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儿科医师普及公众院前儿童心肺复苏的知识

2020-05-11肖东琼王慧卿唐发娟吴珊珊胡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儿童培训

肖东琼 王慧卿 唐发娟 吴珊珊 胡娟

[摘 要] 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心脏停止需要在心脏停止的4分钟黄金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公众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不足1%,心肺复苏成功率不足1%。面对此种现实,迫切需要向公众普及儿童心肺复苏知识。

[关键词] 儿童;心肺复苏;院前;培训

一、前言

随着美国心脏学会不断地更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国专家们也编写出了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心肺复苏指南[1,2]。通过对该指南的学习与阅读,我们感触很深。中国心肺复苏指南不仅提出了“三预”(预警、预防、预识),而且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化”(标准化、个体化、多元化)的心肺复苏原则,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三生”(復生、超生、延生)等理念。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中国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了诠释,体现了中国心肺复苏指南与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3-5]的不同,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急诊专家及同仁们在心肺复苏领域的创新及不断探索与努力。中国心肺复苏研究学会的主任导师们对参加到场学习的学员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培训,其中包括理论传授、技能传授,以及实战演练和实战比赛等方式的心肺复苏。参加过该培训的学员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提出既往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请专家一一解答。专家们耐心地回答了所有学员提出的问题,该环节称为师生共话环节。在该环节中,主任导师和学员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及心得,通过师生共话环节,不仅使得参加培训的学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为中国心肺复苏指南的未来提出了更多建议。我们非常同意王立祥组委的一句话,没有一个指南能解决现实临床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故临床医师应该在中国心肺复苏指南的指引下找到更多的创新点,探索出适合于不同人群、不同疾病、不同场所的心肺复苏指南,使得心肺复苏更加个体化及多元化。当然,这些都是未来中国急诊科同仁们的努力方向。

二、现阶段我国儿童心肺复苏培训面临的问题

遗憾的是该指南主要针对成年人的心肺复苏,目前尚无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6],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主要参照美国心脏学会的心肺复苏指南,因此探讨适合中国儿童心肺复苏的指南是中国急诊儿科专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儿童心肺复苏培训可选的途径

目前在没有中国儿童心肺复苏指南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儿科医师普及公众院前儿童心肺复苏知识,是参照美国心脏学会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固化培训,还是举全国急诊儿科医师之力遴选出优秀的主任导师,指导中国儿童心肺复苏,我国主任导师拥有创新及高屋建瓴的能力,不仅善于总结归纳,还善于提出新的思路及解决方案。培训模式可以参照成人心肺复苏的流程,比如理论学习,预警、预防、预识,同时也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病情、不同场所进行标准化、个体化及多元化传授。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技能传授、实战演练及实战比赛等方式培训儿科医师儿童心肺复苏技能。儿科医师可以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对普通公众进行儿童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争取让更多的公众知晓及参与到心肺复苏培训中来,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惠及千家万户。

既然普及儿童心肺复苏知识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那么,首先急诊儿科专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协会或组织,从国家层面上重视儿童心肺复苏的普及。其次,在全国遴选出优秀的有学术影响及心肺复苏培训经验的主任导师担任授课老师,采用相对固定的授课软件,起草相应的适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心肺复苏指南,并对指南进行分解、解读,突出儿童特色,突出指南的多元化,如中毒、异物、低钾血症等院前及院内心肺复苏等。

国家层面重视儿童心肺复苏的普及,首先需要全国急诊儿科同仁们的努力,打造出高水平的一流的优秀团队,由主任导师组成全国巡讲专家代表团并担任授课老师。其次,要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选出适合的医院,成立中国儿童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在每个省进行儿童心肺复苏导师的培训,对学员导师进行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再次,主任导师不仅需要结合病理生理知识,还需要结合伦理人文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向参加培训的导师传递相关信息。

儿童心脏骤停大多是可以预测、预防、预识的,主任导师可以通过指导学员导师进行相应的公众科普及宣教。导师可以通过告知公众哪些情况是目前儿童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哪些方式可以避免儿童心脏骤停的发生;如果发生了儿童心脏骤停,可参照美国心脏学会标准化心肺复苏流程。

四、展望

总之,向公众普及儿童心肺复苏是目前亟待实行的惠民工程,需要举全国急诊儿科医师之力,同时需要由优秀的专家牵头成立相应的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授知识与讲授。另外,该组织需要在每个省会城市成立培训中心,不定期对心肺复苏导师进行指导,提高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和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5):385-400.

[2]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静脉血栓栓塞性CA指南[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2):1107-1116.

[3]潘玲丽,李熙鸿.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5):510-516.

[4]李熙鸿,周艳.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J].华西医学,2017,32(11):1699-1701.

[5]Duff JP, Topjian A, Berg MD, Chan M, Haskell SE, Joyner BL, Lasa JJ, Ley SJ, Raymond TT, Sutton RM, Hazinski MF, Atkins DL,201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n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An Update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irculation.2018,138(23).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儿科专家委员会.儿童心肺复苏指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12-113.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儿童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留守儿童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