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分层,提升小班化语文教学有效性

2020-05-12李景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班化隐性赏析

小班化教学的本质特点是教学面向各个不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体学生,在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由此可见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进行重新整合,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教学不能太过于随意,而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发展潜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讲究分层教学,尤其要注意隐性分层。所谓隐性分层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但是学生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层次。隐性分层的好处在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尊重其差异性,能更好地展开教学。

一、考虑非智力影响,创建团队

在小班化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在传统的分层教学中一般以学生的智力因素为主要分层手段,但是实际上,若能将各种非智力因素也考虑进去,则能更好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团队,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差异不那么明显,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起到隐性分层的效果。非智力因素的范围很广,包括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动机、意志力等各种不同的方面。要结合这些因素进行分类,组织学生构筑学习团队。

在教授《草船借箭》等小说类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此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组织学生形成不同的阅读团队,在分组时运用隐性分层的要素,考虑其非智力因素。围绕学习态度,有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但是有的学生则得过且过,很少完成非书面作业,在分组时可以考虑将这两类学生结成一组,态度积极的学生可以时常引导、关注态度不好的学生,进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此外,还要考虑到兴趣爱好,有的学生喜欢观看影视剧,可以组织其结成小组,将小说阅读和影视剧赏析结合在一起。结合学习动机这个非智力因素,有的学生阅读小说纯粹是兴趣爱好,但是也有的学生抱着功利心阅读。对于前者,可以结合其兴趣设计活动项目,而对于后者则可以组织其展开竞赛活动,激发其功利心。这样就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成了各个不同的团队,阅读整本书的效果也更好。

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分类,能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参数分成不同的小组。这种分类方法摆脱了以成绩高低或教师好恶感为标准的简单分层,分层更加客观,不容易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隐性分层的效果,能促使学生达到最优化。

二、实施动态管理,随机调整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自身情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隐性分层中各个层次的分界线不够清晰,所以教师需要设立学生档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随机调整学生的分层和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其学习效果。

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之美,尝试展开审美赏析,若能引导学生展开仿写则更好。在分层教学中,原本按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分成了若干小组,一些小组展开拓展阅读,尝试审美赏析;另一些小组总结写作技巧,展开仿写活动。在原本的分组中,有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理想,认为审美赏析组只要阅读交流即可,不用讨论,于是自愿参加该小组。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要在学生档案中记录下这个情况,并在分组活动中对该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赏析中,我们读到了很多精美的文章。老师知道你喜欢旅游,也喜欢拍照,你是否也去过很美的地方呢?能不能选择几张照片,给大家介绍美景呢?”这样就从口语表达开始,引导该学生展开创作。该学生的讲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该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所转变,提议要编一本照片自选集,用文字介绍照片上的景物。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发生了转变,要调整动态管理,将其归为主动学习的学生。

在隐性分层时,要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要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情况设定靠近其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然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的变化记录下来。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生了变化,则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设计梯度问题,区别提问

分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要引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其关键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设定不同梯度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这样就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尝试完成靠近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有助于展开隐性分层,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展开小班化教学。

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并进行区别提问。首先按照不同的难度,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包括:“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形容闰土,你从这些细节描写中能体会到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能否围绕其中的留白处展开创作,展现出你心中的闰土?”“在‘我的心中,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比两人的特点。”在具体呈现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提问形式,这样能适应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如同样针对分析闰土形象这个问题,对于性格内向、思维严谨的学生,引导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闰土的特点;但是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则组织其展开互动讨论,引导其在交流中总结闰土的特点,分析这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提问具有区别性,而且考虑到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整体把握课堂。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设置梯度问题,难易兼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样的问题考虑到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设置梯度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更好地体现出隐性分层的特点。

四、链接不同材料,多元延伸

小班化教学的效果是否好,主要要看学生是否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是否提升。在语文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充分考虑到隐性分层的结果,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展开拓展阅读的活动。

学习《月光曲》后,组织学生展开拓展阅读的活动,这时候要结合隐性分层,链接不同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对于那些喜欢音乐的学生,给其推荐其他展现音乐的文学作品,如《二泉映月》等,并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展开赏析,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有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则可以给学生链接一些和音乐有关的趣味故事,如《广陵散》的传说等,鼓励学生写一下自己倾听故事的感受。有的学生喜欢古诗词作品,则给学生提供《琵琶行》等古诗词中展现音乐的作品,引导学生尝试将古诗词改编成白话文,并写入自己的想法,学着模仿《月光曲》的形式展现对音乐的描述。这样的拓展阅读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多管齐下,从多个方向入手赏读,有效拓展延伸。

在链接不同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效果才更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链接不同材料时也可以提供不同学科的资料,这样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五、布置超市作业,自主选择

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要体现出隐性分层的特点,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在一般的分层教学中会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提供难中易等不同的作业,但是这样的作业容易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感,起不到隐性分层的效果。若能采用“超市作业”的方式,按照不同难度、形式、知识点等不同的角度布置各种作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这样则能更好地体现出隐性分层的特点。

学习《古诗词三首》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古诗词作品。此时布置“超市作业”,按照听说读写四个类别,分别设立不同的题目,每一大类中都有难度不同、形式不同的题目。每一个题目根据难度差异设置不同的学分,学生要分别从每一个大类中选择一至多道题目,完成一定的总分。这样就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选择多种不同分数组合。以“说”这个类别为例子,一分题和课文内容有关,包括:“说说你最喜欢课本中哪一首诗歌,它的内容是什么?”二分题和课外阅读有关,包括:“哪些诗歌和《清平乐·村居》一样也展现田园风光呢?能说说它们的内容吗?”三分题不仅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还要求其总结归纳,如:“你觉得田园类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大,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组织学生完成“超市作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而教师也能根据学生选择的作业项目分析其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有助于调整该学生的隐性分层。

在隐性分层中,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了解,悄悄對学生进行分层,但是在学生的心中,自己和他人的地位其实是一样的。这种分层方法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但是同时又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尝试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实际上起到了分层教学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隐性分层,并设计与之有关的各种教学策略,则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长。

李景宏,安徽省寿县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小班化隐性赏析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