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朗读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

2020-05-12邢依伊

成才之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评价语言有效评价语文学习

邢依伊

摘 要: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朗读教学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朗读过程的指导,充分利用多元评价,即评价注重激励先行,评价语言巧妙真挚,评价方式彰显个性,评价原则有章可循,使学生在读中思考、感悟、成长,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语文学习;朗读教学;有效评价;评价语言;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1-0136-02

在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朗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体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进行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动力呢?

一、评价注重激励先行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教师对学生的语文朗读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增强学生朗读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特别是一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師的激励评价是他们战胜自己,不断重拾信心的源泉。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平时惧怕朗读,羞于举手参与,朗读的机会相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较少。在他们单独朗读后,教师应善于发现,及时找出他们朗读中的闪光点,以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认可和肯定。如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面临卡顿时,教师应及时用语言鼓励引导:“不要急,慢慢读,你可以的!”学生遇到不会识读的字词,教师要及时写到黑板上,标上拼音及时指导学生识读,帮助学生扫清朗读的障碍,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朗读。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教师要有针对性,不能仅用“好”“不错”来进行评价,而应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有效评价。如:“这篇课文你读得很流利”“今天你读得比上次有感情”“你读得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等等。富有激励的语言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乐读、会读,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的水平。

二、评价语言巧妙真挚

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除了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让学生学会朗读以外,更要让学生感受教师浓浓的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投入语文学习中。

在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元评价,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学生听了以后,能够克服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掌握提高朗读水平的方法。如朗读《我要的是葫芦》时,学生读到“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时,一个男生将“快长啊,快长啊”读得很轻、很慢。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你字音读得很准,怎样才能读出这个人急切想要葫芦呢?”学生再读,语调略微高了些。教师评价:“嗯!有了改变。再来一遍,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他的急切心情。”学生再一次朗读,语速比上次明显快了些,语调也提高了。

三、评价方式彰显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示范,指出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明确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评价指导。对于学生有创新的朗读方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以多元、自然的评价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朗读评价方式上,教师除了可以直接评价外,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1)学生自评,感受朗读变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学习文本知识,而应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细细地品读,反复地诵读,在读中感悟、思考,体会文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在评价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己朗读的基础上,对朗读的情况进行自评。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读的效果,思考不同的角色,应该怎样读才符合动物角色的特点,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想读、乐读、会读,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2)生生互评,提高朗读水平。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伙伴的肯定和鼓励,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思维相互碰撞,实现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互评,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互评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小组互评,还可以全班互评。在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评价,从语音、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既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又让学生明确朗读的要求,提升自己朗读的水平。(3)师生互评,升华学科素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朗读,学生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教师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朗读水平的提升。如教学《狐狸分奶酪》时,教师先示范读:“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然后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通过分析和评价,学生能够感受到狐狸的奸诈、狡猾,懂得斤斤计较会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的道理。朗读评价能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朗读水平,理解文本内容。

四、评价原则有章可循

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时间上来划分,一般朗读占10分钟~20分钟。在进行朗读评价时,应遵循这些评价的基本原则。(1)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朗读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进行朗读评价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朗读水平好的学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是还需要特别关照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做到不遗漏、忽略一个学生。(2)评价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要基于学生的视角来评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以童心来评价,评价的语言要有童真童趣、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习气氛,缩短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学、乐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作用,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有效的多元评价,即评价注重激励先行,评价语言巧妙真挚,评价方式彰显个性,评价原则有章可循。这些评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汪芳.浅谈低年级朗读评价的语言艺术[J].小学教学研究,2008(01).

[3]谢怡.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1).

猜你喜欢

评价语言有效评价语文学习
灵动的评价语言让课堂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新课标下有效音乐课堂策略探究
巧用评价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浅析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让有效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