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中丘陵地区聚落空间格局与民居建筑研究
——以遂宁市凤凰咀村为例

2020-05-12欧阳文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院落民居

欧阳文, 程 鹏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

四川盆地按照方位可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 按照地形又可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以及川东平行岭谷3个部分. 川中丘陵是我国典型的方山丘陵区,又名盆中丘陵,面积约8.4万km2,遂宁市大部位于其范围内. 该地区以丘陵广布、溪沟纵横为其显著特征. 不同于四川省其他大部地区,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居建筑与聚落风光,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与高超的营建智慧(图1). 针对该地区民居建筑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研究. 但在丘陵地区聚落空间格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遂宁市凤凰咀村地区聚落格局和民居建筑的研究尚属空白.

1 凤凰咀村环境概况

凤凰咀村位于遂宁市船山区沙河镇,属于川中丘陵中北部地区,该地区地表经涪江及其支流切割后,丘陵起伏,沟谷迂回,丘谷高差在50~100 m. 紫红色砂岩和泥岩经侵蚀剥蚀后常形成坡陡顶平的方山丘陵或桌状低山,丘坡多呈阶梯状,多达3~4级. 该地区冬暖春早,是四川热量较高地区,本区年均温16 ℃~18 ℃,10 ℃以上活动积温5 500 ℃~6 000 ℃,无霜期280~350天. 同时,降水不足又是该地区另一特征,年降水量仅900~1 000 mm,冬干春旱明显,其中,春旱频率高达60%,是四川著名旱区. 红层地区地下水贫乏,广大丘陵地区田高水低,故干旱为本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

从地形上来讲该地区属于山脚平坝地形. 村庄聚落位于沟壑深处,三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村中部有一水潭,自然风景优美,具备典型的丘陵地区地貌和自然环境特征. (图2)

2 聚落空间格局

2.1 选址与分布:背山面水,择高而居

川中丘陵地区的聚落,受地理条件限制,往往分布在丘陵之间相对平整的土地上,也就是山脚平坝区域,在当地称作坝子.

相较于山脉,丘陵高度多在50~100 m,却往往有较大的坡度,这对于建造房屋和耕作灌溉来讲都十分不利. 所以,坝子,这种存在于丘陵之间的平坦之所,不仅提供了相对较大且肥沃的可用于农作物耕种的土地,也提供了较大的民居建设用地. 同时还更加接近沟壑中的溪流,方便日常生活与土地灌溉.

凤凰咀村就处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脚平坝区域,聚落中的水潭与溪流是当地村民生活与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其民居建筑也沿着水潭与河流分布(图3左).

丘陵深处风速小,静风频率较高,为了争取更多的流动气流,当地居民建筑在建造时充分考虑了对该地域内的微气候风的利用. 微气候风,指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由于温差导致的仅在该区域内活动的流动空气,主要指山谷风和水陆风[1]. 由于山坡和坡谷,水体和土壤之间存在比热容差值,在同一时间,两者间会产生温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便会形成小规模空气对流. 而且,不同于我国大多数民居建筑南向的布局方向,当地民居建筑往往选择避开南向建造,以期在高温低湿的自然环境中获得适宜的室内环境. 所以对凤凰咀村的民居建筑来讲,对微风的需求胜于对阳光的需求,故其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朝向,而顺应于微气候风向.

受地质特点与地形坡度较大的影响,遂宁地区属于洪涝灾害易发地区. 为避免偶有发生的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民居建筑往往会以成组团的形式营建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平缓土地上. 这类台地多是山脚下相对平缓的山坡延伸部,一般高于谷底5~10 m,能够避免大多数洪涝灾害的影响,平缓的台地也更易建造施工. 同时,在台地上建造建筑也方便在建筑物周边进行家畜养殖和小规模耕种. 加之微气候风与传统文化中对 “负阴抱阳”重视与追求,便形成了背山面水、择高而居的聚落选址与分布特征(图3右).

2.2 空间格局:随形就势,组团聚居

聚落主要是由民居建筑以及其间耕地和道路构成的整体物质空间. 聚落的空间格局,即是这些要素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统称[2].

在川中丘陵地区,凤凰咀村与大多数传统聚落一样,既不临近大江大河,也不便修建道路. 所以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聚落的规模往往较小,多在50~100户. 且由于其选址与分布上的特点,这些聚落往往呈现出与自然相容的特征,极具有机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意向.

受地理条件限制,当地无法形成大型居住组团. 村民灵活地将耕地和民居建筑两大元素以较小的组团形式来营建聚落(图4左). 民居建筑组团规模多在7~15户,分布于水潭东西两侧以及东北侧山坡上. 组团内民居建筑之间通过微地形高差或低矮灌木分隔,少有院墙. 民居建筑多顺应地形建造,依山傍水,随形就势. 组团之间为耕地,形状大小不一. 每户之间的小路在民居建筑选址的基础上发展. 耕地的位置较建筑更邻近水源. 民居建筑散布于缓坡之上“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依山傍水、隔水相望”,户间小路将各民居组团依次串联. 田地、树林,与民居建筑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形成了“山- 水- 屋- 田”的田园景象. 体现了随形就势,组团聚居的空间组织特征(图4右).

3 民居建筑

3.1 院落空间布局:灵活开放

灵活与开放是当地院落空间最大的特点. 院落即是指四面由围墙或篱笆以及建筑物围合而成的空间. 可见“围合”是院落的最主要特征. 不同于传统中国民居院落内向型的性格,当地民居院落多以通透的篱笆或矮墙围合,个别情况甚至不做围合,具有鲜明的外向特质.

院落其形制灵活多变,有图中所示若干种空间类型(图5,棕色区域所示即位晒坝,红色箭头为进入建筑的方向). 同时,丘陵地区民居建筑及其院落在竖向高度上的分布也极其灵活. 各民居院落多充分利用地形上的高差、植物、道路等元素彼此分隔,仅有少数院落通过矮墙进行分隔.

晒坝作为当地特色的室外活动空间与村民日常起居的场所,主要承担着3种实际功能:晾晒农作物以及衣物;饲养鸡、鸭和狗等畜生;与家人以及邻居进行日常生活起居和交流[3]. 晒坝是当地民居院落的核心组成部分. 晒坝与民居建筑的平面位置关系有平行和包围两种. 院落内部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竖向高差变化,民居建筑、晒坝和门前田地多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图6).

3.2 建筑平面与功能组织:简洁清晰

从建筑单体来讲,当地的民居建筑平面简洁,由此带来了清晰而灵活的内部功能组织(图7).

当地民居建筑平面形制主要包括:原型民居建筑、一字型民居建筑及其拓展型(L型和C字型)民居建筑. 原型为三开间一进深的平面形制,也存在四到六开间的情况. 高度不超过二层,主要为一层(图7右).

原型民居建筑的明间都为堂屋,堂屋是当地民居建筑中的核心,相当于现代城市住宅中的玄关、客厅、起居室加餐厅. 首先堂屋是进入任意其他房间的必经之路,是建筑的内部交通枢纽. 通常情况下原型建筑存在堂屋正面外墙向内后退900 mm的情况,平面形成 “凹”字形. 堂屋右侧,一般会根据居民的实际使用需求分隔为2~3个房间,少数不做分隔. 功能主要包括炊事、储藏以及卫浴,少数家庭还会将一部分作为牲口的饲养空间,这种情况下,该部分空间一般都有直通室外的通道供牲口出入. 左边的房间往往为屋主人的卧室(图7左).

当一层的建筑不能满足多人居住要求时,通常做法是在室外加建一部分空间用作厨房. 厨房部分外移后,右侧房间也成为卧室,从而形成了L与C字形建筑平面. 二层的民居建筑从单层发展而来,将楼梯设在堂屋后部,平面无其他变化. 二层中间一间(堂屋正上方的房间)有相当情况是开敞的,用作农作物或衣物的晾晒平台,有些家庭在这个空间饲养一些禽类. 两侧房间多为卧室或储藏室(图7左).

3.3 单体建筑建造

3.3.1 结构体系

当地民居建筑普遍采用石木穿斗式的梁架体系,属于一类变种的穿斗式梁架体系. 竖向结构为石柱与木柱,水平结构全部为木梁(图8).

在石柱与木梁相接处,做法较为简单,一般采用石柱掏洞、木梁贯穿的方式交接. 石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00 mm×200 mm的正方形,外侧一圈石柱的截面为“工”字形,以便将青石板墙裙卡在两柱之间. 建筑每组排架之间的距离(开间宽度)多为3 600 mm,进深为900 mm的整数倍,并依据房屋高低而变化. 建筑内部柱子与外墙柱子为石柱与木柱交替设置,不同的是内部木柱落地,外墙木柱落在墙裙上.

该地区民居建筑从结构体系上讲,具有一定广义四川民居的特点,但多是小体量单层建筑. 其穿斗式的梁架体系形成了相对紧密又规则的室内空间. 这在四川地区是相对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

3.3.2 建造模数

当地民居建筑在平面和立面上存在一定的模数规律(图9).

平面上,建筑的开间宽度,即两柱中心距离,一般为3 600 mm. 房间进深长度没有固定值,其进深距离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以900 mm的幅度增减,即进深距离为n900 mm(n为大于等于6的整数).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房屋进深为7 200 mm,最小为3 600 mm. 一般明间开门侧外墙会比其他开间外墙向内后退900 mm,形成一个“凹”字形平面形式(图9上).

立面(尤其是山墙面)也体现出严谨的模数规律. 山墙宽度等于房间进深距离,即n900 mm(n为大于等于6的整数). 山墙上的柱(不论石柱还是木柱)间距为900 mm,最外侧两根柱和中间的柱子为石柱,其他皆为一根石柱一根木柱交替布置. 外墙下部的石质墙裙也有规范的尺寸,一般为900 mm×1 400 mm的矩形. 建筑高度的模数规律并不严格,存在一些变化,大致存在以下规律:单层建筑的高度为层数×2 500 mm+2 500 mm,双层建筑的高度大致为3 000 mm+2×2 500 mm. 屋顶出檐长度大于散水宽度,即大于1 000 mm±200 mm.

3.3.3 建筑构造

当地民居的屋顶与墙体构造颇具特色.

屋顶作为建筑垂直方向上的外围护结构,是建筑物接受太阳辐射的最首要因素. 川中地区干旱炎热,尤其在夏季,由于屋顶通过热辐射传递到室内的热量可观.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民居建筑的屋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屋面构造做法.

一般情况下,瓦屋面构造通常包括四个层次:结构层(檩条与椽条)、保温层、防水层(泥土与草秆)和保护层(瓦). 但当地民居建筑的屋面通常只包括其中的两个层次,即结构层与保护层. 具体做法是:先在立柱上面架檩条,再在檩条上承椽条,之后在两椽条之间放置仰瓦,最后将俯瓦盖在两仰瓦之间的缝隙之上(图10)[4]. 由于没有保温与防水层存在,室内额外的热量就可以通过瓦片之间的缝隙排出室外,形成循环气流,非常利于通风散热除湿,加之当地建筑几乎不在屋顶之下设天花(彻上明造),循环气流便可以使整个室内空间不至过于闷热.

除屋顶以外,外墙是温差传热的第二因素. 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墙既需要兼具较低的蓄热系数和较强的透气性,才能保证一个相对干燥舒适的室内环境. 因川中丘陵地区盛产竹木,当地村民利用竹木和泥土为材料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墙体,竹篾夹泥墙.

其做法是,在建筑的主体构架之间编好竹篾,竹篾卡在上下两端的枋和两侧的柱之间,然后在竹篾内外抹泥,泥里面还会掺和适当的碎秸秆和谷壳,在抹泥之后,待泥稍稍干之时抹石灰,这样做出的墙体厚度大概在30~50 mm(图11)[5]. 竹篾夹泥墙有较好的热工性能,能够较快地平衡室内温度至室外温度. 在天冷时又由于其较小的传热系数而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特殊的做法还使其形成了孔隙率较高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够保证一个较为干爽的室内湿度. 在当地,竹篾夹泥墙是最主要的墙体做法,还存在少数建筑实例采用木板墙和竹编墙.

彻上明造的通风屋面以及竹篾夹泥墙是当地民居建筑中较为特色的两种构造做法,展现出当地居民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时所表现出的智慧. 加之其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建筑构件的模数规律,使其不管是在建造施工和材料获取方面都能以较低的成本建设,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建筑物对当地气候的适应力.

3.3.4 建筑材料及细部

凤凰咀村民居建筑整体简洁大方. 与所有中国传统建筑一样遵循三段式构图:基座、墙体和屋顶[6].

基座由当地青石板制成,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墙体有三种元素:青石制作的石板墙裙、抹灰的白色竹篾夹泥墙,以及穿插两者之间的木柱木枋. 该地区民居建筑非常独特的一点,是广泛使用石材做柱,承托二层楼板及屋顶. 这样的做法,多是为避免地面返潮导致木质结构腐败松散而产生危险. 尽管木材在当地十分易得,但建筑物外部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全部由石材制作. 墙面上与地面连接的柱子都为石柱,木柱则立于墙裙之上,不与地面接触.

屋顶多为灰色青瓦覆盖的双坡悬山屋顶,以木质椽子和檩条来支撑,覆盖整个建筑.

从细部上看,当地民居建筑朴实简洁. 在其梁柱交接处,多直接采用石柱掏洞、木梁贯穿,再将不加以修饰的斜撑加固的构造做法;窗栅多直接用平行木条做成;屋顶与墙体的构造做法虽然考究但不加以额外的修饰.

4 结论

凤凰咀村聚落和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川中丘陵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风俗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7]. 本文以凤凰咀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现有研究成果,对川中丘陵地区的聚落空间格局与民居建筑的特色,进行讨论与概括. 在聚落空间格局方面,受当地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该地区聚落的选址与分布呈现出“背山面水,则高而居”的规律;并形成了具有“随形就势,组团聚居”特点的空间格局. 在民居建筑方面,该地区民居建筑的院落没有固定的形制,具有灵活开放的布局特色;建筑的平面与功能组织简洁清晰;建筑利用当地易得的材料以明确的模数规律建造;并普遍采用独特的屋顶与墙体构造做法,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些聚落格空间局和民居建筑上的特点,体现了其对川中丘陵地区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强大的适应力,对于今天在该地区进行的民居建造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院落民居
基于改进Unet++的丘陵地区耕地地块深度分割与提取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八一作品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院落春秋
院落春秋
丘陵地区预制场施工管理之我见
丘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