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LBL双轨模式在壮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5-11何晓微黄欣张曼武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何晓微 黄欣 张曼 武丽

[摘 要] 探讨PBL-LBL双轨模式教学法在壮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PBL-LBL双轨模式、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PBL-LBL双轨模式教学法在课堂民主性、教学启发性、学习合作性方面均优于PBL、LBL,学生满意度较高。PBL-LBL双轨模式教学法在壮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PBL;LBL;壮医学;课程教学;双轨模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根据我国的实际现状,要在各个学科全面实质性的应用PBL教学还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必须采取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与PBL以及其他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即PBL-LBL双轨模式。

L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以授课、传授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法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好,有利于知识点的把握、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1]。在这种教学中,由于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创立,是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向21世纪推荐的两大课程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已成为国际流行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2]。

壮医学专业的教学研究虽然进行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壮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更新临床思维,接受新的医疗知识。

近几年,通过研究PBL-LBL双轨模式对壮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氛围的影响,从而了解PBL-LBL双轨模式对壮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的情况下,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将PBL-LBL双轨模式应用于壮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为民族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壮医相关课程(主要选取壮医药学概论、壮医特色疗法、壮医经筋疗法三门课)的专兼职教师及壮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专兼职教师12名,学生122名。

2.调查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壮医学专业学生以及专兼职教师进行PBL-LBL双轨模式、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的评价。按不同教学模式随机分為三组,对不同组的同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三组的课堂氛围进行评估。最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师生进行PBL-LBL双轨模式的评价。

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每种问卷试题均包括封闭题和开放题,为尊重个人隐私,所有问卷匿名填答。

学生问卷: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学生对教师采用教学方法的态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就教师是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教师是否采取三种模式教学方法,请学生给出正确的选项,选项分赞成、中立、不赞成三种)。

教师问卷:教师对使用PBL-LBL双轨模式、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后,学生课堂民主性、教学启发性、学习合作性的比较。

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为:各组赞成人数/各组总人数×100%

3.统计分析。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三组壮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估显示,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估有差异(χ2=28.755,P=0.000)。进一步使用两两比较并经Bonferroni校正后显示,PBL-LBL双轨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相比有显著差异(Z=-3.803,P=0.000);PBL-LBL双轨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相比有显著差异(Z=-5.473,P=0.000);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相比无差异(Z=-1.149,P=0.250)(表1)。

通过对12名授课教师在教学后进行课堂氛围调研,了解不同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学生课堂民主性、教学启发性、学习合作性。结果显示,不同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民主性(χ2=12.512,P=0.002)、教学启发性(χ2=17.370,P=0.000)、学习合作性(χ2=21.523,P=0.000)方面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使用两两比较后显示,PBL-LBL双轨模式与PBL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课堂民主性(Z=-2.672,P=0.008)、教学启发性(Z=-3.323,P=0.001)、学习合作性(Z=-3.542,P=0.000)方面有显著差异;PBL-LBL双轨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课堂民主性(Z=-3.315,P=0.001)、教学启发性(Z=-3.960,P=0.000)、学习合作性(Z=-4.226,P=0.000)方面有显著差异;而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课堂民主性(Z=-1.278,P=0.201)、教学启发性(Z=-1.507,P=0.132)、学习合作性(Z=-2.344,P=0.019)方面无差异,因P值均大于0.0167,经Bonferroni校正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表3、表4。

四、分析

根据表1调查研究发现,当教师使用PBL-LBL双轨模式进行教学后,学生满意率可达85.37%,明显高于PBL教学模式及LBL教学模式(P<0.05),说明PBL-LBL双轨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临床问题思考的引导,能最大程度展示出他们的主导地位,与单纯使用PBL或LBL方法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根据表2、表3、表4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使用PBL-LBL双轨模式进行教学时,与PBL教学模式及LBL教学模式相比,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P<0.05),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课堂民主性、教学启发性、学习合作性的提高。

PBL-LBL双轨模式教学结合了传统讲授法和问题导向法的优势,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观念变了,才能积极接受新的事物,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才能实现课堂民主,形成积极合作进步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氛围。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动态,以便有效地进行课堂点拨。③以问题为导向,配合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临床问题中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在小组学习中开展质疑问题、反思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弥补个人知识上的不足。教师要在小组学习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⑤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经验、理解壮医知识的生成、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壮医学知識生活化,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壮医,从而形成应用壮医的能力。⑥有利于完善壮医学专业课程建设。部分壮医学专业课程教材缺乏特色或特色不够鲜明,部分壮医学特色技法收集整理不够完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这对壮医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影响。PBL-LBL双轨模式教学能进一步完善壮医学专业部分课程建设,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壮医学课程。

五、展望

目前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信息化,但仍然替代不了教师在课堂的上的地位,教师具有更成熟更丰富的经验,能更清楚地看到课堂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同时,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互相结合。PBL-LBL双轨模式教学方法,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和PBL模式的缺点,又可以使双方的优点完美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缺乏与学生互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加入课堂教学,增加临床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辨,满足合理需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前瞻性引导,让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壮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大的提高。大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

壮医是壮族人民原创的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2012年壮医学成为独立开展高等教育的民族医学。壮医学本科教育发展较其他民族医学起步晚,在教学方式及方法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教育信息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从社会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对于改革直接受益的学生对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接受的程度如何,对于这种新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微课、慕课、SPOC的出现对壮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造成了哪些影响,这也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Bleske BE,Remington TL,Wells TD et al.A Randomized Crossover Comparison of Tea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 Format on Learning Outcom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16,80(7):120.

[2]de Jong N,Krumeich JS,Verstegen DM.To What Extent can PBL Principles be Applied in Blended Learning:Lessons Learned from Health Master Programs[J].Med Teach,2017,39(2):203-211.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