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

2020-05-11朱泽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生

朱泽喜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营造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索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稍弱,所以为了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数学给小学生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觉得学习数学很枯燥,学生对数学往往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让小学生燃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激发起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在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圆,例如圆形的车轮、圆形的钟表、圆形的花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的特点,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教师为学生用多媒体演示甲、乙两位小朋友比赛骑自行车的画面,甲骑的车车轮比较大,乙骑的车车轮较小,让学生猜一猜甲、乙两位小朋友哪个能在相同时间下骑得更远?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得出车轮周长大的甲骑得更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车轮运转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思考圆的特点以及关于圆的计算公式,激发起了小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撷生活实例,感悟知识内涵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入生活实例来引出当节课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思考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例”这节内容时,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经验少,对比例接触的较少,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也认识不到比例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师在讲解这节内容时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张全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国国土资源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为了让人们对我国的地形、地貌以及建筑、街道有个清晰的了解,也为了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地图必不可少,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地图旁边的标识都代表什么,思考地图是如何绘制的.小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在地图旁边有几行标注,写明了是按什么比例绘制的地图,不同颜色的线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比例知识.小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后发现,原来比例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照片是把人和景物按照比例进行呈现的;吃的多种口味的冰激凌也是隐含着比例的知识等等,学生积极地发散思维,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感悟到的数学知识的内涵.

三、重组生活习题,培养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往往会将数学知识编制成应用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目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往往是人为设置情境,与小学生的生活现实脱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造成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比如,之前数学教材中收录的蓄水和放水的应用题,小学生就很难理解,而且蓄水的同时放水也不符合生活实际.所以小数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数学教材,将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为学生重组数学应用题,在生活应用题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后,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某超市周六日开展促销活动,妈妈带领明明去超市买牛奶、水果和肉,到超市后发现,牛奶50元一件,买一件8折,两件7.5折,水果12元一斤,三斤以上5折,2斤以上8折,肉12元一斤,一律打9折,而且超市还有满减活动,每满100元减5元,妈妈想买200元的牛奶和水果,怎么购买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更多的优惠?学生通过这样结合生活的应用题,不仅对百分数的计算加深了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体会到学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实用性的生活情境应用题不仅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拥有数学意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养成日常生活中想一想、算一算的好习惯.

四、总 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充满趣味性的、生动的生活实例,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指引下开展数学学习,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拥有数学意识,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操瑞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和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9(6).

[2]石汉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7):35-36.

[3]馮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6(14):114-115.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