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缘(下)

2020-05-11宋思刘颖

现代世界警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弗莱明罗杰爵士

宋思 刘颖

“你说的是哲学意义上的正义吗?”弗莱明太太不太明白罗杰先生的意思。“是的,琼·贝雷斯福德可不是一般人。这一点,才最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我无法相信,她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她是个好女孩,只是铜臭味有点儿重。当然,想想她们家的财富,也就不足为怪了。或许她只是觉得好玩,想捉弄一下她的丈夫罢了。我一直觉得,琼是个很讲究的人,罗杰先生。我的意思是,一个闭口不谈荣誉和真理的人偶尔耍点儿小手腕,可能并不稀奇。但琼不是,她总说这么做不合适,有失尊严。话说回来,她也为自己的小手腕付出了代价,不是吗?可怜的女孩!同时,这也印证了那句古话,不是吗?”

“什么古话?”罗杰先生还没能从对方的长篇大论中回过神来。

“还能是什么,就是静水流深呗。琼的确非常冷静和理智,我得承认。”弗莱明太太叹了口气,显然,在社交场合,过于冷静也不是什么好事,“我是说,她把我都骗过去了。也许,她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坦诚,那么值得尊敬。而且,这不由得会让人想,女人在这种小事上也要欺骗丈夫,那么——哦,啊,我并不想说琼的不是,何况她人都不在了,可怜的宝贝儿,但她毕竟不是圣人,不是吗?”弗莱明太太急于撇清话语中的暗示,“心理学真是门有趣的学问,不是吗,罗杰先生?”

“有时的确如此。”罗杰先生口气有些严肃地说,“你刚才提到了威廉姆爵士,你认识他吗?”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弗莱明太太对罗杰先生提及的这个人不太感兴趣,“可怕的男人,总在追逐不同的女人。一旦厭烦了,就毫不犹豫地甩掉。至少,”弗莱明太太急忙补充道,“我是这么听说的。”

“如果女人并不想分手呢?”

“天哪,那我就不知道了。我想,你应该听说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了吧。”弗莱明太太急切地开始讲述,脸上的红晕看上去不太自然。“他最近跟一个叫布莱斯的女人打得火热。你知道,这个女人的丈夫是做汽油生意或别的什么营生的。他们大概是三周前开始的。从某个角度来论,威廉姆爵士怎么说也得对琼·贝雷斯福德的死负些责任。这或许能让他清醒一点。但事实上,他——”

这时,罗杰先生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很遗憾你那晚没有跟贝雷斯福德夫妇一道去皇家剧院。若是你在那里,琼就不会跟丈夫打赌了。”罗杰先生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随口问道,“我想,你当时不在场吧。”

“我?”弗莱明太太觉得有点儿奇怪,“我的天,没有啊。我那晚去看滑稽戏去了。贾维斯托克太太在穹顶剧院订了一个包厢,邀请我和他们一起看戏。”

“哦,是的。不错的滑稽戏,不是吗?《永恒的三角》那一幕真是妙极了,你不觉得吗?”

“ 《永恒的三角》?”弗莱明太太不很确定地重复道。

“是的,在上半场。”

“哦,我没能赶上。说起来有点失礼了,我那晚迟到了。不过,”弗莱明太太有些懊恼地说,“我好像干什么事都会迟到。”

罗杰先生巧妙地让接下来的话题都紧扣着剧院进行。到两人告别时,他已经成功打听到了弗莱明太太手里存有贝雷斯福德太太和威廉姆爵士的照片,并获准可以使用

它们。

弗莱明太太一走出视线,罗杰先生就赶紧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弗莱明太太家而去。他想马上拿到照片。这样一来,他就无需再次忍受弗莱明太太的唠叨了。

弗莱明太太家的女仆并不觉得他的要求有什么不妥,没有说什么,就把他带到了会客室。会客室的角落里摆放着一排银质相框,都是弗莱明太太朋友的照片。

罗杰先生兴致勃勃地端详了一番,最后拿走了六张而不是他声称的两张照片。它们分别是威廉姆爵士、贝雷斯福德太太、贝雷斯福德先生、两个看上去与威廉姆爵士同时代的陌生男子以及弗莱明太太本人的照片。罗杰先生往往喜欢把事情复杂化。

那天接下来的时间里,罗杰先生马不停蹄,四处奔走。

这在弗莱明太太看来,不仅不可理喻,还觉得毫无意义。

罗杰去了一趟图书馆。查完资料后,乘出租车来到东盎格鲁香料公司,说是要找一位名叫约瑟夫·哈德威克的先生。当被告知总公司及所有分公司都没有这个人时,他感到很困惑。咨询了很多关于这家公司和其分公司的问题后,总算决定放弃这一线索了。

紧接着,他又来到著名的梅瑟斯·威尔&威尔逊咨询公司。这家公司的宗旨在于维护个人的贸易利益,并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罗杰先生自我介绍说,他是公司顾客,有一大笔钱打算投资,并填写了一些有着“绝密”字样的咨询表。

然后,他又来到了位于皮卡迪利大街的彩虹俱乐部。他毫无愧色地跟门房介绍说,他是伦敦警察局的。接着,问了几个与惨案有关的问题。“我想,威廉姆爵士——”最后,他像是随口一问道,“没有在这儿吃过晚餐,对吗?”

很明显,罗杰先生猜错了。威廉姆爵士每周有三个晚上,晚餐都是在俱乐部吃的。

“但那天晚上,他不是在这里吃的晚餐。”罗杰先生漫不经心地说道。

门房并不这么认为,而且非常确定。他对此记得很清楚,还找来服务生证明自己的话。虽然时候不早了,但威廉姆爵士的确是在这儿吃的晚餐,而且一直待到9点多才离开。服务生还记得,威廉姆爵士那天晚上也是在这里度过的。或者说,他至少在这里度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大约半小时后,他还给大厅里的威廉姆爵士送过一杯威士忌苏打酒。

离开俱乐部,罗杰先生乘上出租车,来到了莫顿公司。他像是想要印刷一种特殊的信纸。他详细地、不厌其烦地跟柜台后面的小姐描述了自己的要求。小姐递过来一个样品簿,让他挑选自己中意的类型。

罗杰先生扫了一眼样品簿,喋喋不休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介绍他来莫顿公司的,说他正好身上带着这个朋友的照片呢。“事情可真是巧,不是吗?”

那位小姐也承认,真是这么巧了。

“我想,我朋友最后一次来这里,大概是两周之前了。”罗杰先生一边说,一边取出了照片,“你认识他吗?”

虽然不太感兴趣,但小姐还是接过了照片。“哦,是的,我记得的。他订了一些信纸,对吧。他是你的朋友啊。世界真是太小了。那种信纸现在卖得很好。”

回家吃了晚餐,罗杰先生又走出了家门,闲逛着来到皮卡迪利大街。路过圆形广场,脑子在飞速运转。他习惯性地停留在穹顶剧院门外,端详着挂在那里的新滑稽剧的海报。然后,他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来到了杰明街,正站在皇家剧院门口。他看了一眼《尖叫的头盖骨》的广告。上面写着,此剧八点开始。他看了看手表,8:29。觉得还有时间来解开心中的谜团,便走进了剧院。

第二天一大早——至少对罗杰先生来说,时间还早——罗杰先生来到警察局,找莫斯比先生。

“莫斯比,”他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我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帮我找两个出租车司机吗?一个在贝雷斯福德案发生前一晚,大约9:10的样子,将一位客人从皮卡迪利圆形广场或附近什么地方送到了南安普敦街的尽头。另一个走的是相反的路线。他来时的情况我说不准;或许只有回去时乘了出租车,我也不太能确定。总之,你帮我查查,好吗?”

“为什么要查这个,罗杰先生?”莫斯比觉得奇怪。

“要推翻一个有趣的不在场证明。”罗杰先生平静地回答道,“另外,我知道是谁给威廉姆爵士寄的巧克力了。我正在帮你找证据。你那里一有消息,就给我打电话啊。”说完,他就自顾自离开了,留下莫斯比在那里目瞪口呆。

那天接下来的时间里,罗杰先生显然想要做的就是去买一台二手打字机,还非得是汉密尔顿4号。店员努力劝说他考虑其他品牌,却被他断然拒绝,说一个朋友极力推荐的就是汉密尔顿4号。还说朋友三周前刚买了一台,或许就是在这里买的。

“不是吗?过去三个月都没有卖出过汉密尔顿4号?那太奇怪了!”

但有一家店上个月的确卖出过一台汉密尔顿4号。事情变得越发怪异起来。

4:30,罗杰先生回家,等待莫斯比先生的电话。5:30,电话来了。

“一共找到了十四个出租车司机,都在我的办公室。”莫斯比说话的语气很不耐烦,“你想让我拿他们怎么办?”

“我马上赶过来,警探。”罗杰先生郑重其事地说道。

不过,罗杰先生与十四个司机的会面非常简短。他向所有司机出示了一张照片——尽量不让莫斯比看到——问他们是否见过这个人。其中,九个人毫不犹豫地说见过。

看到罗杰点了点头,莫斯比叫他们下去,自己则坐在办公桌前,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罗杰先生随意坐在椅子上,晃动着双腿。不经意间,口袋里一张照片正面朝下,掉在了桌子下面。

莫斯比看到了,却没有想要伸手去捡。

“现在,罗杰先生,”莫斯比说,“或许愿意告诉我了,你到底在做什么?”

“当然,莫斯比!”罗杰先生温和地说道,“这是你的工作。你知道的,我的确侦破这个惨案了。这就是证据。”他从记事本里取出一封信,递给警探,“你看,这跟冒充梅森公司的那封信相像吗?”

接过信去,莫斯比研究了一会儿,又从抽屉里拿出那封伪造的信,仔细比较起来。“罗杰先生,”他严肃地问道,“你这是从哪儿弄到的?”

“从圣马丁街的一个二手打字机行。一个月前,这台打字机被一个不知名的客人买走了。他们也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机器修好后,他们用了一段时间。要弄到这些样品,并不难。”

“那台机器在哪儿呢?”

“哦,应该在泰晤士河底吧。”罗杰先生微笑道,“听我说,凶手真的懂得相机行事。不过不要紧,我有证据。”

“是的,到目前为止,都能说得通的。”莫斯比不得不承认,“梅森公司的信纸呢?”

“那个啊,”罗杰先生冷静地说,“是从莫顿公司的样品簿上撕下来的。当时看到信纸发黄的边沿,我就是這么猜测的。我能证明凶手见过那个样品簿,其中一页显然跟那张信纸一模一样。”

“太好了!”这次,莫斯比显得真诚多了。

“为什么要找出租车司机呢?因为凶手有不在场证明需要推翻。你也听到了,9:10~9:25,也就是包裹寄出的那段时间里,凶手一定去过附近了。去的时候,也许乘坐的是公共汽车或地铁。但我猜测,他回来的时候,一定坐的是出租车。否则,时间会来不及的。”

“凶手是谁,罗杰先生?”

“我口袋里那张照片上的人。”罗杰先生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冷淡。“另外,你还记得我那天说的最佳电影片名——《侦破的机缘》吗?机缘再次发挥作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邦德街遇上了一个愚蠢的妇人。据她不经意透露出来的信息,我立刻猜到了寄送威廉姆爵士巧克力的人是谁了。当然,原本还有其他可能性的,但我都一一证实了。就在那条街的人行道上,我一下子想明白了整桩案件的来龙去脉。”

“凶手到底是谁,罗杰先生?”莫斯比再次问道。

“设计太巧妙了!”罗杰先生像是在说梦话,“才刚接触案件,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犯下的所有错误都是凶手事先设计好了的。”

“什么错误?”莫斯比问。

“我们都以为凶手的谋杀计划失败了,都以为凶手把人给杀错了。这才是最精彩的部分:谋杀计划完美实施,没有所谓的误杀,死者正是凶手的谋杀对象。”

莫斯比听了,张口结舌。“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罗杰先生?”

“贝雷斯福德太太原本就是谋杀计划的真正目标。这就是整个计划的过人之处,一切都被预先料到了。威廉姆爵士把巧克力送给贝雷斯福德先生,看起来再自然不过了。凶手早就料到了,我们会重点调查与威廉姆爵士相熟的人士,而非死者身边的人。或许,凶手也许早就料到,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此案乃女性所为。”

莫斯比先生迫不及待地拿起照片:“天啊,罗杰先生!你的意思是——作案的是威廉姆爵士本人?”

“他想摆脱贝雷斯福德太太。”罗杰先生接着说,“毫无疑问,开始的时候,他是真心喜欢她的。不过,自始至终,他最在乎的都是她的钱。问题在于,她过分在意自己的财产。他需要那些钱,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迫切地需要。这么说来,他的杀人动机是毋庸置疑的。他投资过的所有公司我都罗列出来了,全都入不敷出。他赔光了自己的钱,必须想法弄到新的财富。”

“至于让我们困惑不已的硝基苯,真相很简单。我查了一下,发现除了你告诉我的那些用途,硝基苯大多用于制作香料。他在香料行业也有投资,那就是东盎格鲁香料公司。他由此得知硝基苯的毒性,不过是轻而易举。我当然知道,他并不需要从这家公司获取毒药。他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多了。我想,毒药是他亲自制作的。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苯和硝酸发生反应后,就能产生硝基苯。”

“但是,”莫斯比先生还是有疑惑,“但是,威廉姆爵士——是伊顿公学毕业的。”

“威廉姆爵士?”罗杰先生语气尖锐地说,“谁说凶手是威廉姆爵士了?我说凶手的照片就在我的口袋里。”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照片,好让警探看个清楚。

“天啊!是贝雷斯福德先生!贝雷斯福德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贝雷斯福德对快乐的生活还心存向往。”罗杰先生的语气更加温和了,“他想摆脱妻子,又不想放弃她的金钱。于是,他设计了这场谋杀,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前想到了。为了逃避可能针对他的任何怀疑,他制造了一个最佳的不在场证明。他带妻子去皇家剧院看戏,在首次幕间休息时溜了出去。我昨天晚上亲自去看了那部戏剧,就是想知道首次幕间休息的确切时间。他快速来到斯特拉德街,寄出包裹后,马上乘坐出租车回到剧院。幕间休息只有十分钟,但就算他晚到几分钟,也不会有人注意的。

“其他谜团也相继解开。他知道,威廉姆爵士每天上午10:30都会去俱乐部。他的这个习惯由来已久,从未变过。他知道,只要自己稍加暗示,威廉姆爵士就会把巧克力送给他。这是人之常情。他当然知道,案发后,警察一定会先从威廉姆爵士这一错误的线索开始侦查。同时,他还特意留下了巧克力包装纸和那封伪造的信。它们不仅可以转移警察的注意力,还能嫁祸于某个不知名的疯子。”

“你太聪明了,罗杰先生!”莫斯比不得不叹服道,“真是太聪明了!那位女士到底跟你说了什么,让你转瞬之间就想明白了这一切?”

“其实,她并没有说什么。应该说,我是从她话里话外的信息推导出来的。她说,贝雷斯福德太太早就知道那个赌约的答案了。由此,我开始怀疑,像贝雷斯福德太太那样的人,是不太可能去打一个已有答案的赌的。我想,她并没有打赌。也就是说,她根本没跟她丈夫订什么赌约。由此可以知道,贝雷斯福德先生在撒谎。他之所以撒谎,不过是想找到一个获得这盒巧克力合情合理的借口。毕竟,所谓的赌约,不过是贝雷斯福德先生的一面之词,对吗?”

“当然。那天下午,他必须看着她,或者说强迫她吃掉至少六块巧克力后才离开。只有六滴的剂量,才足以致命。如此一来,他必须陪着太太一起品尝巧克力。这设计真是算得上巧妙了。”

莫斯比先生站了起来,“罗杰先生,真是太感谢你了!现在,我要开始忙了。”他挠了挠头皮,“侦破的机缘,是吗?关于贝雷斯福德先生谋杀案的侦破机缘,罗杰先生,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威廉姆爵士的巧克力没有送给贝雷斯福德先生呢?如果他把巧克力留下来,送给身边的某位女士了,那该怎么办呢?”

罗杰先生冷冷地哼了一声。这时,他倒是对贝雷斯福德先生由衷而生一种佩服之意。

“事实上,莫斯比先生,就算威廉姆爵士留下巧克力,后果也不会太严重。贝雷斯福德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你不会认为,他会真的去寄一盒巧克力给威廉姆爵士吧?他当然不会那么干的。他寄出的只是普通巧克力,回家路上才换上的毒巧克力。再怎么鲁莽,他也不会把如此重大之事交给机缘的。”

“机缘!”罗杰先生補充道,“如果真有机缘的话!”(全文完)

(责任编辑:古静)

猜你喜欢

弗莱明罗杰爵士
山那边
埋头做事
埋头做事
消防员的一天
青霉素发现者的两字经典
两个字的发言
爵士三重奏
作文
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