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策略研究

2020-05-11康建伟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不同章节的不同思考方向上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通贯品质,可以采用前置合讲、后置合讲、专题跨讲、导论辅讲的方式对其进行内容整合,形成一个前后呼应、思路勾连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整合;教学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各部分,在逻辑上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特点,同时,各部分之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通贯的整体。为此,可以采取一些教学策略,进行内容整合,形成前后呼应、思路勾连的教学体系。

一、基于教材内容,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1、前置合讲

教材第一章在论说世界统一于物质时,关注到这种统一并不是空洞浑然的统一,而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人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改变自然界,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这个“分化”的物质世界依然“统一”于物质,具有客观性。人通过实践在自然界中建立了社会,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方式延续自己的存在。社会既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能够影响自然,所以,人要通过创造的实践活动协调自然与社会,使其和谐共生。实践是自然与社会分化的前提,也是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前提,为了说明以上关系,教材专门设置一节“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教材所讲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也是基于实践的唯物论,从而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全面内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词。对于实践的专门讲述安排在教材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部分,内容包括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结构、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如何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实践在第一章涉及一个必须说明的命题,但其详尽含义由第二章提供。实践的定义,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对于说明第一章中“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部分非常重要。如果考虑到第二章主要是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对实践本身的论述具有相对独立性,则可以把第二章集中到实践的章节,即“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结构、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前置,移到第一章合讲。这样,既尊重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术语的地位,在第一章提到实践必须予以做出说明,又不显得突兀,同时,并不影响第二章在谈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时,再次对实践进行说明。

2、后置合讲

第一章在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从“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两个角度说明。在论述“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时,一个论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关系,二者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对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更为专门、系统、深刻的讲解则见于第三章讲述社会发展理论时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并论证: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基础和决定力量?第三章用生产方式解释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的成因,把生产方式作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制约因素,作为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三章特别具体讲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内涵和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正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解,马克思为理解社会形态演进、社会发展方向的必然性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相较于第一章对“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这一命题的初步理解,第三章显然是更为完整和深化的论证。

在第一章讲解中,显然没有办法把第三章相关部分前置,因为第三章的信息量太大,牵连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多其他主题。教学可以采用如下办法:在讲到第三章时,再次回到第一章,加深对第一章的理解。

3、专题跨讲

不同的章节有若干内容从各自角度说明一个相关的主题,相互呼应。这些内容在各自所在的章节中都能获得充分的说明,不存在前置合讲和后置合讲的问题。不过,为了集中体现这些不同部分的内容所涉及的共同思考方向,可以将相关部分整合为一个专题作为课程的小结。

比如,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专题,涉及第一、二、三章内容。第一章在论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时,主要论证了“意識的能动作用”的表现,第二章指出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第三章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动性。

比如,关于人如何对待客观世界的专题,涉及第一、二章内容。第一章在论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这一命题时,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材显然意识到,客观规律一方面指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还包括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用了相当篇幅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同样要尊重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即在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人则在实践中展现其能动性,确定选择的方向和实现路径,接受实践检验。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现规律,自觉按照规律改造世界。第二章提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这一命题,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受制于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前者是指遵循客观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后者是指符合人之为人的目的性,适应人的尺度和需要。显然,这两种尺度相互联系,实现人的价值,必须认识真理,求善的价值追求推动人去发现自然和社会的真理。可以看出,以上均涉及人如何对待客观世界。

比如,关于对人的理解的专题,涉及第一、二章内容。第一章在论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时,第二个论证认为意识有创造性,尤其表现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加工感性材料。第四个论证指出意识可以调控人的行为与生活活动,心理因素对人的行为、健康能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于第二个论证,这其实是突出了情感、意志对人的影响。第二章讲解认识时,做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并特别说明,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中,都渗透了认知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教材称之为“非理性因素”。这样,“人作为认知主体是知、情、意的统一整体”,教材不光着眼于人的认知能力,还关注人的情感与意志。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是一个关于人的全面的理解。

二、深化导论环节,提供内容整合的线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导论部分,具有提供思想背景、统领教材内容、说明学习方法的作用。在教学体系中做出前置合讲、后置合讲、专题跨讲的探索,背景是教材把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思想方法在不同的课题中均有贯彻。为了配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整合,可以深化导论环节,凝聚主题,用导论辅讲,为接下来的内容整合做好铺垫,提供线索。

第一章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论证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第二章突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三章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就“世界”而言,在唯物论、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各个方面都坚持了世界的客观性。至于“人”在“世界”的行动,则要谨守人与客观法则辩证统一的关系,如第一章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第二章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第三章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突出了“人”如何科学地在“世界”中行动。

综合以上,无论是对世界的理解,还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都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教材用“科学性”描述马克思主义这一鲜明特征。教学在导论部分有必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品格的讲解,以统摄上述相关内容。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没有18、1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品格。这个背景愈大,愈能提纲挈领,辐及各章。

一个值得探索的路径是,把马克思放在19世纪思想史的背景中,观察马克思所体现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与法国孔德(1798-1857)、英国斯宾塞(1820-1903)、法国涂尔干(1858-1917)同处在欧洲19世纪社会学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期,他们开始把社会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孔德是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建立了适应于科学时代的关于社会的知识体系。他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演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显然是梯次进步的。斯宾塞认为社会学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是相通的,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他把進化思想引入对社会的观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涂尔干希望解决社会的整合与秩序问题,他认为社会以前由共同体意识和宗教维系,此后则由分工维系,认识到从“共同体”到“社会”的巨变。他们都看到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试图建立关于社会的知识,致力于阐明社会何以成为研究对象,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阶段有哪些,他们代表了19世纪工业时代的一个思考方向,那就是社会科学的自觉。马克思同样表现了这一点。他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来开展思考,正如恩格斯在纪念马克思的讲话中提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马克思对社会客观性的分析,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解放前景的关系论述,方法论极富价值,是科学性的表现,人的行动要基于此,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来源,并且,基于科学性而有教材所说的其他四种品格: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由社会科学的自觉这个主题,就理解教材为什么在第一章唯物论部分论证社会的物质性,在第二章认识论部分论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第三章历史唯物论部分重点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人的能动性要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求真要与求善相统一,个人的选择要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马克思是在求真的基础上来开展求善的革命性活动的。

导论辅讲,可以充分采用通过扩展内容含量、介绍历史前提、提供比较框架诸方式进行,以达到为内容整合提供线索、奠定基础的作用。

综上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意在使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教学体系各部分相互呼应,彼此说明,形成一个思路通贯、前后勾连的整体。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575.

【作者简介】

康建伟(1982.9—)男,汉族,河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