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学科界限,有机融合学科知识

2020-05-13尹阿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

尹阿美

【摘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让人们在看见树木的同时,也能关注整个森林。但小学阶段的学科融合应该如何进行,目前进行的试验还不太多。本文试以笔者对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课堂学科融合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学科融合 学科界限 学科共性

一、案例背景

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强调学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学科合并,也不是简单的两门甚至三门科目整合成一门。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学科融合,首先必须面对的是学科如何融合、如何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以及授课教师如何转型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学科的融合不仅推进起来会困難重重,最后结果也是事倍功半。从2018年12月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以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为主的学科融合的课例展示,从语文科学融合课一“维生素C的故事”到数学英语融合课——“千克与克”,笔者观摩了四节相似却又很不同的融合课例。2019年3月至5月,笔者所在学校连续开展了三节不同学科的融合课,分别是中年段语文和科学的融合课“种子的旅行”,低年段数学、美术、语文的“多彩的风筝,丰富的知识1”和英语、体育、道德与法治的“多彩的风筝,丰富的知识2”两节课。通过上学期学科融合活动的开展,教师们从中受益匪浅。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呈现在一节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习到不同学科的知识,甚至能够感受学科知识的相通之处,这是设计好一节学科融合课的目标,也是笔者在观摩过这些学科融合课后研究并且思考的,且以最具代表性的两节融合课“Project2: An an-imal book”和“种子的旅行”来谈谈感悟。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

融合课“Project2: An animal book”教学资源来源于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译林版英语二年级上册Project 2:An animalbook、江苏凤凰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纸线绳小浮雕》。这三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相通的地方,都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它有趣在哪。既可以用汉语、英语双语表达,也可以用绘画浮雕描述,同时三课都是同一教学段内容(二年级上学期),故将三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时,能用英语表述部分动物并简单地描述其身体部位特征,能结合美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原材料发挥不同质地的纸、线、绳的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地体验制作动物的乐趣。

片段一:

Stepl Warm-up and lead-in

l.Greetings.

2.Sing a song.(动物歌曲热身)

3.Free talk.(谈话导入)

T: This song is about animal actions.Do youlike animals? Why?

你们喜欢动物吗?(出示部分课题animal)为什么喜欢?

【这个片段是标准的英语学科的教学手段的呈现,英语歌曲的导入首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并且这个歌曲的呈现也与这节课的主题关系紧密,教师的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动物吗?为什么喜欢?是为了下一个语文学科的内容导入做铺垫,这个环节与下一个内容的教学衔接十分流畅。】

片段二:

4.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

(1)拿出你们画的小动物,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说说它有趣在哪?

要求:①说清楚。②听明白。

(2)请生介绍:谁来分享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有趣在哪?(3个)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这个环节的设计承接了上个英语环节的导入,过渡到了语文内容的教授。因为这节课语文融合的内容是口语交际,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口头表达为主。当学生可以口头表达出动物的有趣之处之后,教师可以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编成一个英语歌谣。】

案例二

语文与科学的融合课“种子的旅行”。这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相通的地方,都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两课都是同一教学段内容(三年级下学期),故将两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语文融合的内容是课本内容《小刺猬与小伞兵》,这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课文以科普童话的方式让学生们还了解了蒲公英和苍耳这两种植物各自种子传播的方式。

片段一:

活动一:探究科普童话的语言特点。

1.像这样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就是科普童话;而一般的科普文语言严谨科学、说理性强。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2.创编“童话”:如果让你把这段文字变成童话,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替椰子哥哥介绍这趟旅行吗?出示句式“今天的旅行真刺激!我先……,接着……最后,终于到达了……”

【活动一的1~2环节是向学生介绍椰子哥哥的旅行,让学生了解除了风力传播和动物传播以外还有水力传播这种方式,并且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科普童话。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句式“今天的旅行真刺激!我先……,接着……最后,终于到达了……”来创编“童话”。】

片段二:

活动二:观察实验种子的结构。

椰子传播种子的方式:

今天,教师请来了椰子哥哥!(实物观察)咱们读过文字,谁能告诉大家,椰子的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在哪里呢,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谁愿意上台为大家介绍?

【如果说活动一是从语文语篇的角度来描述种子的旅行,那么活动二就是真正地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种子的传播。它从椰子的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的位置来分析椰子为什么会利用水力传播这种方式。教师通过给学生呈现实物的叶子横剖面,向他们展示椰子的内部结构,手段新颖,效果清晰。】

片段三:

1.那豌豆的传播方式与它的形态有什么联系呢?

2.实验观察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成熟的豌豆荚。

①观察成熟的豌豆,果实和果皮有什么特点?

②剥开豌豆果皮,你又有什么发现?

③觀察豌豆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刚刚观察过有趣的椰子哥哥,接下来又让学生观察“调皮的”豌豆妹妹了。豌豆种子的传播是豆类植物中传播较为有趣的,学生们联想到植物大战僵尸里的豌豆射手以后对豌豆种子的传播更加充满好奇心。教师还给学生们带来了真正的豌豆荚。并且然后利用科学课的手段和方法让他们观察豌豆的果实和果皮。让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学生的知识收获更加具体且不易遗忘。试验结束后,学生们便会自主自觉地探究豌豆种子的形态跟它传播的方式有何种联系。】

三、案例反思

(一)发掘学科共性,巧设教学环节

在笔者的案例分析中,分别列举了这两节融合课中比较典型具有融合学科特色的设计环节。比如英语学科的歌曲导入,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美术学科的视频教学和科学学科动手实验教学。这些片段是参与学科融合的学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但是细看它们并不是独立的环节,每个片段之间的关系都紧密联系,承接得十分流畅,过渡十分自然。

(二)注意关注细节,教师合理引导

但是这节课并不是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利用视频手段教学的时候是否可以关注细节。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多给一些展示的机会,多让学生动口去说,教师只注意引导就可以。

(三)融合学科知识,发挥英语多维效能

那么作为一个英语教师,笔者所能理解的学科融合又是什么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英语教学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同时,在新课标关于小学阶段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中所包含的话题——数字、颜色、服装、节日、文体等主题都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努力挖掘每一项活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结合其他学科要素,促进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英语教学的多维效能。

【参考文献】

赵军,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7.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科融合,将春天带入课堂
美术与各学科融合让课堂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由一则程序设计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