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思维在小学编程创想中的渗透

2020-05-13黄正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思维导图

黄正芳

【摘要】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在信息技术编程课中培养计算思维,学生可以把事物特征、结构、数据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呈现出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思维,对各类资源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可以套用到与之类似的问题中去。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兴起,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流行起来。

【关键词】小学编程 计算思维 思维导图

一、对计算思维的认知与理解

研究人员通过多角度对计算思维进行阐述,比如,围绕“什么是计算思维”“怎么样发展计算思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学文化知识上,并注重操作与实践。对部分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思维把概念具体化。虽然有些实践活动用于思维过程的操作定义,但知识学习的焦点集中在计算科学基础的教学上。而思维培养的观点则集中在计算思维上,专注于解决问题,如抽象、表达等。计算思维训练的核心工作实际上是思维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如何有效地发展计算思维能力,观察和量化计算思维能力的发展成果,是未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二、计算思维在小学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程是指以代码的形式实现解决问题的方式,计算机代码通过自定义的逻辑形成一种编程语言,帮助人们理解和运用。通过程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计算思维,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一般小学阶段采用可视化模块的软件实现程序的编辑。通过对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

1.创设情境,将抽象变具体

教学要关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一个学习的大教室,对于教师来说,它包含了丰富而鲜活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学远离生活,则意味着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另一半。陶行知先生说:“与生活分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生活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学生可以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并学习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体验整个世界,学生将充满激情地生活并一天天成长。

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且也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性,使课堂教学机械化、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不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和好奇心,导致师生的智慧在课堂上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提倡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诱导和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创造“回归生活”和“接近生活”的教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出发,创造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活动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观察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授Scratch“打地鼠”比赛的过程中,尽管提供了示例程序,但对于地鼠是如何“随机”出现的虚拟场景,学生仍然很难理解。即使他们能感受到游戏的生动性,但虚拟场景及其程序仍然“抽象”。为了将这种“抽象”转换为“具体”的个人经验,笔者在课堂上把学生当作“地鼠”,模拟了一个小型的打地鼠游戏。

2.设计思维导图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大脑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大脑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培养,根据人类大脑的特点,思维导图采用发散的思维方式来替代以往的线性思维,使问题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加创新的可能性。同时,思维导图激发了人类右脑的开发,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发展。

思维导图是用单词“描绘”你的思想,因为它更容易记住。利用你的想象力不断完善你的思维导图,在每个关键词旁边,绘制代表它的图形并进行解释。对于每个关键字,每个人都会想到更多的单词。例如,当我们谈论“体育”一词时,我们会想到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根据我们联想到的又会联想到与它相关的信息。比如“篮球”,我们会联想到姚明、易建联等球星,从一个词发散出更多的“连线”,数量可以无数个,不受限制地发散下去,从而将思维的发散进行到底。

3.问题分解,逐条解决

问题分解是将整个问题分解为多个部分,或者分解事物的各个特征的思考过程。我们学习的各类知识被分解为一个个单元,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学习。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逐个解析,整个问题通常能得到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问题时,不应该急于寻求成功,也不应退缩,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区分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本质问题,哪些是次要和非本质问题,然后按顺序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并加以解决。

例如,我们在Scratch的机器人跳舞编程中,可以把机器人的动作分解为手部和脚部两个部分,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编程设计,这样编程不仅变得简单,而且步骤也更加清晰易懂。

4.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程序调试纠错是一个相对无聊的过程,需要耐心。在教授编程课时我们发现,学生在调试程序上会花特别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凝聚所有人的智慧,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合作学习有多种形式,在长度和复杂性方面都非常灵活。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能力,而协作学习的不同任务可以在合作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选择相应难度的合作学习任务。只有当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参加合作活动。如果学习任务太简单并且学习过程很顺利,那么当学生独自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感到无趣,更不用说让他们彼此合作了。但是,如果任务太艰巨,他们又会因为反复的挫折而失去自信心,因此设计的任务需要把握好难易度。

5.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是知识是否被消化,计算思维是否形成,还需最后一步,那就是归纳和总结。教师在教授学习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思路,但由于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掌握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后完全掌握,并形成了自己的计算思维,有的则不然。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往往会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学习也是有规律的,掌握规律后学习就成为一件非常简单而愉快的事情,进而发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归纳总结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计算思维的应用让我们知道每个细节都很关键,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会引出大的问题。大问题的分解,就是计算思维中的核心要素。在编程时,不管你写的程序多么复杂,都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大问题合理地分解之后,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在小学编程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把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规划执行的顺序,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关注细节就是给自己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信息技术以外的其他学科,甚至可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思维可以通过一些玩具或游戏等手段,引入到对学生们的教育中去,它远远超越了追求个人兴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静,侯長林,张新婷.计算思维能力发展模型与教学程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4).

[2]赵慧臣,王玥.我国思维可视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2003~2013年论文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3]郭晓利,曲朝阳.“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数据结构课程的探讨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7 (1).

[4]李小红,范建坤,杨丽.基于计算思维的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1).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思维导图
基于计算思维的软件类研究生高级算法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的军事案例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