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学合力协同培养”

2020-05-11许志飞贾东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课程思政

许志飞 贾东明

[摘 要] 将思政育人、社团文化育人、竞赛育人、创新创业育人、专题讲座育人等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机融合,立足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这三个育人阵地,增强生涯规划教学的体验感,形成系统的生涯规划教学体验式育人模式,从而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课程思政;团工作

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体验式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参与和激励;以活动为载体,强调互动和评估;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强调实践和应用等特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应用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实践性原则、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工具理论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和项目情境体验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体验、反思改变,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呈现情境化、个性化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课程中受益。

二、团学合力推进高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团即各级团组织及学生会等学生社团,学即专业教研室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部门。

1.团工作的目标同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的趋同性。共青团工作可以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青年内在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帮助青年客观认知自我,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了解社会、选择职业。因此,共青团的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育人的本质、对象、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的1+2=2。[2]

2.团工作的育人模式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有着相似的应用原则。团活动往往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倡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性,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团的活动这一重要载体,将校园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培养未来社会的经世致用之才。由此可见,团工作的育人模式与生涯规划课程体验式教学应用的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实践性原则以及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不谋而合,二者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3.团工作育人模式能够弥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不足。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与授课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缺乏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缺乏精心设计的项目情境案例,缺乏体验感强的互动教学环节设计,体验式教学(包括优秀案例与人物介绍、项目情境模拟、行业参观调查、行业讲座)模式很少被采用,缺乏系统性,没有贯穿学业全程。将团工作育人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机融合,能够增强生涯规划教学的体验感,形成系统的生涯规划教学体验式育人模式。

三、践行团学合力,推进高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团学合力推进高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的三个阵地展开。一是课堂教学育人,课上课下相结合,以学线为主;二是校园文化育人,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团线为主;三是社会实践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团学合力,共同培养。

1.課堂教学育人,课上课下相结合,以学线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有基于游戏活动的体验教学,以增加教学趣味性;基于企业项目的案例情境教学,以增进身教生动性;基于角色扮演的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3]

课后,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团员活动,有利于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应用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原则的推进、落实。一方面团工作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经常组织身临其境的参观学习,以这样一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每名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先天因素不同,后天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也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2.校园文化育人,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团线为主。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团日活动、讲座、竞赛等,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内涵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认知自我,发展兴趣,提高素质,探索世界,规划未来。例如,邀请模范人物、杰出校友、优秀学长现身说法,通过讲述亲身经历与奋斗的故事,分享经验,面对面交流,帮助同学们树立标杆,找准方向,少走弯路。举办辩论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帮助同学们通过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客观评估、认知自我,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发展职业兴趣与爱好。邀请专家学者结合行业发展热点与趋势举办学术报告会,帮助同学们了解学科前沿,对专业有初步的认识与体悟,逐步培养专业思想与职业精神。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开设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职业工作世界探索,科学进行生涯决策,制定生涯规划。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面试等大赛,邀请职业HR或就业指导专家进行点评与分享,使学生提前了解职场需求。[4]

3.社会实践育人,团学合力,协同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依托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得到贯彻执行。通过这些体验社会的活动,帮助学生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培养专业兴趣,开阔专业视野,激发学习动力,主动探索职业世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例如,走访行业相关企业,深入参观学习,利用座谈与调研等形式让学生尽早接触行业发展现状;结合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走进行业、了解行业,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邀请杰出校友、优秀学长讲述亲身经历,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用人的需求和就业信息,在职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职业目标选择、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准备等多方面有参考的坐标。

四、结语

共青团在思政育人、社团文化育人、竞赛育人、创新创业育人、专题讲座育人等活动的组织管理与目标实现中,都很好地贯彻了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实践性原则、多样性与趣味性原则,为广大团员青年了解职场需求、体验职场环境、培育职业兴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弥补了高校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将团工作育人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团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复合型师资队伍组建与培养、特色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如果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将使高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地生根,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马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9,(9):168-169.

[2]徐秉锋,卢彦伟.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6):96-97.

[3]戴平.基于“企业项目情境”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8-20.

[4]傅忠.专业学科背景下的“三维”模式职业规划发展与指导——以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4):187-188,194.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课程思政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