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020-05-12孙慧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骶髂符合率软骨

孙慧

(中信中心医院 放射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多伴有脊柱中轴关节、骶髂关节受累,骶髂关节炎是其早期常见临床症状,病程发展较缓慢,若治疗不及时发展至晚期会导致肢体残疾[1]。因此,临床给予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S的重要手段,其中CT诊断价值确切,敏感度高,可准确诊断骶髂关节炎分级。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等优点,可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解剖结构、病变特征,诊断准确度高[2]。本研究探讨MRI检查对AS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中信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3~49岁,平均(32.58±4.68)岁,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3.2~7.3分,平均(5.58±0.82)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中信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AS;(2)表现为腰痛、乏力,早晨起床背部脊柱持续僵硬时间≥3个月;(3)腰椎活动困难;(4)胸廓活动度降低。排除标准:(1)因牛皮癣关节炎、Reiter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AS;(2)合并恶性肿瘤;(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

1.3 检查方法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单螺旋CT仪(美国GE公司,型号:F1)扫描于骶髂关节横轴位,层厚、层距均为5 mm,扫描基线为骶髂关节上缘,自上而下扫描。MRI检查:采用东软医疗自主创新研发的NSM-S15 1.5 T超导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床面长轴中线与人体正中矢状面一致,行斜冠状面与轴位扫描,层厚为4 mm;扫描序列与参数设置为a常规自旋回波(SE)T1WI序列,TR=500 ms,TE=15 ms,层间距=1.0 mm,矩阵217×256,采集2次;b快速自波回旋(TSE)T2WI序列,TR=3 000~3 500 ms,TE=90 ms,矩阵256×256,采集4次;c抑脂T2加权、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TR=1 000 ms,TE=50~60 ms,矩阵192×256,采集4次。

1.4 骶髂关节炎分级标准CT分级:无异常为Ⅰ级;可疑病变,关节面轻度模糊为Ⅱ级;软骨下微小囊变,关节面明显硬化、模糊为Ⅲ级;关节间隙距离缩小,囊变部位增多,关节面弥漫性硬化且呈锯齿状为Ⅳ级;软骨韧带囊变,骨质疏松具有广泛性,骶髂关节完全骨性强直为Ⅴ级。MRI分级:无异常为Ⅰ级;关节面不完整,且关节软骨下有骨髓水肿、炎症为Ⅱ级;髂骨、骶骨内压脂高信号表达,关节面明显侵蚀硬化,关节软骨中断为Ⅲ级;骨髓水肿明显,关节间隙变窄为Ⅳ级;完全强直为Ⅴ级。Ⅱ~Ⅲ级为早期骶髂关节炎,Ⅳ~Ⅴ级为晚期骶髂关节炎。

1.5 观察指标(1)MRI、CT检查AS骶髂关节炎结果。(2)MRI、CT检查诊断AS骶髂关节炎符合率。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CT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MRI、CT检查结果(n)

2.2 诊断符合率MRI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符合率[97.67%(42/43)]高于CT[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晚期骶髂关节炎符合率为97.30%(36/37),CT诊断晚期骶髂关节炎符合率为94.59%(35/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骶髂关节炎总符合率[97.50%(78/80)]高于CT[86.25%(6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S病因复杂,且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确诊AS时多为晚期,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反复性发作,难以根治[3]。

AS最先侵犯部位为骶髂关节,表现为弥漫增生性滑膜炎,典型病变特征为非特异性滑膜炎;由于脂肪浸润与纤维软骨自身免疫性炎症作用,增加滑膜血流、血管通透性,破坏软骨及其组织,明确骶髂关节炎及病变程度有利于提高对AS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治疗。影像学CT、MRI检查是诊断AS的主要手段,准确度高。CT具有较高空间分辨能力,可有效避免组织干扰重叠;CT诊断早期AS微小病变较敏感,能分析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程度与范围。但CT扫描层面较厚,部分AS关节软骨异常、骨髓内水肿可能显示不足,易发生漏诊[4]。本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符合率高于CT,MRI诊断骶髂关节炎总符合率高于CT。MRI检查可检出结合部软骨形态、骶髂关节骨膜的细微变化,同时能检出CT无法检出的脂肪沉淀、渗出、水肿、骨质硬化等病变,组织分辨率更高,临床诊断准确度、符合率较高,有利于临床早期确诊,并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干预治疗[5]。

综上所述,MRI检查AS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骶髂符合率软骨
骶髂关节错缝症推拿手法复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DCE-MRI 及DWI 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价值观察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骶髂关节结核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