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及构建

2020-05-11董毅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董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涵,论证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文化认同对文化自信的構建:坚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在兼容并包中坚定文化认同,推进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认同的主旋律。

【关键词】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认同

“文化”一词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是特定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认同”最早是西格蒙德·弗洛依德在心理学上定义使用的,作为病理性的认同弗洛依德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我国台湾学者江宜桦在认同的定义上提出三个层次:“同一、归属和赞同。”所以认同首先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存在共性,而这种共性的确认和认可就是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学者郑晓云在《文化认同论》中提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认同时提到:“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增强。”简单来讲文化认同就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共同文化现象产生认同和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灵魂。

2、文化自信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对文化自信概念的首次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否独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是否有文化安全、关系到在综合国力中是否有坚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只有高瞻远瞩地站立在以面对全民族发展的视角看待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简而言之,文化自信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论述中特别提到:“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不变的文化基因,都有着一样的文化认同。”所以提升我国公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首先要对我国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内对大多数群体最有意义的东西,这个“最有意义的东西”是一个族群在长期共同生活下形成共同认可的精神产物,学者通常将其称为基本价值认同,而文化认同的核心内核就是价值认同。文化自信的前提就是要求国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基于此产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信仰和自信,文化的自信往往就是对本民族核心价值的自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存在的,不知道自身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无知的,所以没有对文化认同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无论是文化认同还是文化自信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软实力”的体现,它影响的是一个国家国民基本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源泉和根基,更是凝聚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2、文化认同是坚守文化自信的保障

当今世界早已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各个国家除了在经济、军事、以及国家外交的政治舞台上摩拳擦掌,很多时候在文化领域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较量。西方国家利用其在国际上掌握着优势资源和话语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领域进行渗透。文化霸权主义屡见不鲜,普世价值观成为其最常用的武器随意地在国际舞台上挥舞着大棒,通过文化渗透将其他国家年轻群体的基本价值认同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其政治目的。对于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想要能够在各种文化冲击下不失本真就需要文化认同的保驾护航。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只知有我而不闻其他,文化自信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辐射过程,国家间正常的文化交流是才是文化自信的正确表达形式。文明只有在相互借鉴中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自身的文化自信。

其次,文化认同对文化自信的保障需求也源自于自身内部。盲目的文化自卑或者文化自负是许多国人在文化自信过程在出现的问题,“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是许多国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认识,西方先进文明冲击了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认同和自信。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国人又产生了盲目的自信,错误的将国家经济实力等同于综合国力或者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在实现文化自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只有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拥有正确认识,了解民族灿烂历史文化而不卑,明确当今国家文明进程函待努力而不亢,才能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健康持续的迈进。

3、文化自信是增强文化认同的动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也成为推进我国文化认同进一步加深的前进动力。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精神”,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这些不同时期的先进文化都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前进方向。这些文化精神财富作为当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是中国展现大国风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手段。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愈发紧密,中国和平崛起中走向世界树立大国形象,面临来自西方的挑战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的工作落实首先就是要明确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文化认同对文化自信的构建

1、坚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坚持文化自信,首先是要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而言都是其最本质的核心内核。历史无数次表明,一个忘却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最终都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深层次且久远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源源不断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进步,所以文化自信,关乎了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关乎了国家是否能历经磨砺而长盛不衰。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未曾断流的古国,依靠的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思想,这些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睦邻友好”“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也成为当代中国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智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国人的血液,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2、在兼容并包中坚定文化认同,推进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在兼容并蓄中坚定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流传至今并不是闭门造车、一成不变的,汲取时代的养分,适时的对自身做出改变才有了今天的中华文明。尤其是当下世界面临文化多元化,信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一味的固步自封只会束缚自身的进步。但是,多样性也意味着不同文明、不同价值的冲击,如何有效甄別和汲取不同文明的先进文化,推进自身文化自信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坚定本民族文化认同,这样才能在借鉴其他文化过程中不失自身本色。其次,文化认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创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明与西方智慧碰撞创新的新成果也是中国文化,文化认同需要汲取其他文明成果来推动自身发展。坚定文化自信道路,需要坚定的立足于本身而开放有甄别的借鉴汲取,在发展中更加自信。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认同的主旋律

坚定文化自信,在文化认同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文化认同不仅要继承过去,更要立足当下。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时期获取的诸多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获得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就没有文化自信现实的社会根据。

坚持文化自信既要激发出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价值认同。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兼容并蓄其他优秀文化,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使我国的文化自信得以发展而不失本色。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逻辑[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 陈锡喜、桑建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理论主义研究,2017(3).

【作者简介】

董 毅(1992.01—)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