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塞鼻罩交替法对预防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所致鼻损伤的效果

2020-05-12踪静婷

关键词:鼻部鼻塞胎龄

踪静婷, 张 玲, 周 伟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在患者有自主呼吸情况下持续地给予正压通气。NCPAP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湿肺、肺水肿、胎粪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等新生儿危重病症[1]。如护理不细致,鼻塞固定过紧可引起鼻部皮肤损伤等并发症。鼻塞、鼻罩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无创呼吸机与患儿间的连接界面,与患儿鼻部皮肤直接接触,在治疗和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鼻塞鼻罩交替法在预防早产儿使用NCPAP所致鼻损伤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生儿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使用NCPAP治疗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胎龄30~36周龄;②首次治疗在出生后0~7 d。排除标准:①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系统先天畸形(气管食管瘘、后鼻孔闭锁、腭裂等);②在住院期间由于家长主观意愿或病情危重而要求出院的患儿。将90例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鼻塞组、鼻罩组和交替组,各30例。鼻塞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胎龄(34.48±2.30)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 278.52±331.02)g;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20±2.50)分,5 min Apgar评分(8.20±1.40)分。鼻罩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胎龄(33.45±3.04)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 423.04± 232.41)g;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40±2.40)分,5 min Apgar评分(8.50±1.60)分。交替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胎龄(34.76±2.11)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 478.12± 240.12)g;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56±2.58)分,5 min Apgar评分(8.68±0.77)分。3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3组患儿无创呼吸机均选用美国康尔福盛(Carefusion)公司生产的婴儿无创呼吸机,(型号SiPAP),均采用Infant Flow婴儿流量系统。无创通气模式均设置为NCPAP模式: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为4~6 cm H2O、氧浓度21%~60%、流量6~8 L。对每组患儿鼻部情况进行评估,清洁鼻腔及气道。鼻塞组的人机连接界面选用短的双鼻塞,根据患儿体质量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根据鼻小柱间距及鼻孔大小,裁剪“H”形水胶体敷料贴于鼻部。鼻罩组均选用鼻罩,根据体质量选择使用大小合适的鼻罩,裁剪“倒心”形水胶体敷料贴在鼻部。鼻塞及鼻罩材质相同。此2组患儿需每4 h取下鼻塞/鼻罩,进行鼻部间歇减压5 min,减压时鼻塞/鼻罩放于鼻部上方,并观察及记录鼻部皮肤情况。交替组的人机连接界面先选择鼻塞通气,4 h后换为鼻罩通气,每4 h鼻塞、鼻罩交替进行,交替时间歇减压5 min,“H”形及“倒心”形水胶体敷料贴于鼻部。间歇减压时密切观察患儿,当血氧饱和度(SpO2)<90%时立即恢复持续正压通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NCPAP治疗时间及NCPAP治疗12~24 h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3组均每4 h观察、记录鼻部损伤情况,记录Ⅰ期(持续红斑)、Ⅱ期(浅表溃疡)、Ⅲ期(坏疽)的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患儿鼻部损伤情况比较

3组患儿鼻部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鼻部损伤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鼻塞组(33.33%)和鼻罩组(36.67%),见表1。

表1 各组鼻部损伤情况比较[n(%)]

2.2 3组患儿NCPAP治疗时间、NCPAP治疗12~24 h后动脉血气比较

3组NCPAP治疗时间及NCPAP治疗12~24h后动脉血气P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通气效果相关指标比较±s)

3 讨论

NCPAP的应用使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使用大大减少[3],近年来已成为治疗早产儿各种呼吸疾病的主要方式[4]。NCPAP虽然具有维持功能残气量、提高氧合及肺顺应性、减少或避免呼吸暂停发生等优点,但国内外使用NCPAP引起的鼻损伤仍有报道[5-8]。患儿在接受NCPAP的方式进行治疗时,通常使用短的双鼻塞连接患儿与治疗器械,鼻塞的主要成分为硅胶,质地相对柔软,可将其直接插入到患儿鼻孔当中[9]。但鼻塞要深入鼻腔,严密贴合鼻孔,形成完全密闭系统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且鼻塞对鼻中隔的压迫不易观察,易被鼻腔分泌物堵塞,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皮肤娇嫩,长时间的紧密固定,极易造成鼻孔、鼻唇沟及鼻中隔等受损。损伤不仅造成鼻部皮肤黏膜医源性损伤感染,延长住院时间,而且给患儿带来痛苦,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7]。本研究结果显示,鼻塞鼻罩交替法可有效降低鼻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3组患儿均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鼻部,每4 h取下鼻塞/鼻罩间歇减压5 min,鼻塞组及鼻罩组患儿鼻部损伤的发生率接近,都出现了Ⅱ期鼻部损伤,而使用鼻塞鼻罩交替法的患儿未出现Ⅱ期鼻部损伤。这是由于鼻塞鼻罩压迫的鼻部位置不同,鼻塞组皮肤损伤部位绝大部分在鼻中隔的内侧和鼻小柱,鼻罩组皮肤损伤部位绝大部分在鼻中隔与人中连接处及眉间[2],而鼻塞鼻罩交替使用可使受压局部得到有效缓解,起到有效预防鼻部损伤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鼻部鼻塞胎龄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