,秃鹤用切开的姜片擦头,擦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从“火辣辣的刺痛”“一动不动”“任由”可以看出,秃鹤的痛苦不仅在他的头上,更伤的是心里。

心底流泉方是真。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欣赏、体悟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抓住文中的相关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探微发幽,细细体悟,进而引发深度思考,以此再现自己真切的阅读体验。在开放式互赏中提升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人物心理变化,对人物的认识也不断地丰满起来,从而获得阅读成就感,使阅读更积极。

二、扣住矛盾点,理解争议的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更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深度,课堂不仅是师生互动,更是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合作探究。

在阅读《草房子》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精彩的故事中会出现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特点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扣住矛盾点让学生带着质疑去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对书中人物形象有了更全面的评价。

【教学片段】

师:特别是蒋一轮老师和桑校长以他的形象有损学校形象为由,不让他参加会操时,他的尊严再一次受损,对立情绪更加强烈。他做了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指名说)

(出示: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那是一顶黑帽子,当它飞过人头时,让人联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枪击的黑乌鸦从空中跌落下来)

师:这是什么行为?

生:反抗报复。(板书)

师:他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大家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你觉得秃鹤这样做对吗?请你再细细回顾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思考,写观点)

生1:我觉得他不应该这样做,虽然他心里难过,但这样不顾集体,也很自私。

生2:我觉得他是对的,大家都不顾他的感受,一味地捉弄、嘲笑他,连老师和校长都这样对他,他当然伤心。我觉得他并不是真心想伤害谁,只是想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生3:我觉得他不对,他可以尝试别的方式和大家沟通,这样与大家对立,只会让自己更难受,所以后面他遭受了冷落。

当今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在此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辨,他们不仅能结合书中内容进行讨论,还融人自己的观点,去揣摩人物内心。笔者还积极创设民主、自主的氛围,分出正、反两方,让他们自由表达,这样的分享,无疑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再一次刺激,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思维的发展。

三、扣住共同点,发现规律的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過:“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优美的文章中都流淌着这样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在《草房子》中,作者曹文轩用诗一样的语言,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纯美、温情的画面,故事中的秃鹤长大了,杜小康长大了,桑桑长大了,细马长大了,纸月长大了……成长就是一种美丽。

【教学片段】

师:成长的经历丰富感人,在《草房子》中,“成长”有着丰富的内涵,老师感受到秃鹤长大了。

(出示:冬夜的苦练中,秃鹤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师:不仅是他,书中的人物还有很多,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成长”又是什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也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

(学生仿写,投影出示贴成诗)

生1:在洪水洗礼后,细马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生2:在孤独的芦苇荡里,杜小康坚毅地站立在了生活的路口。

生3:在病痛的折磨下,桑桑展开了不屈的微笑。

师:老师给这首诗填个头、尾,咱们配合读,把这首成长的诗留在我们心里,好吗?

(师生配乐读)

引导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点,心灵的切合点,把这些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进行诵读,突破时空的局限,放飞想象,进入美的境界,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这一段一段地仿写,就像用文字描绘出来的风景画镶嵌在阅读过程中,散发着纯淡、恬静、神奇的光芒,把人带入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氛围中。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这样既推动了语言建构和审美创造的有效结合,也提高了学生情感共鸣的热度,怎么说来都是一幅令人沉醉的诗画。

四、扣住触动点,抒发感受的阅读方法

《草房子》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它的本质是引领学生认识和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而自我内化,形成积极语言。

【教学片段】

师:油麻地的孩子们在困境中使自己变得坚强,完成了成长的美丽蜕变。这样的成长蜕变,何止是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回忆你的成长经历,在你的身上,你又感受到了“成长”是什么?

生:我记得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一直在反复地擦、反复地写,才能把一个字写好。

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生2:有一次,我参加比赛,结果我输了,从那以后,我每天坚持练习,第二年,我再一次参加了比赛,最后我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这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收获,一次次的感动,谱写成了一首首美丽的成长之歌。

在教学中,抓住“成长”这一主题,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表达,扣住学生的情感触动点,让学生既有知识的积累,又得到心灵的净化,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教育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保持艺术的生命力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创新。扣住文中关键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引导学生去独立钻研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使他们的阅读不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的过程,而是启发、训练学生思考、发展思维的过程。

猜你喜欢

草房子语言文字课外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想飞的草房子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爱着草房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